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玄幻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我看到了一切_分节阅读_第118节
小说作者:岭南仨人   小说类别:玄幻小说   内容大小:1.53 MB   上传时间:2025-11-27 12:44:52

  “不,夫人,你和大少千万不要回来,你听我说完…”谢晓伟将这几天的事情,以及自己的猜测一一告诉对方,最后他严肃地提醒道:“夫人,你们千万不要回来,不然后果难以预料。”

  “造孽!造孽!他这是自作孽啊!”对面的女人哭骂着,过了一会才再次说道:“我知道了,蒋家的事情我不想再管了。”

  “夫人保重。”

  挂了电话,谢晓伟也知道自己仁至义尽了,如果对方仍然看不清形势,那就自求多福吧!

  看着滴答滴答的壁钟,那一分一秒仿佛在提示他时间不多了。

  他知道自己几斤几两,虽然这些年靠着蒋安业,他赚了三百多万,除了被花掉的那一部分,还剩下大约239万华元。

  这点钱,如果想移民去东瀛、澳洲或者枫叶国,那是痴心妄想,更何况他又不会英文。

  左思右想了半个小时,他终于下定决心,没有继续留下来的想法,直接拖家带口,连夜飞闽南,准备去投靠老家的一个远房亲戚。

  毕竟在他看来,高家的势力再强,也只是大琉球南部的地头蛇,他直接跑内地,对方的手肯定没有那么长。

  已经准备逐步清理蒋安业家族和安业公司的高老头,听到了谢晓伟连夜飞内地,倒是高看了这个家伙一眼,能够急流勇退也是一种聪明。

  既然对方离开了,高老头也不会穷追猛打,毕竟他没有那么大的能量。

  …

  江淼这几天晚上,抽空看了这一场精彩的大戏。

  同时还顺手牵羊,将蒋安业储存在国外不记名账户中的几千万美刀,转入了自己设立在国外的秘密不记名账户之中。

  反正蒋安业已经死了,这笔钱就变成了死账,与其便宜了外国银行,还不如被他利用一下。

  而另一边。

  西远集团的金元基,同样收到了蒋安业意外身死,安业公司内部一片混乱的情况。

  釜山附近的养殖基地内,金元基揉了揉太阳穴:“你们对这件事怎么看?”

  在场的几个管理层面面相觑。

  过了几分钟,其中一个面容阴翳的年轻人说道:“社长,不如我们趁机吞噬掉蒋那一份,反正合同是蒋以个人名义和我们签署的,他现在人死了,我们完全可以不承认有过这份合同。”

  其他几个管理层也眼露贪婪。

  显然蒋安业手上那4成利润,已经让他们心生贪念,毕竟这可是一年至少可以赚上亿美刀的生意。

  “可以考虑,反正到时候他们有人过来,我们就拖延时间,让他们去告好了。”金元基冷笑着,他们这种财团对于在本土打官司,优势是非常明显的,除非对方是来自阿美丽卡的财团势力,不然很难通过打官司的方式击败西远财团。

  紧接着,金元基看向儿子:“皓睿,你尽快前往欧美,寻找合适的企业合作,价格可以放低一点,每公斤3100~3200美刀左右,应该可以吸引到很多客户。”

  刚才提议吞了蒋安业份额的阴翳年轻人,就是他儿子金皓睿,只见此人一脸自信:“社长请放心,我一定为集团发展出足够多的客户。”

  西远集团还在继续着之前的计划。

  然而他们并不知道,现在签的订单越多,以后的损失就越大。

  毕竟他们这一次的目标客户是欧美公司,如果到时候无法按时供应玻璃鳗,或者玻璃鳗的激素残留被查出来,那签了合同的欧美公司绝对不会善罢甘休。

  以南高丽在欧美卑躬屈膝的地位,西远集团必然要赔偿一大笔钱,才能了结这件事。

  要知道,西远集团的总资产虽然高达67亿美刀,但去掉了固定资产,流动资金才20亿美刀,年净利润更是只有1.4亿美刀。

  以金元基的计划,是上一次投入500亩成熟的鳗鱼,加上500亩半成熟鳗鱼作为备用,预计前半年的每月可以生产2亿尾玻璃鳗,半年之后产能提升到每月4亿尾玻璃鳗。

  一个月2亿尾,以平均每1万尾3150美刀计算,那就是6300万美刀。

  既然要拉客户,肯定不会只让对方订购一点,这种合同往往都是半年的供应合约起步。

  也就是说,西远集团要将未来半年的产能,都通过预售的方式卖出去。

  这就达到了12亿尾,总价值达到了3.78亿美刀。

  如果金皓睿好大喜功,甚至可能签下更大的预售额度。

  按照欧美的国际贸易习惯,这种固定金额的采购合同,违约金通常是未交付货物的30%左右。

  也就是说,单单是违约金,西远集团就至少要赔偿1.134亿美刀。

  更何况,这还没有计算成熟鳗鱼产卵之后死亡了,这1000亩鳗鱼,每亩的投入成本大概在1万美刀左右。

  加上为了培育鳗鱼苗,每1万尾玻璃鳗也需要投入1700美刀左右的成本。

  又加上金元基扩大了养殖规模,整整扩大了5000亩露天鱼塘,加上300亩室内养殖场,这些也需要8000万美刀左右的投入。

  全部加起来,至少会损失4.28亿美刀。

  这些还仅仅是直接损失,还有很多间接的损失,比如打官司的费用、负面消息影响子公司股票,赔偿没有到位之前的利息等。

  虽然不可能瞬间压垮西远集团,但是对于一家年利润才1.4亿美刀的公司而言,一下子损失五六亿美刀,估计也要伤筋动骨。

  所以现在金皓睿拉到的客户越多,后面他们的损失将越惨重。

  至于他们能不能将有问题的玻璃鳗蒙混过关,卖给欧美企业,江淼已经暗中告诉了鹿儿岛鳗鱼公司和布朗公司这件事,如果西远集团和欧美企业敢冒险,那就让他们择机举报西远集团的出售的玻璃鳗。

  到时候,就不是合同违约的问题了,而是故意倾销激素超标产品的问题,罚款肯定是免不了的。

  甚至连西远集团的其他产品,也会被重点检查。

  这就是国外有合作伙伴的好处之一。

  对付其他后来的竞争对手,那是鹿儿岛鳗鱼公司和布朗公司的本能反应,毕竟对于这种可能威胁到他们赚钱的家伙,当然要狠狠的落井下石,威慑其他试图进入鳗鱼繁殖产业的企业。

  为了配合海陆丰公司,鹿儿岛鳗鱼公司、布朗公司,也在这几天,陆续发布了三个月后,将对玻璃鳗价格进行调整的公告。

  这下子,更加坐实了海陆丰公司的技术外泄的情况。

  反正国内的很多养殖户已经信以为真。

  只是他们并不知道,这都是一个局,到时候西远集团暴雷,三大鳗鱼苗生产商会进行集体涨价,再次拉高鳗鱼苗的市场价格。

  虽然不会拉太高,但每公斤提高两千块钱,已经可以让每个月的利润增加几千万。

  不过国内倒不是所有养殖户都持观望态度。

  比如同样在汕美地区的海景公司,他们最近扩大了1000亩的露天鱼塘,用于养殖鳗鱼,还是照常采购着。

  主要是顾海景察觉到了一些情况,毕竟作为本地的地头蛇之一,他并没有发现海陆丰公司停止扩张的动作,反而还在马宫镇隔壁的红草镇,又投资了一个面积500亩的草莓种植园和一个草莓加工厂。

  种种迹象都显示,海陆丰公司非常淡定。

  这种消息也就这些地头蛇才可以及时了解,远在南高丽的西远集团,很难在短时间内摸清楚海陆丰公司的内部情况。

  因此顾海景觉得,这一次可能又有人要倒霉了。

第一百一十八章 殃及池鱼(加更)

  十月份的岭南大地,还是热浪滚滚。

  然而对于汕美城区的国泰食品厂而言,却感受到了巨大的压力。

  国泰食品厂的总经理,也是该公司的董事长和大股东林吉利,正听着采购部门负责人的汇报。

  “老板,我们这个月从外部收购的罗非鱼数量,下降到只剩下两百吨不到。”

  林吉利眉头一皱:“原因呢?”

  “我询问了之前十几个和我们合作过的养殖户,他们表示养殖罗非鱼的收益太低了,一亩就赚五六千块钱,他们都去养埃及鱼了。”收购部门负责人也是一脸无奈。

  “埃及鱼?”林吉利瞬间反应过来:“海陆丰公司在推广的埃及鱼?”

  “是的,就是因为海陆丰公司,目前马宫镇的埃及鱼养殖规模达到了近5000亩,而且附近几个镇也有上千亩鱼塘的养殖户获得了定向养殖牌照。”

  而国泰食品厂的核心养殖基地,就在马宫镇对面的梅拢镇,双方就隔着长沙湾。

  国泰在梅拢镇的自营养殖基地,面积大概有2500亩左右,其中近一半养殖罗非鱼,每年产出罗非鱼4500~5000吨,另外还向周边收购3500~4000吨罗非鱼。

  之前他并没有预料到海陆丰公司推广埃及鱼养殖的威胁。

  毕竟两个公司的产品并没有太大的重合度,就鳗鱼罐头有可能和国泰的鱼丸产品产生一点竞争,其实也无伤大雅。

  然而随着海陆丰公司疯狂向周围的养殖户发放埃及塘虱的定向养殖牌照,国泰终于意识到了不对劲。

  “养殖埃及塘虱的收益多少?他们收购价格多少?”林吉利询问道,他之前没有太关注这件事,只听说最近马宫镇的埃及塘虱养殖非常火热。

  “每公斤3块钱。”收购部门负责人擦了擦冷汗。

  林吉利瞪大眼睛:“什么?每公斤3块钱?他江淼疯了?这个价格他不亏本吗?”

  “他们好像是收购埃及鱼做鱼粉和鱼油,最近几个月鱼粉和鱼油的价格飙升,利润应该是不错的,不然不会继续扩大收购规模。”

  “鱼粉?鱼油?原来如此,不过埃及鱼鱼粉真可以卖出去?这东西的土腥素含量太高了,会导致水产品土腥味大增吧?”林吉利眉头紧皱着。

  “听说海景公司最近扩建的5000亩鱼塘,就是养殖鳗鱼的,他们好像就是采购了海陆丰公司的鳗鱼饲料。”

  听到这个消息,林吉利赶紧拿出手机,打了顾海景的电话。

  不一会,电话就接通了。

  “林兄,有什么生意要照顾兄弟我?”

  “海景,我有点事情想咨询一下你,是关于海陆丰公司的,不知道方不方便?”

  “海陆丰公司?怎么,林兄也想养殖鳗鱼?”顾海景有些意外。

  “不是,我听说海陆丰公司使用埃及鱼做饲料,他们的饲料价格多少?”

  “价格要看类型,前段2万一吨,中段1.5万一吨,后段2万一吨。”

  “这么高?那怎么赚钱?”林吉利可是业内人士,他非常清楚各个经济鱼类的养殖成本,鳗鱼从小苗到可上市的白鳗,每吨白鳗至少需要2.6吨饲料。

  “哈哈,你最近不在汕美吧?”

  面对顾海景的答非所问,林吉利还是耐心地回道:“是呀,我去了香江和东南亚一趟,一个星期前才回来。”

  “海陆丰公司的新饲料配方,可以做到每吨白鳗1.86吨饲料,而且将养殖周期从一年压缩到七个月,同时通过后段饲料和流水池,可以去掉鳗鱼体内99%的土腥素,你说他的饲料值不值这个价?”

  “我靠!?真的假的?”林吉利被这个数据惊呆了。

  “真的,我其中500亩鱼塘已经投苗了两个多月,鳗鱼生长速度就和打了激素一样,要不是我拿他们的饲料去化验过,都要怀疑江淼是不是搞了什么狠活。”

  林吉利对于海陆丰公司的这个饲料,还是非常佩服的:“这个效果,确实值这个价,不过我今天打电话给你,主要是因为他们家的埃及鱼收购量越来越多,我这边的罗非鱼收购受到了影响。”

  “是这个事情呀?他们收购的埃及鱼价格确实有点高,加上埃及鱼的生长速度和养殖成本比较低,养殖户收益确实会很高。”

  “是呀!每公斤3块钱,弄得我都想养殖埃及鱼了。”林吉利苦笑着。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473页  当前第118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18/473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我看到了一切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