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面布置了制冷设备、冷水循环系统,其中四个为常用冷冻室,两个为冰冻室。
冷水循环系统的管道,埋藏在地下,连接到了几千亩室内养殖场之中。
使用光伏板的电,在白天给冻库的水不停制冷,甚至直接制冰,借助山体厚厚的岩层,实现类似于冰窖的保温效果。
这个巨大冻库,可以同时保证养殖场内近3000万立方米的水体,维持在10∽16摄氏度的区间。
当然,这些水体并不是全部用来养殖鲑鱼的。
大概只有1000万立方米,即1500亩是养殖鲑鱼的养殖场,其他3000亩养殖场,则是养殖其他东西的。
看了冻库,江淼又去看了一下鲑鱼养殖场,目前海陆丰公司下属的养殖场中,一共三个养殖场在养殖鲑鱼。
其中总部旁边的鸡笼山养殖场,养殖规模为500亩,遮浪半岛养殖场为2000亩,陆丰碣石湾养殖场为1500亩,合计就是4000亩。
这些养殖场的养殖水体容量为2664万立方米,可以养殖上亿尾鲑鱼。
不过江淼此时并没有太过于关注鲑鱼养殖,就看了半个小时,便直接略过了,而是来到了新增加的养殖品类之中。
500亩室内养殖场内,目前养殖了5种海产品。
在深度10米的养殖池内,底部铺了一层厚度一米多的人工淤泥,李向哲让工人捞了一下池底的淤泥。
很快就有东西跟着淤泥被捞起来。
江淼蹲下来,从网兜中,看到了几个螺,这些螺就是潮汕地区非常有名的大响螺。
此时这些小响螺还非常小,大概只有手指头大,距离生长到可以上市的1∽2公斤一个,还需要大概18个月左右,这样已经是江淼出手,使用来最科学的养殖方案,才可以让这些响螺在18个月内,生长到1∽2公斤。
江淼将几个响螺扔回养殖池中,一边在池边洗手,一边问道:“混合养殖情况如何?”
“目前还不错,我们实验养殖的响螺—锦绣龙虾项目、斑东风螺—皮皮虾项目,都没有发生异常,这可能和它们都栖息在南海海域有关系。”
这种混合养殖,主要是为了充分利用水体,贝壳类主要栖息在海底泥沙层中,而皮皮虾和锦绣龙虾则栖息在海底浅层水中。
当然,为了避免皮皮虾和锦绣龙虾捕杀斑东风螺和响螺,海陆丰公司直接在养殖池的泥沙层上方半米左右,铺设了一层不锈钢网格。
既然是网格,肯定有网眼限制。
因此养殖是皮皮虾、龙虾、响螺、东风螺都一样,至少要到手指头大,才会进行混养。
“过去帝王蟹和北极甜虾的养殖场看看。”
“好的。”
一行人来到最靠近地下冻库的几排养殖场。
这些养殖场的水温都要控制在2∽5摄氏度,这也是最适合北极甜虾、帝王蟹生长的温度。
在这些养殖场工作的员工,都穿着厚厚的羽绒服,李向哲也给江淼等人拿了几套特制的保暖羽绒服,衣服都是连体的。
一进入养殖场,哪怕是此时外面是冬天,里面的温度仍然非常冰冷。
呼了一口白气,江淼看向池底部北极甜虾,由于北极甜虾需要在深水海域生存,这个深度20米的养殖池,有12米完全是在地下,剩下的8米则是通过加高池坝实现的。
因此工作人员要观察这些北极甜虾,还需要通过水下摄像头,才可以观察到它们。
其实这个深度,是不符合北极甜虾栖息地要求的。
自然环境下的北极甜虾,其栖息地在100∽600米深度。
但是江淼却明白,生物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北极甜虾之所以生活在深度100∽600米的海水,那是因为它们长期以来形成的习惯,而这种习惯是可以改变的。
只要光照、水温符合,100米深度的水压,并不是不能改变。
特别是北极甜虾在海水深度的区间,本来就是100∽600米,上下水压差别近5∽6倍,这本身就说明北极甜虾的身体机制之中,就含有可以调节水压的能力。
江淼通过干扰其体液的无机盐浓度,加上其他养分的诱导,保证了这些北极甜虾虾苗可以生活在水深15∽20米的水层之中。
“这个池养殖了多久?”
“老板,这是第一批投苗的北极甜虾,目前已经过去了12天。”养殖小组长拘谨地回答道。
“不错。”江淼一眼就看出这些北极甜虾被照顾得很好。
比起自然环境下,至少需要两三年才可以上市的生长周期,在这里的人工养殖场中,这些北极甜虾只需要半年左右,就可以生长到14∽18克的上市标准。
江淼看向另一个水下摄像头的画面。
画面之中,是一大片帝王蟹幼蟹,它们栖息在不锈钢网格板上方,即10米以上的水层。
此时它们还非常小,只比手指头大一点。
通常自然环境下,帝王蟹需要8∽12年才会生长到3∽4公斤的上市阶段。
但人工养殖却不需要,在这个养殖场内,它们有最佳的栖息水温、光照、海水盐度、不需要经常跑来跑去,加上吃最适合的饲料,只需要18个月左右,就可以生长到2~2.5公斤,28个月左右就可以生长到3∽3.3公斤。
在此期间,即第12个月,就会开始第一次换壳;第24个月,开始第二次换壳,同时也代表帝王蟹进入性成熟阶段,这个时候如果再养殖4个月,期间通过调整饲料和水温,打断这些帝王蟹的繁殖,就会让这些帝王蟹体重猛然飙升,很快达到上市标准。
如果不打断帝王蟹的繁殖,那只需要按部就班养殖多8个月,这些帝王蟹就会开始产卵。
其实养殖这些帝王蟹,不过是顺带的。
这些超低温养殖池因为要养殖北极甜虾,但北极甜虾不能适应15米以上的水深,为了避免浪费掉这一部分空间,就用来养殖帝王蟹。
毕竟比起半年收一次的北极甜虾,帝王蟹的生长周期还是相对比较缓慢,需要28个月才可以达到上市标准。
而根据目前的养殖情况,一亩超低温水池,一次亩产为3000公斤左右的北极甜虾,一年生产6000公斤。
当前北极甜虾进口到岸价为每公斤30∽50块钱,按30块钱每公斤计算,年亩产值为18万元。
帝王蟹虽然贵,但它的生长周期太长了,而且饲料成本不低,养殖密度也比不上北极甜虾。
毕竟帝王蟹有自相残杀的习性,养殖密度太高,它们很容易自相残杀,从而导致大规模减产。
为了避免帝王蟹自相残杀,只能采用双层不锈钢网格,隔出上下两层,才勉强增加了一倍的养殖密度,而且必须每隔半年给它们更换一次养殖池,调整它们在水里面的养殖密度。
一龄的帝王蟹养殖密度,就必须保证3个平方米的活动表面,一亩养殖池的一层,最多只能养殖222只帝王蟹,两层就是最多444只。
收蟹时,这些帝王蟹单体就3公斤出头,亩产1332公斤左右。
哪怕是这几年帝王蟹价格不崩盘,维持在每公斤400块钱的价格,亩产值为53万左右,平均每年亩产值22万,就比北极甜虾高几万块钱。
问题是帝王蟹每公斤400块钱的价格,是明显虚高的,还有这几年极端天气的影响,导致帝王蟹大面积减产,才有这么高的价值。
当然,对于海陆丰公司而言,反正也是废物利用。
养殖帝王蟹和北极甜虾,都是为了增加养殖池的综合效益。
哪怕是帝王蟹价格跌到了有100块钱一公斤,对于海陆丰公司也是有利可图的。
建设如此大面积的高标准、冷水养殖场,江淼自然要挑选那些高价值的水产品进行养殖,普通鱼虾根本收不回成本。
第二百一十二章 特优级
从陆丰养殖基地返回。
江淼顺路考察一下马宫镇盐町养殖场的情况。
作为海陆丰公司的发家之地,这里的700亩养殖场,在半年前进行了一次升级改造,主要是将500亩露天鱼塘的的池底和池壁,进行了全面硬化,那200亩室内养殖场还是维持原来的状态。
不过随着鳗鱼繁殖技术的再次突破,目前鳗鱼育苗区域,已经被缩小到只剩下10亩室内养殖场。
其他空闲出来的露天鱼塘、室内养殖场,都用来搞其他水产品的养殖。
露天养殖区1片。
负责该养殖片的片长林永公正在拘谨地向他介绍着1片的养殖情况,此人是盐町本村人,之前一直在养殖生蚝,去年六月份被招聘成为该养殖片的片长。
“老板,100亩生蚝都是三倍体生蚝,由于我们第一批投苗的蚝仔比较大,目前已经达到了上市标准。”
看着蚝塘之中,一大片石柱上,生长了一大堆生蚝,江淼通过鉴定面板,看到了这些生蚝的肉质详细情况。
林永公已经下去,撬了十几个生蚝上来。
柯勇帮忙用小刀撬开蚝壳,露出里面乳白的蚝肉,蚝肉并不算太大,大概就三手指并拢那么大。
江淼倒是没有忌讳,拿起一个敲好的生蚝,一口闷下去。
入口滑嫩,先是微微的海腥味,紧接着便是甜鲜,嚼了几口,非常脆爽,蚝肉毫不费劲就被嚼烂,没有那种橡皮筋一样的韧劲。
而柯勇等人喜欢吃生蚝的人,也各自吃了一个。
“这个味道?”
“比我之前吃过的国内生蚝好吃很多,几乎进口的几种顶级生蚝差不多。”
“确实不错。”
“很鲜甜。”
作为在海边讨生活几十年的林永公等人,加上以前家里面有养殖生蚝,他们自然知道本地普通生蚝的味道。
本地生蚝养殖户追求的肥大,但养殖场都是土塘养殖,这种养殖方式无可避免一个问题,那就是生蚝会吸入土塘底部的淤泥。
同时养殖户要么直接抽海水养殖,或者直接依靠涨潮进行换水,这种情况,就非常考验周边的海水质量了。
显然长沙湾附近的海水质量是达不到优质的,毕竟这里是河口海域,从河流带下来的污染物,肯定会或多或少污染这些海水,因此这里的普通养殖生蚝,或多或少存在一定的重金属问题。
这也是之前汕美专门整改了梅陇镇、可塘镇的金银器、镀金镀银、珠宝加工产业的重要原因,那就是这些产业就在长沙湾上游河道上,将大量污染物排入了长沙湾。
现在哪怕是经过整改,长沙湾入海口的水质仍然一般,这是很多河流入海口海域的先天性问题,特别是河流周边的工业越发达,入海口水质就越差。
为了保证盐町养殖场的养殖水安全,公司陆续投资建设了好几套专门的海水净化装置,专门去除天然海水之中的重金属、污染物。
而作为可以生食的生蚝养殖场,水体质量是时刻处于监控状态,喂养的饲料和水藻也是精挑细选的,就是为了保证这些生蚝不会被污染,无论是重金属污染,还是微生物污染,都不允许出现。
甚至还包括了微塑料污染,都在海水过滤和净化,以及饲料、水藻遴选过程中,进行了严格限定。
这种级别的生蚝,海陆丰公司会使用特别的标签,即“特优级”。
目前海陆丰公司的产品有两个标签,一个是“特级”,另一个就是“特优级”。
其中特优级,代表的含义就是特级之中的优秀品质,即优中选优。
要达到特优级,必须在重金属残留、农药残留、微生物污染、微塑料残留上达到严格限定范围内,同时还要求风味、口感、外观,也要达到此类产品的最佳状态。
江淼咽下蚝肉之后,放下蚝壳:“永公,这批生蚝可以采收了吧?”
“差不多了,就看专营店那边的安排。”林永公点了点头。
江淼知道要售卖高级水产品,必不可少的东西,就是水族箱和专业的水产品活体运输车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