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玄幻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我看到了一切_分节阅读_第378节
小说作者:岭南仨人   小说类别:玄幻小说   内容大小:1.53 MB   上传时间:2025-11-27 12:44:52

  毕竟海陆丰系的实体店,有一个比较鲜明的特点,那就是自持物业,而不是随随便便租店铺。

  因此幸福之家前期要在北上广深等城市大规模开设分店,就必须不断购买店铺,这肯定需要一大笔资金。

  比如海陆丰专营店,目前在全国各地、东南亚、东北亚等地,已经持有大约2471家店铺;海陆丰仓储超市在这些地区,同样有425个营业点。

  这些店铺和仓库,都属于海陆丰公司的物业。

  如此庞大的物业,加上互联网电商和物流配送系统,让海陆丰系这个农业帝国,拥有一个庞大又高效的零售系统。

  这些投资短时间内,确实占了海陆丰公司一部分流动资金,但现在海陆丰公司储备的现金超过8749亿华元,根本不需要担心资金问题。

  如果未来公司出问题了,还可以通过出售这些物业,给公司回一口血。

  因此购买店铺和地皮,是海陆丰公司的核心经营理念之一。

  这种重资产运行模式,好处就是抗风险能力比较强,哪怕是遇到严重的金融危机,公司也可以凭借这些积累下来的底蕴,比其他企业多熬几年。

  现在幸福之家同样要不断购入物业。

  不过那一百亿前期发展资金,海陆丰公司并不需要自己出,直接拿着生意策划案,去找银行和社保基金借钱就可以。

  别说一百亿了,就算是一千亿都可以借得到。

  这就是背靠大树好乘凉。

  以海陆丰公司和江淼的实力,银行和社保基金不会拒绝这种贷款和投资。

  不过江淼也清楚一点,海陆丰公司的动作,这几年一直被其他企业高度关注着,基本没有可能和前几年那样猥琐发育了。

  他看了一下报告的最后,就看到了有十几个国内外企业,同样在布局这方面的产业。

  包括阿里集团、袋鼠外卖、企鹅集团、三星集团、索尼公司、必胜客、金拱门等老牌大企业。

  也有一部分初创企业,在北上广深拉各种投资,准备进入这个市场。

  可以预见,这个产业很快就变成一片红海。

  当然,海陆丰公司并不害怕竞争,更何况树远纳米医疗公司51%的股份在海陆丰公司手上,而这个公司也是目前唯一掌握低成本、高质量无创纳米动态检测器技术的厂商。

  要模仿幸福之家的商业模式,就必然要采购树远纳米公司的产品。

  掌握源头技术,基本就立于不败之地。

第三百二十一章 对撞加热

  长安,星环聚能公司。

  经过一年多的技术改进。

  该公司的首席技术执行官杜博士,带着公司的技术团队,站在眼前的星环28号不远处。

  海陆丰公司派遣过来的行政总裁王赫名,转过头看向杜博士:“杜总,这台机子现在可以进行测试了吗?”

  “嗯,机子可以进行测试了。”到了这个最后关头,杜博士也觉得必须真刀真枪进行实测一次,才可以知道该机子的实际情况。

  其他研究员此时心里面也是忐忑不安。

  毕竟海陆丰公司陆陆续续投入了近86亿元的资金,加上各种保密技术、相关科研人员、特殊原材料,如果这一次实验结果不理想,他们担心海陆丰公司会停止继续提供资金和相关支持。

  王赫名扫了一眼众人的表情,随即笑着安抚道:“各位,别太担心,就算是实验结果不理想,总公司和江总也会继续支持这个项目的。”

  “王总,多谢总公司和江总的鼎力支持。”杜博士也是觉得自己非常幸运。

  要知道很多科学家和科研团队,就担心科研经费的问题,纵使你是天纵之才,如果没有庞大的资金支持,很多研究项目根本推动不下去。

  而国内官方的科研项目、高校的科研项目,可不是嘴皮子上下一碰,相关单位就会批钱给你的。

  倒不是说这种审核模式不好,毕竟近些年来,国内骗科研经费的人,可不在少数。

  但这种严格的审核,加上其中的任人唯亲和人情世故,很有可能导致真正需要科研经费的科研人员拿不到钱,而被一部分投机取巧的人拿了。

  别看杜博士团队的人员都来自五道口大学,但他们可以从五道口大学获得的资金并没有多少,之前很多资金是来自于风投资本,这个方向的资金同样不太好拿。

  直到海陆丰公司入场,才让星环聚能公司迎来了一个大金主。

  从他们的可控核聚变装置编号来看,就知道海陆丰公司给他们的支持有多大了。

  王赫名看了一下手表的时间:“杜总,你们开始吧!”

  “好。”

  众人并没有继续留在厂房内。

  只有一部分工作人员留下来,对星环28号进行最后一次的检查。

  杜博士、王赫名等人,来到了隔壁的高防护地下掩体内部,这里有专门的控制中心。

  毕竟目前的可控核聚变技术,还带有不少的风险,众人自然不会以身犯险。

  两个小时后,星环28号的最后一次检查工作圆满完成。

  杜博士看着监控摄像头的画面,随即吩咐道:“第一次实测实验开始!”

  “是。”控制中心内部的工作人员异口同声回道。

  一个个按钮被按下。

  星环28号的内部各个部件,也跟着运行起来。

  这个星环28号,不仅仅结合了传统仿星器、托卡马克装置的技术路线,还结合了螺旋磁加速管道技术(即一种小型化的粒子对撞机)。

  当各种设备启动之后,螺旋磁加速管道内部的高温氦3等离子体,被不断进行加速。

  该装置有上下两个螺旋磁加速器,可以快速将管道内部的氦3等离子体加速到高能粒子对撞机的上限。

  “报告,氦3等离子体已经到达对撞上限。”

  “向反应管道注入氦3等离子体。”

  “收到。”

  随着两股反方向的高速氦3等离子体,被注入反应管道之中。

  刹那间,密集的高能氦3等离子体开始迎面撞击。

  破裂的氦3原子核,变成了混乱的中子和质子等超微观粒子,而这些高能粒子的温度高达几万亿摄氏度,源源不断互相撞击的高能粒子,在常温超导体的100T级磁场束缚下,温度不断提升着。

  很快可控核聚变反应产生。

  氦3等离子体相互碰撞和融合。

  之所以这么容易反应,主要是粒子对撞过程中,产生的温度非常高,可以达到几万亿摄氏度,很容易将反应内部的氦-3等离子体加热到十几亿摄氏度,从而到达氦3—氦3之间的可控核聚变反应温度。

  当然,这种反应模式并不是完美无缺的,特别是高能粒子相互碰撞过程中,会产生中子和质子、中微子等粒子。

  其中质子由于其属于带电粒子,会被常温超导体磁场牢牢束缚住。

  中微子非常微小,基本不和周围的内壁材料发生反应,也不需要担心。

  唯独中子会损伤反应管道内壁材料,这主要是中子不带电,加上等离子体碰撞过程中,让中子携带了庞大的能量,这会进一步提升中子的穿透力。

  好在螺旋磁加速管道的氦3粒子比较少,大约相当于总量的百分之一左右,真正作为主要反应材料的氦3等离子体,并不是靠碰撞来产生核聚变反应,而是利用温度进行核聚变反应。

  “报告,反应管道的内壁出现中子照射迹象。”

  杜博士看了一眼反应管道的内壁材料监测数据,发现在不到五分钟时间内,内壁的液态锂涂层就出现明显的腐蚀迹象。

  不过这在众人的预料之中。

  因为液态锂涂层就是专门用来吸收高能中子的,锂- 6是一种良好的中子吸收剂,它与中子发生核反应的截面较大。

  当受到中子照射时,锂- 6会吸收中子并发生核反应,生成氚和氦,从而减少了穿过液态锂的中子数量,起到屏蔽中子的作用。

  而且吸收了高能中子的热量之后,液态锂可以通过和下一层内壁进行热交换,从而避免温度堆积,同时这些热量也可以作为发电的热能。

  当然,星环28号的裂变高能中子,仅仅是带着少量的热量,整个系统之中,氦-3核聚变反应才是提供热能的主力军。

  杜博士看了一眼汽轮机的发电功率,在心里面计算了一下输入能量和输出能量的比例,很快他就算出了这台机子的Q值,达到了16.4左右,这代表该机子可以产生富余的能量。

  这个Q值已经可以进入商业化量产了,差不多和目前的火电厂效率相当,比起以前的Q值小于1强很多,可控核聚变不再是永远的五十年。

  时间一分一秒的流淌着。

  三个小时之后,杜博士看着被中子照射过程中,液态锂涂层中的锂6不断转变成为氦和氚,而厂房内部的中子捕获器,并没有检测到中子泄露的迹象。

  这让杜博士松了一口气,他看了看时间,随即吩咐道:“关闭反应装置吧!”

  “收到。”

  不一会,星环28号的各个部件依次停机。

  “阿武,你带人去检验一下装置。”

  “好。”阿武带着十几个同事,穿戴好防辐射防护服和特制头盔,进入了安放星环28号的厂房之中。

  这个厂房的外壳是一层铅板,加上特种混凝土浇筑的内壁,可以硬抗热中子的照射。

  毕竟这个厂房靠近长安市区,在防护方面肯定要到位。

  对星环28号的内部进行冷却之后,阿武等人根据设备提前预留的拆卸口,打开了核聚变反应管道。

  紧接着他们仔细观察着管道内部的内壁,至于液态锂是通过磁场约束系统实现内壁覆盖,等到停机之后,这些液态锂可以失去了磁场约束,会迅速流到反应管道的底部,然后通过排液孔,流入装置底部的锂储存箱内。

  而被液态锂覆盖的内壁,则是耐高温的钨合金板材。

  虽然从肉眼观察的情况,这些液耐高温钨合金表面没有任何问题,但是众人还是小心翼翼将钨合金板材拆下来了几块,然后放入铅盒之中。

  而在控制中心的杜博士等人,则通过监控摄像头,看到了这些钨合金板材的情况。

  一个研究员笑着说道:“情况比想象中好得多呀!”

  “是呀!”

  “虽然理论上氦3核聚变不会产生中子,但撞击裂变产生的中子不在少数。”

  在厂房的阿武等人,将一部分星环28号的零部件拆卸下来,特别是接触核聚变反应、撞击裂变反应的管道内壁材料。

  然后带着这些零部件前往工厂另一侧的检测实验室,对这些零部件进行全面检测。

  虽然星环28号整整满负荷运行了三个小时,但这还不够。

  如果要作为商业化的可控核聚变装置,这套装置至少要可以稳定运行半年以上,才可以投入商业化生产。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473页  当前第378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378/473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我看到了一切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