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玄幻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我看到了一切_分节阅读_第456节
小说作者:岭南仨人   小说类别:玄幻小说   内容大小:1.53 MB   上传时间:2025-11-27 12:44:52

  当然,用日耳曼赢学来描述,这就是欧洲人民都非常自觉的贯彻环保理念。

  能不环保吗?

  各种日常消费品,人均下降了40%到60%,几乎就是腰斩,这为遏制全球变暖,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和南亚的天竺那样,通过自我消耗人口,同样为遏制全球气候的恶化,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这才是实现环保的好办法。

  虽然,如果现在有人采访西蒙斯,问他觉得目前的生活环不环保,估计他会破口大骂。

  他还是想念欧洲以前的好日子。

  其实作为一个独国人,西蒙斯的心里落差还不大,毕竟他们这边的生活水平,以前也是处于一种勉强可以过,但永远比不上北欧那边。

  真正心理落差很大的北欧那边。

  逆全球化时代,对于北欧的影响就是他们失去了亚洲市场。

  当然,这其实还不算致命。

  真正让北欧破防的事情,其实全球海平面上升,导致他们的沿海低地面临淹没的问题。

  同时由于露西亚和阿美丽卡,成为了北联的一份子,这两个大块头也是能源和矿物的核心出口产区,这导致北欧在石油天然气、矿物方面的产业,受到了很大的影响。

  毕竟北联的企业又不是傻子,有便宜的露西亚石油天然气用,为什么要采购高贵的北欧石油天然气?

  在各方面的挤压下,北欧各国的收入大幅度减少,之前可以维持的高福利,也不得不下调。

  福利下调、工资下降,消费品价格却飙升,两头夹击下,现在北欧的日子也不好过。

  不过北方欧比起西欧的低地三国,其实已经好很多了,低地三国由于海拔高度太低,现在已被淹没了很大一部分领土。

  比如尼德兰,他们现在有三分之一的领土被海水淹没了。

  北联各方的问题,也导致内部的不满情绪正在不断积累,一旦到了某一个临界点,估计就可以将整个北联炸得粉身碎骨。

  毕竟大家联合在一起,是为了越来越好,而不是为了越来越差。

  现在这种日子,让很多以前过惯了好日子的人,肯定会心生怨气。

  这也是人之常情。

  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西蒙斯两人提着自己准备的小塑料袋,步行回去公寓。

  刚到公寓门口。

  “西蒙斯?刚刚回来?”

  西蒙斯看到隔壁的邻居,正拉着行李箱,一副要出远门的样子,便笑着问道:“是呀!我刚刚去买点东西,卡尔,你要出门?”

  “不,我的移民申请通过了。”卡尔笑着回道。

  “哦?移民?你要移民哪里?”

  “当然是去亚联,不然去阿美丽卡?别开玩笑了。”卡尔笑起来。

  西蒙斯拍了拍对方肩膀:“恭喜你了。”

  “你们也努力,再见。”卡尔告别两人,被拉着行李箱扬长而去。

  目送卡尔离去的背影,西蒙斯目光中带着一丝羡慕:“早知道我就不读经济学了。”

  “呵呵,你不读经济学,还能读什么?”希尔一脸嫌弃。

  西蒙斯尴尬地挠了挠腮帮子。

  其实他并不是想埋怨经济学专业,而是对于没有办法移民,感到一丝不忿。

  因为亚联对于外来移民有严格的限制,普通人很难通过申请,而理工科人才则有加分,特别是那些著名的专家教授、科学家之类,只要申请了,没有其他负面行为的前提下,基本都可以通过。

  他邻居卡尔就是一个博士,主要是研究天体物理方面。

  而作为比较万金油的经济学专业、金融学专业,在亚联那边反而是减分项。

  毕竟亚联要理工科人才,而不是来搞事情的金融投机者。

  虽然将所有的欧美金融学、经济学专业的人,都认为是金融投机者,确实有点以偏概全了。

  但这也是亚联的一种固版印象。

  其实这也是一种潜规则,那就是亚联不希望欧美的文科类人员过来,免得带来太多异种文化。

  特别是这些年来,欧美搞得那些千奇百怪的新文化,简直是人类反向进化的典型案例。

  因此亚联的移民总署,有专门的内部审批规定,其中一个比较死板的限制,就是欧美文科类人才一概不要。

  通过这种方式,将一大片试图混入亚联的投机分子筛选出去。

  虽然还有一部分漏网之鱼,但这些人只是非常少数的一部分,因此掀不起什么风浪。

  没有办法,亚联对于欧美那一套新文化,实在是感到恶心,既然不能肉体消灭,那只能采用敬而远之了。

  反正现在世界被分割成为三部分,亚联在很多事情上,也没有太多顾忌,就是明目张胆告诉欧美移民,他们不接受文科人才。

第三百八十七章 提速

  2031年,9月11日。

  今年发射前往金星的实验型三艘宇宙飞船,终于跨越上亿公里的无垠星空,来到了金星的近地轨道。

  它们分别是实验6号宇宙飞船、实验7号宇宙飞船、实验8号宇宙飞船。

  从这些宇宙飞船的编号来看,就知道在它们之前已经有5艘宇宙飞船,造访了这颗橘红色类地行星。

  而作为实验型号的宇宙飞船,不仅仅肩负着运输物资过来金星,也是为了验证一些设计和技术。

  因此从金星1号,即金星实验1号宇宙飞船开始,到目前还在途中的金星实验9号和10号,其设计和功能都存在明显的差异。

  这也是实验型号宇宙飞船的一个特点。

  此时地球的逐日城航天指挥中心内部。

  航天科工那边过来的技术总顾问周希夷,正和项目技术总负责人顾麟羽交流着。

  “老周,这几天我们要盯着6号、7号、8号实验飞船。”

  周希夷目不转睛看着工作专用笔记本电脑的屏幕,上面正刷新着一些实时数据。

  不过由于此时金星距离地球已经达到了1.39亿公里,因此通信延迟非常明显,从金星的通信信号发射到地球,需要大约463秒,发射回去同样需这个时间,一来一回就差不多需要15.4分钟左右。

  这个延迟太严重了。

  看了一会笔记本电脑上的数据,周希夷摇了摇头,叹息起来:“星际殖民前期,我们现阶段的通信技术还是太慢了,哪怕是在太阳系内部使用,仍然延迟太大了。”

  “这一点我们也没有办法。”顾麟羽摊了摊手。

  两人并没有说什么量子通信之类的话题,因为作为航天领域的专家学者,他们的天体物理学至少是过关的。

  他们非常清楚,现在全球各大科研机构在研究的所谓量子通信,本质上是量子加密技术,而不是通信技术。

  目前人类的通信技术,还是电磁波通信和光波通信为主。

  既然是电磁波和光波,那就意味着光速就是通信速度的极限,而且是几乎无法突破的极限。

  哪怕是什么花里胡哨的引力波通信、中微子通信,都无法突破光速上限。

  光速这几乎是锁死了人类的通信上限。

  而光速通信在地球内部使用,自然不会有太明显的通信延迟感受。

  可一旦拉长距离尺度,通信延迟就不可避免地浮现出来。

  周希夷拿下眼镜,又掏出眼镜布擦了擦镜片:“哎!我现在都很怀疑,在我们这些人的有生之年内,人类能不能真正走出太阳系这个家园。”

  “安了…现在的医疗技术突飞猛进,我听说集团的熟人说,未来十年内,我们的人均预期寿命,可能会达到120岁左右。”

  “120岁?”周希夷非常惊讶:“现在医疗技术已经这么发达了吗?”

  顾麟羽笑着提醒了一句:“老周,你忘记了?我们老板可是生物领域的扛把子。”

  一想到江淼在生物领域的硕果累累,周希夷也下意识相信了这个传言。

  一个工作人员转动椅子,向两人喊道:“报告,6号宇宙飞船已经进入预定轨道。”

  顾麟羽看了一下自己的笔记本电脑,上面显示金星实验6号宇宙飞船,此时正环绕在金星460公里近地轨道上,他随即回道:

  “哦,那就按照计划执行吧!”

  “收到。”

  此时金星近地轨道上。

  金星实验6号宇宙飞船已经进入了预定的轨道。

  大约七分钟之后。

  从地球指挥中心发过来的通信指令姗姗来迟。

  由于考虑到金星和地球的相对位置不断变化,因此为了避免太阳遮挡住两个星球的时候,导致通信中断,蓝鲸航天在金星与地球之间的太阳黄道平面上,挑选了两条太阳公转轨道,然后陆续在这两条轨道上,布置了12颗大型通信中继卫星。

  通过这些大型通信中继卫星,哪怕是地球和金星在太阳的另一侧,仍然可以保持稳定的通信。

  这些通信中继卫星都是专门设计的,不仅仅有通信功能,还有很好的防护设计。

  毕竟这些通信中继卫星可是在太阳公转轨道上,没有地球或者金星的磁场保护和遮挡,很容易遭受太阳风、宇宙辐射的袭扰,其防护要求比地球近地轨道的卫星要高一个级别。

  姗姗来迟的通信信号,向宇宙飞船传达了地球指挥中心的指令。

  随着指令下达,金星6号宇宙飞船的智能管理系统激活了提前设定好的任务程序。

  飞船打开腹部的舱门。

  一个个类似于大号石油桶的东西,从舱门弹射出来,其弹射方向赫然是金星大气层。

  金星6号的有效载荷为150吨,其中绝大部分有效载荷都使用在了这些大号“石油桶”上。

  一共弹射出15个这样的桶型设备,每一个的重量差不多在9.7吨左右。

  不到两个小时,这些桶型设备就陆续进入了金星大气层之中,当这些设备进入金星大气层海拔120公里的高度时,桶型设备自动激活程序,其内部的气囊随着液氢的蒸发,快速**成为一艘小型飞艇。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473页  当前第456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456/473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我看到了一切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