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玄幻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我看到了一切_分节阅读_第155节
小说作者:岭南仨人   小说类别:玄幻小说   内容大小:1.53 MB   上传时间:2025-11-27 12:44:52

  “是的,本来我们没有打算这么快进入乳制品行业的,但是赣省方面邀请我们公司,打算给英雄乳业找一个合适的新东家,我考虑后,便接了这个盘。”江淼也没有隐瞒什么。

  众人聊了一会。

  李院士才开口说道:“这一次我们来访,一方面是邀请江总成为饲料协会的副会长,不知道江总意下如何?”

  “求之不得。”江淼当然不会拒绝,这可是好事情。

  “既然江总同意了,那后续工作就由我来负责吧!”王博士笑着说道。

  江淼微微点头:“那就麻烦王博士了。”

  “不用客气。”王博士微笑以对。

  李院士继续说道:“第二个事情,就是关于生产鱼粉的产业规划问题,这方面需要江总和海陆丰公司鼎力相助。”

  “不知道协会有什么具体建议?”江淼其实心里面已经猜到了什么。

  作为饲料领域的专家,李院士说着自己对于埃及塘虱鱼粉的判断:“我和薛化副会长、陈旦副会长等人讨论之后,觉得埃及塘虱鱼粉潜力巨大,但是因为土腥素含量比较高的原因,只能作为前中段饲料,或者小批量掺用。”

  “确实。”江淼点了点头。

  李院士继续说道:“因此仍然没有办法完全取代秘鲁鱼粉,虽然江总这边有无土腥味的埃及塘虱,但是会增加成本,因此国内每年仍然需要进口50~80万吨秘鲁鱼粉。”

  一旁的薛化也开口补充了几句:“其实江总研究的后段去腥饲料,也是一个解决方法。”

  “种类太少了,目前只有鳗鱼和埃及塘虱,其他养殖品类需要时间呀!”李院士摇了摇头,提醒薛化这种特种饲料的研发是需要时间的,他继续说道:

  “当然,听薛副会长说过,海陆丰公司的无土腥味埃及塘虱,可以做到每公斤2.5块钱的成本,如果拿来做鱼粉,每吨鱼粉成本差不多是6900块钱左右,加上利润,差不多可以做到每吨7500~8000块钱,这其实也可以生产。”

  在场众人哪一个不是人精。

  都听出了李院士的弦外之音。

  那就小批量生产这种无土腥素的高端鱼粉,用来作为压价,压进口海鱼鱼粉的价格。

  也就是说,进口鱼粉价格最高只能在每吨7500~8000块钱,如果超过这个价格,那国内就大规模生产无土腥素的埃及塘虱鱼粉,直接将进口鱼粉的价格压下来。

  而土腥素含量比较高的普通埃及塘虱鱼粉,则作为中端原材料。

  实际上,这也是为了给国内其他鱼粉生产商一条活路。

  毕竟国内每年国产的鱼粉产能,大概在40~60万吨左右,这些国产鱼粉的现状很复杂。

  特别是那些地方小厂,使用死鱼烂虾生产的鱼粉,价格才每吨4000~5000块钱,可这鱼粉的有害成分比较高、保质期比较短、营养价值比较低,只能用在低端饲料上。

  这也是为什么普通埃及塘虱鱼粉,明明有比较高的土腥素含量,仍然被定义为中端原材料的原因。

  评估一种鱼粉的好坏,是要从多方面来考量的。

  低端鱼粉:原材料种类不固定,以死鱼烂虾、海产品下脚料为原材料,营养成分比例很难固定,保质期比较短,处理不当,会含有一定的有害成分。

  中端鱼粉:原材料固定为特定鱼类,使用新鲜的淡水鱼为原材料,营养成分比例固定,保质期比较长,含有一定量的土腥素。

  高端鱼粉:原材料固定为特定鱼类,使用新鲜的深海鱼为原材料,营养成分比例固定,保质期比较长。

  因此随着埃及塘虱鱼粉的规模化生产,国内的中端鱼粉产能肯定会持续攀升。

  但是高端鱼粉方面,目前国内产能大概在每年10~20万吨左右,只占国产鱼粉的三分之一左右。

  好在海陆丰公司有技术储备,如果国外鱼粉生产商不降价,那饲料协会就可以拿海陆丰公司的技术作为威胁。

  显然这不仅仅是饲料协会的意志,也是赛里斯官方的意志。

  他们只是想压价,而不是让秘鲁鱼粉彻底失去国内的市场。

  当然,现在鱼粉市场的很大一部分话语权,已经转移到赛里斯手上了,而目前国际上的鱼粉生产商,可不仅仅有秘鲁那边的,还有北美、西欧、东瀛和东南亚、露西亚的鱼粉生产商。

  国内以前进口的核心,也是秘鲁鱼粉(包含智利鱼粉)为主,近两年变成得多元化起来,目前第一大进口鱼粉产地,仍然是秘鲁鱼粉,然后是安南鱼粉、智利鱼粉、露西亚鱼粉、暹罗鱼粉和天竺鱼粉。

  而其他产区少供应国内,主要是北海道鱼粉、北海鱼粉、纽芬兰鱼粉都有各自的传统销售区域。

  这种话语权的提升,代表了一张好牌被造了出来。

  无论是安南,还是暹罗,还是秘鲁、智利、天竺、露西亚,只要国内有想法,就可以打击他们相关产业。

  李院士说着协会的一些建议:“江总,协会的建议是,海陆丰公司可以维持一定产能的高端埃及塘虱鱼粉,即可以保证贵公司的生产线,但是最好不要大量生产,毕竟秘鲁鱼粉的成本也就每吨5000块钱左右,万一对方破罐子破摔,海陆丰公司不一定可以扛得住。”

  “我理解。”江淼当然知道使用无土腥埃及塘虱生产高端鱼粉的弊端,就是容易被国际鱼粉生产商突然降价打压。

  这也是他之前不建议海大集团使用土腥埃及塘虱作为原材料的原因之一。

  因此海陆丰公司可以小批量维持产线,作为国内的技术储备和底牌,但是不能随便扩大规模。

  这相当于相互制衡。

  只要国际鱼粉生产商不提价,深海鱼粉不超过每吨8000块钱的警戒线,那饲料协会就不会启动国产替代计划,大家都还有一口饭吃。

  为了大局考虑,只能如此安排。

  不然一下子不进口160万吨鱼粉,国际鱼粉市场会进一步崩溃,影响太严重了。

  这不利于国际贸易的发展,也会进一步加大贸易逆差。

  紧接着李院士又说道:“协会的另一个建议,就是希望海陆丰公司可以对于国内其他饲料生产商,开放埃及塘虱鱼粉的生产授权,同时减少授权费用,现在每吨1600块钱的授权费用太高了,不利于降低国内养殖成本,也不利于国际竞争。”

  对于这一点,江淼明白这是海陆丰公司必须退让的地方。

  毕竟以后国内的埃及塘虱鱼粉产能,可能会高达400~500万吨,如果还是每吨1600块钱的授权费用,那海陆丰公司每年就可以躺着64~80亿。

  江淼询问道:“那协会方面,给的建议价是多少?”

  李院士笑着说道:“我们的建议价格是每吨800块钱,这不会让江总太吃亏,也可以会让国产的普通埃及塘虱鱼粉,和秘鲁鱼粉的到岸价形成一个成本平衡。”

  听到这个价格,江淼微微点了点头。

  每吨授权费用800块钱,那国产普通埃及塘虱鱼粉的成本价就在5200块钱左右,而秘鲁鱼粉的到岸成本,也是每吨5200~5300块钱,双方形成了一个平衡。

  虽然这让海陆丰公司每年少赚了32~40亿元,但是好在细水长流,在专利有效期内,可以收20年的技术授权费用。

  如果海陆丰公司不同意,到时候可能要被反垄断调查,毕竟一个滥用市场支配地位,就肯定逃不了的。

  李院士对于江淼的识大局倍感欣慰,他就是担心江淼年轻气盛,以为自己技术世界第一,到时候被强制授权,反而会闹得双方都难堪。

  这个时候他补充道:“江总,协会也不会让你们公司吃亏,到时候会给你们提供补贴,如果未来需要和国外打价格战,每吨5200块钱的价钱就是基线,低于这个价格的那一部部分,直接以补贴的形式给海陆丰公司,你觉得如何?”

  王博士也跟着说道:“除此之外,你们公司可以获得为期三年的全国范围的税务减免,细节我们待会详谈。”

  当然,除此之外还有很多隐藏的福利和帮助,比如申请国家科技进步奖项之类,申请各种专利、各种政策之类,会变得非常容易。

  同时这也代表海陆丰公司进了高层视野之中。

  在国内的安全大幅度提升。

  江淼笑着点了点头:“多谢协会的提携。”

  “哈哈,互利共赢嘛!”李院士非常看好江淼这个年轻人。

  一旁的薛化心里面也松了一口气。

  陈旦则心里面暗自高兴,毕竟授权费用下降了,对于他的公司而言,是一件好事。

  不过陈旦也知道这一次是吃了海陆丰公司的红利,他赶紧说道:“江总的大局观,我陈某佩服,以后但凡用得到的地方,我和恒兴集团一定尽力而为。”

  “江总,多谢了。”薛化也笑着点了点头。

  江淼也笑着回道:“我江淼也不是那种不知轻重的人,能够为国家发展尽一份力,又可以赚钱,何乐而不为呢。”

  双方又讨论了一下一些细节。

  紧接着他们又来到了烟墩山养殖场背后的烟墩山榴莲农场。

  看着正在抽芽的转基因榴莲,李院士等人并没有觉得有什么特别,毕竟他们都不是榴莲产业的从业者,他们关注的东西,是梯田上,郁郁葱葱的紫花苜蓿。

  王博士在畜牧总站工作过,随即蹲下来摘了一把苜蓿叶:“江总,这紫花苜蓿是什么品种?”

  “这是我们公司去年推出实验性品种。”

  “这个新品种有什么特点?”王博士好奇地问道。

  “这个是专门为长江以南地区研发的,同时也比较耐阴的品种,主要是为了利用林下空间。”

  听到江淼的解答,李院士也看了一下周围的环境:“也就是说,这个品种主要是为了林下种植而培育的?”

  “是的,李院士。”

  王博士继续问道:“亩产估计可以达到多少?我是说在这种山地梯田上。”

  “如果是非林下的山地,鲜草亩产在12吨左右,每年可以收割四次;如果是林下环境的山地,亩产在6~9吨左右,每年可以收割2~3次,这要看树木种植密度和纬度。”

  王博士对于这个数字有点惊讶:“江总,你确定?”

  “当然,我们公司去年有小范围试种过,也是在这种山地梯田的粗放管理下。”

  这下子,王博士也有些坐不住了,赶紧追问道:“这个品种的粗蛋白含量是多少?”

  “初花期在26~27%,盛花期在25~26%,结实期在23~24%,种熟期在20~22%。”

  “厉害!这个品种都可以和阿美丽卡的转基因紫花苜蓿相提并论了。”感叹完的王博士,突然想起一个事情:“江总,你们这个品种注册了基因专利没有?如果没有,要尽快注册,免得被外国育种公司窃取了。”

  “嗯,这一点确实要注意。”李院士也跟着提醒道。

  不过众人看着周围的安保人员,看来海陆丰公司的安保措施应该相对严格,江淼应该挺注重安全和保密。

  江淼笑着说道:“我们已经注册了各种专利,不过一旦大规模推广,国外大概率是可以拿到我们的种子,这一点没有办法避免。”

  王博士听到江淼有这方面的防备,也放心了:“注册了专利就好,如果对方使用了你们种子,就不能在国际贸易之中出售紫花苜蓿,只能在自己的农场使用,或者用来作为杂交育种的母本。”

  “江总,你们这个品种的潜力不错,特别是南方地区,如果可以利用山地梯田的林下空间,国内在紫花苜蓿方面,就可以避免被老美卡脖子了。”李院士比较关心国内的饲料产业安全。

  “这一点非常重要,国内的紫花苜蓿干草产能太少了,每年需要进口150万吨,80%来自阿美丽卡。”王博士在畜牧总站工作过,对于紫花苜蓿行业深有体会。

  阿美丽卡的转基因紫花苜蓿,不仅仅产能非常高,而且粗蛋白含量也普遍在20~26%之间,由于转基因的原因,本身不需要使用太多农药。

  而国产紫花苜蓿,都是传统育种品种为主,目前并没有批准转基因紫花苜蓿品种。

  因此国产紫花苜蓿的亩产产量比较少,粗蛋白含量参差不齐,在16~26%之间都有。

  王博士很好奇地问道:“江总,你们这个品种是杂交培育的吗?还是使用了转基因技术?如果是转基因技术,恐怕没有那么容易获批上市。”

  “不是转基因,这是常规杂交和诱导基因突变培育出来的。”

  听到是自然杂交和诱导基因变异的传统育种品种,王博士脸上的笑容更灿烂了:“那就好,至少不用考虑转基因的安全性审核,只要你们可以让这个品种的遗传性状稳定下来,那大概率可以通过上市的准入审核,国内现在太需要高产高蛋白的紫花苜蓿了。”

  “嗯,这个品种如果可以稳定性状,哪怕是只能在南方推广,也足够改变世界紫花苜蓿的市场了。”李院士同样认为这个品种非常有价值。

  要知道南方各省之中,每一个省都普遍有2000~4000万亩经济林,比如岭南和桂省,经济林面积都在2500万亩左右。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473页  当前第155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55/473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我看到了一切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