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玄幻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我看到了一切_分节阅读_第356节
小说作者:岭南仨人   小说类别:玄幻小说   内容大小:1.53 MB   上传时间:2025-11-27 12:44:52

  “好的,万总。”

  李豪没有太关心吃喝,直接开门见山问道:“第一个问题,是关于运载火箭如何运输到天空之城的问题。”

  “这个问题很容易解决,虽然大型飞艇飞到平流层,只剩下几百吨的有效载荷,但足够将没有加注燃料的运载火箭吊上来。”

  听到这个回答,李豪博士想了想再问道:“也就是说,运载火箭需要在天空之城上面加注燃料?”

  “是的,这方面问题不大,我们的天空之城目前还有大约3200吨左右的有效载荷,到时候可以提前储备一批液氧液氢在这里。”

  李豪思考了片刻,觉得这个解决方案还可以接受,紧接着他又问起另一个问题:“如果运载火箭要在天空之城上发射,运载火箭的发动机尾焰会产生高温,天空之城是氢气飞艇,这其中的风险,万总打算如何规避?”

  “对于这一点,我们自然是研究过的。”候鑫接过话题:“我们会专门设计一个发射平台,这个平台是镂空的,采用碳化硅纳米管作为平台的核心材料,这样就可以避免发动机尾焰的高温波及到周围的氢气气囊了。”

  但是李豪并不满意,他摇了摇头:“万一,我是说万一,火箭在发射平台爆炸,周围的氢气气囊肯定会被波及到,到时候要如何解决其中的风险?”

  然而候鑫却胸有成竹:“对于可能出现的爆炸,我们自然有准备,李博士应该知道我们公司研发了泡沫硅材料。”

  “泡沫硅?这个我知道。”

  “我们打算采用泡沫硅作为安全围栏,将发射平台和周围的氢气气囊隔离开来,就算是发生爆炸,也不会波及到氢气气囊。”

  李豪在心里面默默盘算了一会,发现候鑫的方案好像没有什么大问题,便询问起了下一个问题:“那好,下一个问题是关于…”

  一连十几个问题,候鑫都一一进行了解答。

  获得了满意答案的李豪笑着摇摇头:“看来候总监是早有准备呀!”

  候鑫没有隐瞒什么,直接说出内心的想法:“我也搞技术出身的,自然知道很多问题,为了让这个合作可以顺利进行,我自然要准备好,也不能让李博士白跑一趟。”

  “贵公司的诚意和决心,我已经看到了,这一次的报告我会如实描述,希望未来我们可以继续合作。”

  “那就预祝我们合作愉快。”

  双方站起来,随即笑着握了握手。

  而刚才下去准备午餐的小林,此时也推着手推车,将准备好的饭盒递给众人。

第三百零二章 不同的态度

  胜利油田附近的胜利海水淡化工厂。

  经过连续三个月的施工,一条长度超过120公里的架空输水管道,从永安延伸到了惠民附近。

  而该架空输水管道全部施工时间,仅仅用了96天左右。

  此时从惠民向德州方向,大约100公里左右的直线上,沿途已经开工建设了大批的混凝土地基。

  一艘大型的蓝鲸运输飞艇,吊着重量达到2000吨的泡沫硅构成的架空桥体,从邺城特种构件厂飞到惠民附近。

  缓缓将泡沫硅架空桥体放下来,然后在地面人员的配合下,准确将桥体和下面的两个混凝土地基连接在一起。

  与此同时,早已经运输过来的钢铁输水管道,也被施工现场的另一艘工程飞艇吊起来,稳稳地吊装到架空桥上。

  虽然飞艇吊装让这一截钢铁输水管道和之前铺设好的管道连接在一起,但两者还有一点缝隙,电焊小队随即进入管道内部,从管道内部对连接缝进行全面焊接。

  与此同时。

  胜利海水淡化厂这边,其实已经有一部分淡化水被通过管道输向垦利区、利津县等地。

  但这些天产生的粗盐,已经达到了几十万吨之多,本来一开始工厂是打算参照南方的海水淡化工厂,将粗盐封存在硅丝编织的容器之中,然后就地进行填海。

  但经过研究之后,还是觉得这样做不太妥当。

  在其中比较关键的一点,就在于渤海的面积太小了,加上黄河、辽河、海河每年都在向渤海注入泥沙,近几千年来,源源不断的泥沙注入,已经导致渤海减少了很大一部分面积。

  如果现在再增加一个粗盐填海,估计会进一步压缩渤海的水域面积,渤海作为内海,填海是非常不划算的事情。

  因此公司和中科院进行了合作,经过几个月的研究和讨论,终于找到了一个折中的处理方案。

  只见此时的海水淡化工厂一侧,已经使用泡沫硅材料向远处的海面延伸,建造了一个大型的深水港。

  这是一条粗盐输送带,将工厂生产出来的粗盐,源源不断输送到了码头,码头的泊位上,此时正停泊着几艘“船”。

  如果从高空俯视下来,就可以发现这些船非常方正,几乎就是一个标准的长方体。

  这些船其实就是使用泡沫硅和硅豆丝作为原材料,制造出来的简易容器,每一个容器加上内容物,最大重量为2000吨,之所以是2000吨,主要是目前运输飞艇最大吊运重量为2000吨。

  当然,这些方船并不是采用飞艇运输的,而是采用驳船进行拉运,通过海路运输到苏省的沿海,作为填海造陆的原材料。

  之所以要拉到苏省沿海,一方面是东海属于公海,填海造陆自然不会损失自己的内海。

  另一方面,则是看到今年激变的气候,从五月份开始,全球各地的沿海地区,海平面已经出现明显的提升。

  按照这个趋势,未来南极洲冰盖如果大面积溶解,后果就是沿海低洼地区被彻底淹没。

  因此国内已经在计划建造全新的沿海堤坝,特别是低洼的苏省沿海、长三角地区、珠三角地区,这些可是国内的精华地带,自然不能放任海水淹没这些地区。

  如果是以前,要建造如此大面积的堤坝,可能所有人都会觉得劳命伤财,但是现在不一样了,泡沫硅材料可以将建造成本压低近一半,而且堤坝建设时间可以压缩到大约三分之一左右。

  如此一来,沿海堤坝就成为了可能。

  其实苏省沿海地区、长三角地区、珠三角地区,已经在行动了,他们各自拿到了海陆丰公司的技术授权,现在开足马力生产泡沫硅材料,准备先建一圈高度在海拔20米左右的沿海大坝。

  同时为了保证未来不影响海运,这些地区计划在沿海大坝之外,浅海区建设人工岛屿,作为新的人工港口。

  没有办法,国内现在已经是全球减碳最好的地区了,但仍然压制不住全球变暖的大趋势。

  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一方面是全球其他地区的碳排放还是居高不下,特别是这几年叫嚣着要成为下一个世界工厂的天竺,其发展工业过程中的各种污染,正在变得越来越严重。

  而欧美又三天两头烧森林,导致大量二氧化碳不断增加。

  哪怕是国内通过改造沙漠和种植大豆,减少了很大一部分二氧化碳,仍然挡不住全球不断增加的碳排放。

  越来越极端的天气,让国内不得不思考未来海平面上升的负面影响。

  既然海平面上升难以阻挡,那提前做准备,自然是当务之急。

  不过之前和埃及合作的那个项目,倒是可以延缓海平面上升的时间。

  那个洼地有1.5万平方公里左右,至少可以容纳一部分新增的海水。

  另外海水淡化工厂不断抽取的海水,也可以减少海洋的一小部分水量。

  只是这些项目,终究是杯水车薪,面对不断溶解的南极洲冰盖,还有变化无常的北冰洋冰盖,海平面上升几乎是板上钉钉的事情了。

  目前胜利海水淡化厂生产的粗盐,通过方船组成类似于京杭大运河常见的蜈蚣船那样,直接拉过去苏省沿海,然后将方船的水密舱凿穿,方船就会自动沉入海底。

  方船的设计分为三个格,其中前后两个格子就是填装粗盐的,中间那个格子则是提供浮力的。

  此时码头上,一艘已经填装好粗盐的方船,工作人员将一部分泥沙倒入,在粗盐表面形成一层阻隔层。

  紧接着吊来复合了硅豆丝布料的钢板,将钢板牢牢固定,最后通过电焊,将整个面板焊死。

  几个工作人员拿着防腐漆,将焊接的位置,喷涂了好几层,还附上几层稀疏的硅豆丝纱布,增加整体强度和耐腐蚀性。

  随着这艘方船密封好,20艘方船连接在一起,通过驳船拉动,沿着沿海的航线,缓缓向苏省沿海行驶过去。

  这些方船都是一次性产品,到了目的地就直接凿穿浮力舱。

  作为沿海填海的骨料,可以减少很多填海原材料成本,还可以将粗盐废物利用。

  与此同时,黄河沿岸也开启了一个项目,那就是抽沙造坝项目。

  这个项目和海水淡化厂的粗盐填海差不多。

  一个是用废弃的粗盐。

  一个是用难以利用的黄河河沙。

  没有办法,黄河河沙和其他河流的泥沙不太一样,黄河河沙的颗粒度比较小,而且非常光滑,并不是合格的建筑材料,不然国内早就抽黄河的河沙了。

  现在开启这个项目,一方面是为了解决黄河下游河道淤积的问题;另一方面则是为了渤海沿海地区的沿海大坝提供原材料。

  抽出来的河沙,通过大型的电磁铁,将河沙之中的铁砂和一部分磁性金属吸走,这些铁砂作为铁矿石使用;然后进行过筛,将颗粒度比较大的河沙筛选出来,作为建筑材料。

  最后剩下的泥沙,全部填装到类似于方船的容器之中,通过飞艇吊运到渤海沿海,作为人造山的原材料。

  经过一个多月的不断抽沙,在南排河附近的渤海地区,已经形成了一条海拔高度20米左右的沿海大坝。

  不过和粗盐不太一样,这些装满了黄河泥沙的容器,并没有封盖,而是完全露天敞开。

  为了增加一部分经济效益,这些沿海大坝上面敞开的泥沙,被种上了转基因砧木,作为种植樱桃的场地。

  南排河附近的居民,从一开始的惊讶,到现在已经见怪不怪了。

  每天飞来飞去的大型运输飞艇,将一个个装满泥沙的坝体吊运过来,像堆叠积木一样建造在堤坝。

  看起来这种堤坝好像不太靠谱。

  但如果大坝的宽度达到几公里呢?

  没有错,渤海湾沿海的大坝宽度设计标准为至少5公里。

  除非附近有高于海拔30米的地方,不然都要堆满5公里的宽度。

  如此一来,哪怕是普通的重力坝,也可以阻挡海平面上升带来的水压冲击。

  而这些堤坝上面,可以作为新的农田、果园、道路和居民区。

  不断被抽沙的黄河下游河道,则会成为一条更深的新河。

  当然,除此之外,还有一个个人造湖泊。

  官方已经在计划,将漠南的一部分沙漠改造成为农田之后,作为齐鲁省、冀省、豫省移民的安置区。

  因为官方计划在黄河下游沿线,建设15到20个大型的人工湖泊,这些湖泊的位置,就是一些低洼的地区,或者古湖泊遗址。

  这些人工湖泊既可以储存夏季暴雨的降水,同时可以调节华北平原的气候,挖掘出来的泥沙还可以作为沿海堤坝的原材料。

  虽然损失了一部分平原,但比起海平面上升淹没沿海低洼地区,这已经是一个比较好的结果了。

  至于这些人工湖泊会不会吸空黄河,其实并不需要担心这个问题。

  因为目前渤海湾各地的海水淡化工厂,正如雨后春笋一般冒出来,到时候源源不断淡水注入这些湖泊,反而可以解决当地水资源短缺的问题。

  至于全球变暖、海平面上升带来的降水,其实中科院的很多科研团队对于这个趋势的研究,目前还存在很多争论。

  大家都不敢打包票,说全球变暖,华北平原就可以获得更多的降水。

  因为现在全球气候突变,越来越多的极端天气出现,让天气预测变得更加困难起来。

  如果以一年的尺度来看,可能华北平原的降水量确实增加了。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473页  当前第356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356/473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我看到了一切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