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一会,老黄就计算出来了。
人均GDP为67.2万元。
虽然很多人是被平均的,但是马宫镇上上下下,在海陆丰公司大发展过程中,或多或少都有受益。
比如埃及塘虱养殖户、租地租鱼塘的村民、种鸭拓草的村民、采集松针松枝松塔的村民,镇里从事服务业的个体户,被海陆丰公司雇佣的人。
可以说,整个镇90%以上的人口,都和海陆丰公司有直接或者间接的关联。
而这种情况,还在向周边持续扩大着。
罗和光猜测,红草镇和梅拢镇估计也快了。
毕竟马宫镇已经没有多少地了,连山地都有一大半被规划成为榴莲种植园,再加上一个竹仔山水库综合项目,基本没有剩下多少土地可以开发了。
如此一来,海陆丰公司要继续发展壮大,只能向红草镇和梅拢镇延伸。
比如红草镇的南汾村草莓种植基地、西河村食用菌基地,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好在海陆丰公司的总部还在马宫镇。
而且罗和光知道,这一份成绩单交上去,他大概率要飞升了。
随着时间的推移。
全市各地也收到了马宫镇的情况,其他镇的负责人看着马宫镇的成绩单,羡慕得咬牙切齿。
不过隔壁的红草镇和梅拢镇倒是没有嫉妒马宫镇,毕竟他们也吃到了海陆丰公司发展的红利,而且马宫镇土地不够,那是一眼就可以看到的情况。
既然马宫镇无福消受接下来的红利,那他们就当仁不让。
当然,他们也没有觉得高枕无忧,毕竟要在哪里投资,那是海陆丰公司的自由。
因此为了吸引海陆丰公司继续投资他们镇,两个镇也拿出了各种条件和承诺,同时不断打感情牌,三天两头就过来海陆丰公司登门拜访。
幸好江淼将日常接待工作交给了蒋海波等人,不然光接待这些来访的客人就够麻烦了。
在海丰县的公平镇那边,也在加速推进征地,不过他们的征地工作果然不太顺利,不少村民不仅仅不愿意配合,还狮子大开口,毕竟他们也听说了海陆丰公司非常有钱,准备狠狠宰海陆丰公司一刀。
最后的结果,就是吕伟斌又去了一趟公平镇,经过一番讨论,将工厂位置定在了海陆丰公司有群众基础的高沙村附近。
由于高沙村很多村民都在海陆丰公司工作,因此只用不到两天的时间,就完成了初步的征地范围确定,哪怕是有少部分刺头不愿意,或者狮子大开口,也可以轻易避开。
随着指针在午夜归零。
2026年的第一天随之而来。
第一百三十三章 归来(中杯)
元旦。
从赣南分公司、琼州分公司秘密返回马宫的姐夫张信诚、姐姐江霞,也出现在江淼家里。
一家人吃着牛肉火锅。
江淼喝了一口苏打水:“姐夫,赣南分公司的情况如何?”
“克己和上个月过去的刘畅卿,已经初步磨合,现在分公司内部具体事务由克己负责,和当地沟通之类事情由刘畅卿负责。”姐夫夹了一块刚刚小规模量产的羊肚菌。
“不错,克己就是太死板,管理内部比较好。有他在,分公司至少不用太担心内部出问题。”江淼转过头看向姐姐:
“姐,琼州那边的情况怎么样?”
姐姐拿起纸巾擦了擦嘴巴:“目前我们已经在椰城、乐东县、保亭县买了8个果园,榴莲种植面积在3700亩左右,按你吩咐,都是已经进入果期的老树。”
“3700亩?”江淼微微点头:“嫁接进度呢?”
“思文一直盯着,他工作态度非常认真,我回来之前,已经嫁接了1370亩左右,估计春节之前,就可以完成所有嫁接工作。”
“那就好。”江淼这就放心了。
有这么多老树榴莲,今年三月份开始,就可以逐步安排嫁接了。
因为从去年十月份开始组培的第一批转基因异木棉,一共有1000株小苗,累计生长了三个月,目前普遍在1.8~2米高;第二批组培苗从十一月中旬开始组培,一共组培了10万株,累计生长了一个半月,目前普遍生长到了0.9~1米左右。
而就在这个月,第三批300万株的组培苗正在进行培育。
随着组培苗规模的扩大,显然已经超出了当前50亩组培实验室的产能极限,好在红草镇的1000亩智能大棚已经可以使用。
智能大棚是可以作为组培实验室使用的,因此转基因异木棉苗的组培任务,就交给了红草镇智能大棚基地。
而转基因异木棉在生长到三个月后,很快就会到达高度极限,即2.4~2.6米左右,然后开始将养分用于供养侧枝和主径,相当于从纵向生长,变成横向生长。
经过三个月生长的转基因异木棉,基本符合嫁接要求。
就在这个月开始,第一批组培性转基因异木棉苗已经嫁接在了普通美丽异木棉上。
其种植和嫁接流程,就是原生美丽异木棉定植三个月后,可以嫁接转基因异木棉,第一次嫁接完成后,再经过三个月的愈合生长,就可以进行第二次嫁接,也是嫁接金枕榴莲老枝。
由于榴莲是每年12、1、2月三个月开花。
因此今年嫁接的榴莲老枝,是没有办法开花结果的,琼州分公司的原生榴莲种植园,也采取了控花手段,将今年的花都打掉了,目的就是为了让榴莲树将养分用在长枝条上,而不是用在开花结果上。
其实这样做也有好处。
今年没有开花结果,那养分都用在生长上了,年底开花的规模会变多,来年结果需要的养分也会比较充足。
江淼非常清楚,今年的榴莲种植安排,大概就是:
第一批1000棵转基因异木棉,一月份嫁接,三月份二次嫁接榴莲老枝,年底开花,明年三月份挂果,明年六到八月份果实成熟。
第二批10万棵转基因异木棉,三月份嫁接,六月份二次嫁接榴莲老枝,年底开花,明年三月份挂果,明年六到八月份果实成熟,不过整体果量只能保留50%。
第三批300万棵转基因异木棉,六月份嫁接,九月份二次嫁接榴莲老枝,年底开花,但是考虑到质量,必须打掉所有的花,因此第三批明年是不会结果的,必须等待到后年才会结果,即2027年结果。
国内榴莲亩产极限大概在2000公斤左右,由于采用转基因异木棉作为砧木,海陆丰公司的榴莲亩产可以达到3500~4000公斤左右。
10万棵榴莲,平均每亩种植45棵,可以种植2222亩左右。
按保留50%果量计算,2222亩榴莲种植园,可以生产3888~4444吨鲜果榴莲。
而到27年,整个产能会飙升50倍,达到19~22万吨。
这个产能会影响国内榴莲价格吗?
答案是不会。
因为25年,国内进口了150万吨鲜果榴莲。
而且榴莲消费规模之所以只有150万吨,并不是因为国内消费者不吃,而是价格太高了。
如果榴莲鲜果零售价可以压低到每公斤30元以下,全国消费市场规模可以达到700万吨以上。
这个数据是市场调研部那边分析出来的结论。
因为暹罗每年自己消化的榴莲有22万吨,人均是3公斤,平均价格为每公斤12~31华元,而暹罗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只有国内的60%左右。
如此一来,国内14亿人口,人均消费5公斤榴莲,就是700万吨了。
别以为5公斤榴莲很多。
以金枕榴莲25~50%的出肉率,5公斤鲜果榴莲,可食用的果肉,仅仅只有1.25~2.5公斤。
喜欢吃榴莲的人,一天就可以吃一两斤榴莲肉。
很多人不是不喜欢吃榴莲,而是囊中羞涩。
江淼思考了一下,又夹起一片切得薄如蝉翼的牛腱子肉,在清汤锅上涮一涮,吃了一口肉,他笑着说道:
“姐,过年之后,辛苦你一下,前往珠三角地区各个城市购置临街商铺。”
“不直接批发吗?”姐姐停下筷子。
江淼摇摇头:“不行,如果我们没有自己的零售店,很容易被批发商拿捏,而且利润也会被批发商吃掉。”
他可清楚得很,那些批发商的地头收购价格究竟是有多么低,比如齐鲁省的蔬菜,很多时候地头收购价格就是几毛钱一斤,而卖到消费者手上,却变成几块钱一斤,乃至十几块钱一斤。
要不是这几年电商崛起,很多种植户根本没有议价权。
海陆丰公司的榴莲大规模生产出来,就不代表可以赚大钱,那些批发商经销商,一看到你产能如此庞大,肯定直接压价。
单单靠电商事业部在网上的销售,显然是不够用的。
因此海陆丰公司必须发挥地理区位优势。
汕美市属于沿海地区,东接潮汕地区,西毗珠三角地区,北通槎城市和客都市,通过海运还可以抵达东部沿海和南部沿海地区。
特别是珠三角地区,这个岭南地区的核心地带,就是海陆丰公司必须拿下的零售市场。
姐姐询问道:“阿淼,那预算大概是多少?”
“10亿,要保证每个城市至少都有一家100平方米的专营店,同时在该城市郊区购买土地,建设一个20~50亩面积的冷冻仓库。”江淼直接说道。
“这么多?”
“不多,羊城鹏城的核心区店铺每平方米20~30万元,100平方米就是2000~3000万。”
江淼并不喜欢租店,毕竟租店要面临房东每年涨价的问题,那些房东一个个鬼精鬼精。
比如企鹅公司附近的房东,一收到企鹅公司涨薪,他们就集体涨房租。
如果选择租房,未来海陆丰公司的专营店经营得好,那些房东百分百会借机要求涨房租。
他宁可一次性购入房产,也不愿意和那些房东、二房东打交道。
而且在珠三角地区购入房地产,也是一笔长期投资,哪怕是未来专营店开不下去,仍然可以转租出去。
五亿对于海陆丰公司而言,就是一个月的毛利而已。
特别是随着一月份开始,白松露产能开始飙升到每个月120~150吨。
目前全球各地很多高档食材经销商,都跑来定购白松露,平均每公斤价格在2500元左右,这意味着海陆丰公司每个月将增加3~3.75亿元的收入。
白松露将成为海陆丰公司仅次于鳗鱼苗的第二大暴利产业,白松露的毛利率在90~95%左右。
这个毛利率和鳗鱼苗差不多。
鳗鱼苗成本比较低的原因,是海陆丰公司开始自己养殖成熟鳗鱼,同时拥有高效的饲料,而且产卵之后淘汰雌鳗,会被用来生产软罐头,这反而进一步提高了毛利率。
因此海陆丰公司每个月的庞大利润,给公司快速扩张带来了巨大的助力。
而在珠三角城市郊区建设仓储点,则是考虑到了海陆丰公司的很多产品需要冷冻和冷藏储存,类似于榴莲、草莓、鱼丸、鳗鱼、白松露、鱼饲料等产品,如果可以全程冷冻冷藏运输储存,那保质期可以延长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