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玄幻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我看到了一切_分节阅读_第318节
小说作者:岭南仨人   小说类别:玄幻小说   内容大小:1.53 MB   上传时间:2025-11-27 12:44:52

  小队长安排其他人,开始架设定位设备、测距仪等。

  “高队,你看飞艇。”

  隐天蔽日的蓝鲸3001号,快速从他们头顶飞过去。

  “这东西好大。”

  “听说一次可以拉两千多吨。”

  “半个小时不是吊着一艘船飞过去雄州那边?”

  “不知道可不可以坐人?”

  “应该不可以。”

  “为啥不可以?”

  “这是氢气飞艇,几百万立方米氢气一爆炸,那威力太可怕了。”

  “不是可以用氦气吗?”

  “氦气贵呀!”

  啪啪啪…李队长拍了拍手掌:“好了,开始做事情吧!”

  众人收起了闲聊的心思,开始按部就班忙碌起来。

  他们的工作就是为海陆丰公司勘探一条比较合理的缆车路线。

  没有错,就是缆车路线。

  因为从油罗口水库的游仙村,到北江上游的水南坝村,这是一大片山地,运河枢纽站并不是两条河流最近的位置,这两个村之间的山地才是最近的那一段。

  而这一片山地,也是飞艇吊船的专属航线。

  如果运输船的驾驶员要从游仙村到水南坝村,通过公路需要绕一个大圈,距离大概在57公里左右,加上山地道路崎岖,最快也要一小时十分钟左右。

  显然这不符合时效性。

  毕竟飞艇从吊装、飞行、卸放,整个过程加起来才二十多分钟。

  如果船舶不能及时离开运河的服务站,有可能造成拥堵。

  而从游仙村到水南坝村之间,直线距离才11公里左右。

  因此海陆丰公司的物流事业部计划在这一片山地中,修建一条专门运输司机和游客的缆车路线。

  至于为什么不修建公路或者隧道,答案自然是考虑到成本问题。

  一条长度11公里的隧道,或者一条弯弯绕绕的十几公里的盘山公路,成本太高了,还容易受到当地的地质影响。

  采用海陆丰公司自己的技术和材料,一条山地缆车路线,不仅仅成本比较低,而且速度也不会太慢。

  高强度的轻质材料,可以让缆车运行速度维持在每小时36公里左右,而根据工程勘探队伍的估算,这条缆车线路全长大概在13公里左右,差不多只需要21分钟,就可以从游仙村跨越山岭去到水南坝村。

  虽然小一点的普通盘山公路,十几公里造价就两三亿左右,但盘山公路有几个问题。

  一方面是容易受地质灾害影响,比如粤北山区的山体滑坡、泥石流,就是一个比较麻烦的问题。

  另一方面,则是盘山公路对当地生态有负面影响,需要大面积开山伐木,而且公路会阻隔野生动物的交流。

  最后就是盘山公路对于车辆而言,很显然是一个风险很大的路段。

  而缆车整体风险比较低,特别是采用海陆丰公司的新技术之后,整体造价同样是两三亿左右。

  因此在权衡利弊之后,物流事业部选择了缆车路线。

  其实缆车路线还有一个隐藏的好处,那就是施工时间比较短,随着蓝鲸飞艇公司的飞艇产能提升,等到这个项目前期勘探完成,就可以从蓝鲸飞艇公司调一艘蓝鲸1型飞艇过来,帮忙将建材和设备吊运到缆车塔楼的施工地点,免去了在山地开辟临时道路的麻烦。

  甚至可以将铁塔整个组装好,整体吊到施工地点,然后直接安装即可。

  由此可见,大载量的运输飞艇在各行各业都有巨大用途。

  比如目前雪域高原各个已经勘探出来的新矿区,由于飞艇技术的革新,就不得不改变之前的开发计划。

  雪域,GZ县的多龙铜矿。

  获得该铜矿开采权的雪域宏达集团,目前正在开会讨论这件事。

  宏达多龙铜矿分公司经理张百杰,拿着一份文件,看向投影幕布:“各位怎么看?”

  投影幕布上,赫然是蓝鲸飞艇公司目前被电建集团租借过去的蓝鲸1004号飞艇。

  负责矿物运输工作的副经理萧澜,舔了舔干裂的嘴唇:“我这几天专门咨询了蓝鲸飞艇公司那边,他们表示,如果是全年租借,蓝鲸1型每年是1000万。”

  “1000万?”矿区主管李新思摇了摇头:“不划算,我刚才看了资料他们单次报价每吨每公里0.2元,我们那应该不需要二十四小时运输,还是单独签订按重量运输的合作比较划算。”

  另一个副经理也觉得单次按重量比较划算:“确实,蓝鲸1型一次可以拉200吨,我们多龙铜矿还可以订购一些生活用品、工程设备、燃油之类,让飞艇顺路带过来,然后再运输铜矿回去。”

  萧澜微微点头:“这样也可以,不过最好可以凑够150吨。”

  “不是说一次运输200吨吗?”李新思一脸疑惑。

  萧澜随即解释道:“老李,你有所不知,咱们多龙铜矿的海拔太高了,空气稀薄会导致飞艇浮力下降,因此蓝鲸1型飞艇到了雪域高原只能拉150吨左右。”

  “原来如此。”李新思恍然大悟。

  总经理张百杰询问道:“萧副总,蓝鲸那边不是有更大的飞艇?”

  萧澜转过头回道:“有,蓝鲸2型可以拉500吨,蓝鲸3型可以拉2750吨,目前蓝鲸3型已经建了一艘实验型号,正在赣南地区试运行。”

  “这么厉害?”李新思非常吃惊,他这几年都在矿区,对于内地的很多消息不太清楚。

  张百杰解释了一下:“蓝鲸是海陆丰公司的子公司,这个公司是国内炙手可热的新兴高技术企业。”

  “海陆丰公司?他们不是搞农业的吗?”李新思有些不确定地问道。

  拿起氧气罐吸了几口氧气,张百杰才笑着说道:“嗯,他们的主业确实是搞农业的。”

  李新思感叹一句:“厉害!这个公司感觉要起飞呀!有这种大型运输飞艇,国内西部地区的用途非常多。”

  张百杰摇摇头:“呵呵,不用感觉,他们公司27年的营收有八千多亿,净利润有2017亿,已经在天上飞了。”

  “尼玛,简直是人比人气死人。”李新思感觉自己这几年没有回内地,怎么一下子就天翻地覆了。

  “呼呼…”张百杰又吸了几口氧气然后才继续说道:“大家都看到了资料,我觉得三期开发方案,有必要根据蓝鲸飞艇的出现,进行全面的修改,你们有什么看法?”

  “张总的想法非常有道理。”

  “确实应该做出修改。”

  “甚至之前的一期二期开发项目,也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哪怕是上雪域高原,蓝鲸公司收费高一点,咱们也是可以接受的。”

  “嗯,老李说得对。”

  “按蓝鲸给电建的价格,每吨每公里0.3元,加上补返程空载的每吨每公里0.1元,差不多就是0.4元每吨每公里,这个价格可以接受。”

  “我没有意见。”

  众人七嘴八舌讨论了半个小时,终于确认了初步的合作想法。

  有些扛不住高原反应的总经理张百杰,也在公司车队护送下,前往西域南部修养。

  而另一边,为了更加适应发展的需要。

  蓝鲸飞艇公司也正式将总部从汕美,迁移到了秦省首府附近,即也是渭城空港的旁边。

  毕竟汕美这边不适合作为飞艇制造的基地,如果硬是要将蓝鲸飞艇公司的总部留在当地,显然会加大万高峰等管理层的管理难度。

  加上关中平原腹地的氦气产能比较大,未来蓝鲸飞艇公司要开发客运飞艇,就必须采用氦气气囊,必须将客运飞艇的建造基地设置在秦省境内,靠近原材料供应,才可以最大限度节约成本。

  因此顺理成章,江淼也不是那种固执己见的人,他同意了万高峰的提议,将蓝鲸飞艇公司总部迁移到了渭城。

  刚刚完成乔迁工作,万高峰屁股还没有坐热,就收到了一个座谈会的邀请。

  看着手上的座谈会邀请函,万高峰目光一闪,笑着向副经理杜河说道:“看来,我们的机会来了。”

  “哦?”杜河看了一下那份座谈会邀请函:“黄河航道改造座谈会?原来如此。”

  显然杜河也想到了这个座谈会的关键点。

  万高峰嘴角微微一笑:“咱们公司在赣南地区测试的飞艇吊船项目,已经开始引起黄河沿岸地区的注意力了。”

  另一个副经理黄琴心,也感觉这是一个大好时机:“确实,黄河的通航条件虽然不太好,但好歹是一条大河,如果可以改造成为1000吨到3000吨级的通航航道,那对于黄河沿岸地区,将是一个巨大的机遇。”

  杜河查了一下黄河各段的通航情况后,他笑容更是难以抑制:“哈哈,现在黄河各段的通航情况非常差,被很多水电站和大桥,还有壶口瀑布卡住了,如果使用我们的飞艇,完全可以不用建设船闸,又不需要破坏壶口瀑布,就可以实现很长距离的通航。”

  黄琴心也在看相关资料:“确实晋陕大峡谷的水深其实已经足够2000吨级别的船舶通航,只要将一部分河道改造一下,通航条件就可以获得很大的提升。”

  思考了片刻,万高峰看向黄琴心:“黄副总,你准备一下,以黄河通航和蓝鲸飞艇相结合的模式,做一份专门的PPT,过几天我带过去座谈会。”

  “没问题。”黄琴心点了点头。

  万高峰提点道:“对了,如果资料不够全面,可以向总部的科研事业部请求支援。”

  “好。”

  万高峰虽然重视这一次座谈会,但他知道这是未来的事情,现在还是赶紧完成民勤那边的飞艇工厂二期规划。

  因此他没有在新总部停留太久,第二天早上,就低调搭乘高铁前往民勤。

  座谈会是半个月之后,时间还来得及,而且座谈会举办地点是在秦省,他只要在民勤那边完成二期扩建的规划工作,赶回来开会,还是来得及的。

第二百七十二章 座谈会

  1月18日。

  急匆匆从民勤基地赶回来的万高峰,和已经提前过来的黄琴心等人汇合。

  此次座谈会在秦省的宜川县举办。

  会场地点就在壶口瀑布景区内部。

  哪怕是冰天雪地,壶口瀑布还是川流不息,不过冬天的水量小了很多,没有春天和秋天的磅礴气势。

  主办方的一个负责人,非常关注蓝鲸飞艇公司背后的海陆丰公司,因此万高峰一到,他就立刻前来迎接:“万总,你好,我是这一次座谈会的负责人之一,李国伟,非常高兴和你见面。”

  “你好,李先生。”万高峰也公式化地应付着。

  李国伟又带着万高峰,向他介绍了这一次座谈会中,一些比较重要的来宾。

  “这位是张院士,在水文学及水资源、水利工程等领域有突出成就。”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473页  当前第318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318/473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我看到了一切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