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玄幻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我看到了一切_分节阅读_第106节
小说作者:岭南仨人   小说类别:玄幻小说   内容大小:1.53 MB   上传时间:2025-11-27 12:44:52

  终于在人潮之中,发现了他老爸那倔强的地中海发型,赶紧走过去。

  他看了一眼这个展区的介绍广告,发现是水产品制品展区,来到了老爸的身后。

  定睛一看,原来他老爸在看鳗鱼,水族箱里面的鳗鱼正在悠哉悠哉地游动着。

  “老逗,鳗鱼有什么好看的?”

  陈谓转过头来,并没有解释什么,而是直接递给他一个小碟子,碟子上面有一块清蒸鱼肉:“吃吃看,你就知道了。”

  “哦?”陈家俊接过碟子,用小叉子插了一小块鱼肉,鱼肉入嘴,他紧接着眉头一皱,又插了一小块,再次仔细品尝起来:“这是什么鱼?鳗鱼又有点不像?”

  突然他看到一旁的水族箱,有些惊疑不定地问道:“这真是鳗鱼?”

  “嗯,我刚才也被惊讶到了,这些白鳗竟然可以清蒸,一点土腥味都吃不出来。”陈谓目光盯着水族箱之中的鳗鱼,仿佛想看清楚海陆丰公司究竟是怎么做到的。

  对于岭南地区的食客而言,给一条鱼最高的评价,就是可以清蒸。

  因为只有鲜味明显,同时没有土腥味,肉质鲜嫩多汁,这种鱼才可以清蒸。

  鳗鱼虽然在粤东和闽南是普遍的食材,但是做法也和东瀛人的蒲烧鳗鱼,有殊途同归的情况,那就是下重料掩盖,只突出肥美,不突出鲜美。

  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就是因为鳗鱼存在土腥味,特别是露天土塘养殖的鳗鱼,土腥味是无法避免,那些高规格流水池养殖场,才可以做到低土腥味。

  “家俊,等阿乐来了,你让他采购一批白鳗鱼,还有食品级的玻璃鳗。”

  “没问题。”

  父子俩都觉得这一次过来汕美旅游,不虚此行。

  而随着互联网的消息向全国,乃至全世界传播,海陆丰公司刚刚上市的白松露,一下子上了国庆黄金周第一天的热搜榜,虽然没有达到热搜第一,但也进了前十。

  无论是音符平台,还是微博,还是阿B平台,或者企鹅平台,海陆丰白松露的热度都很高。

  近水楼台先得月的珠三角地区,一部分消息灵通的高档餐厅,已经派人快马加鞭赶来。

  毕竟现在距离松露采收季节,还有一个多月时间。

  这个时间段,全世界的松露都是去年冷冻的库存,而且库存也消耗得差不多了,加上冷冻松露的风味,也是比不上新鲜松露的。

  很多高档餐厅近半年已经断了货,停售了与松露相关的菜品。

  现在一听到有人工栽培的白松露,很多高档餐厅都坐不住了。

  10月1号的当天傍晚。

  第一批从珠三角地区开车走国道过来的高档餐厅采购经理或者老板,就抵达了慈云山公园。

  好在这一次展览会一共进行七天,每天是早上九点钟开始,到晚上九点钟结束。

  因此这些火急火燎赶过来的客人,并没有吃到闭门羹。

  比起其他还不清楚具体情况的客人,陈谓陈家俊父子俩,汇合了公司的采购经理阿乐之后,就迅速找到了还在现场的李洲。

  “李经理你好,我是中午和你交流过的港丽餐饮公司老板陈谓,这是犬子陈家俊,这是我们公司的采购经理林清乐。”

  “你好,两位陈老板,林经理,我们到后面的商务帐篷详谈,这边请。”

  展区后面有好几个临时搭建的大帐篷,毕竟这几天都需要在这里搞活动,展区内还有金银首饰和翡翠制品,必须有人二十四小时值守。

  在商务帐篷内。

  李洲的助理正在烧水冲茶。

  “陈老板是想采购白松露、番茄、草莓、玻璃鳗和白鳗吗?”

  陈谓点了点头:“是的,我认为贵公司的产品非常适合我们餐厅,就是不知道价格能不能优惠,如果价格适合,我希望可以长期订购。”

  李洲笑着摇摇头:“价格方面,我们是统一的,这一点我也不好改变,不过我可以给贵公司在采购之外,额外赠送5%的产品。”

  “赠送?5%的产品?”陈谓又看向儿子和阿乐。

  这种销售策略,也是海陆丰公司一直以来的坚持,那就是宁可增加赠品,也要维持正常的市场价格。

  原因就是为了避免给客人营造出,公司产品很低廉的感觉。

  毕竟降价容易,但是提价却很困难,甚至会引起消费者的厌恶。

  陈谓三人小声讨论了一会,又询问了李洲赠品的情况,避免出现赠品挂羊头卖狗肉的情况。

  “几位请放心,我们的赠品和出售产品一样,无论是规格,还是品质,都是一样的。”

  作为采购经理的阿乐,知道这个时候该自己开口了,他赶路的车上,就估算了一下公司旗下7个餐厅的用量:“考虑到产品新鲜度问题,那我们每三天需要35公斤精选白松露,1050公斤黑珍珠番茄、2100公斤红心番茄、500公斤香草草莓、500公斤奶酪草莓。”

  “没有问题,你们是自己派冷冻货车来运输,还是我们公司给你们运输?”

  阿乐思考了一下,觉得海陆丰公司的业务繁忙,怕耽误了时间,他摇了摇头:“我们自己来吧!”

  李洲听到对方不用送货上门,心里面更加高兴:“可以,我们公司的地址就在马宫镇南湖村,待会我给你们一张详细的指引地图。”

  阿乐赶紧补充道:“还有,我们公司需要采购500公斤白鳗鱼和2公斤食品级玻璃鳗,不过这不是长期合同,这是为研发新菜品的尝试。”

  跟着李洲进来的另一个销售员,快速笔记着对方的订单,同时计算好了价格。

  实际上,这笔订单的价格不少。

  35公斤精选白松露需要10.5万元。

  1050公斤黑珍珠番茄需要8400元

  2100公斤红心番茄需要1.47万元。

  500公斤香草草莓、500公斤奶酪草莓,都是99块钱一公斤,就是9.9万元。

  加上500公斤白鳗的4万,2公斤玻璃鳗的4.6万。

  全部加起来需要31.31万元,哪怕是有5%的赠品,价格仍然非常高,也就高档餐厅用得起这种原材料。

  不过羊毛出在羊身上。

  会去高档餐厅吃饭的人,往往就喜欢高价产品,因为这样有噱头和格调,显得自己高人一等。

  这也是江淼为什么在一开始,就搞高端农产品的原因,因为这一部分农产品的市场虽然小众,但可以做到小产量高利润。

  高利润可为公司的前期发展,减少很多麻烦事情。

  随着陈谓代表港丽餐饮公司签下合同,展览会仿佛打通了任督二脉一般,后面找上门来寻求合作的高档餐厅络绎不绝。

  单单是10月1号晚上,就签下了价值四百多万的订单。

  第二一大早,李洲回到了马宫镇给江淼报喜。

  正在吃早餐的江淼,一边吃,一边听着李洲的展览会工作汇报。

  就在此时,黎子轩走了过来,在他耳边小声说了几句话,江淼眉头一挑,随即又喜上眉梢:

  “答应对方,子轩你负责跟进这件事,书雅那边我待会去说。”

  “是。”黎子轩微微点头。

第一百一十章 17村的专题报导(加更)

  接下来的几天里。

  慈云山公园的展销会热度依旧不减,虽然本地人在逐渐减少,但外客却越来越多,特别是过来寻求合作的外地客人,接二连三的到来。

  连魔都那边的高档餐厅,都派人过来了。

  平均每天成交额度达到了五六百万元之多。

  别看每一家高档餐厅的采购量,都只有十几二十公斤,但架不住国内的高档餐厅足够多。

  不仅仅是西餐厅,一些高档中餐厅,或者融合创新餐厅,都对白松露、香草草莓等产品趋之若鹜。

  单单是一个珠三角地区,就集中了几百家中高端餐厅,加上港澳地区的几十家高档餐厅。

  就可以一天就需要消耗几十公斤白松露。

  目前南湖农场36亩用于白松露栽培的智能大棚,并没有一股脑一起上市,而是分批次种植,每个月差不多有3亩可以收割。

  根据采收的第一批白松露情况来看,目前三层立体布局的种植密度,亩产大概在2793公斤左右,符合预期的亩产估算。

  一个月采收3亩,大概就8300公斤的产量。

  因此随着订单和合同的累积,销售部手上剩下的白松露额度,也变得越来越少了。

  特别是长三角地区和港澳的高档餐厅加入抢购行列之后,目前月订单积累了近五千公斤。

  也就是说剩下的额度,已经只剩下三千三百多公斤而已。

  到了展销会第六天。

  京城和其他大城市,以及东瀛、南高丽,甚至东南亚的一部分高档餐厅也冲了过来。

  最后三千三公斤左右的月额度,很快被这些高档餐厅瓜分殆尽。

  面对市场的热情,江淼等人也有些吃惊,主要是没有想到市场会如此饥渴。

  作为农业种植事业部的负责人,吕伟斌看到这一份销售简报,也是大吃一惊:“看来是往年的野生松露销售情况,给我们造成了一种假象,以为松露每年的市场就两三吨,这显然是野生松露产量限制了这个市场。”

  “是呀!”李洲也感叹不已。

  一旁的销售部的价研办公室负责人秦汉明,也重新拿出了一份市场调研分析报告:

  “截至2025年10月,全球共有,4122家米其林星级餐厅,369家黑珍珠评级餐厅,考虑到一部分有重合,以及国内很多高端餐厅都没有被列入,预计全球的高档餐厅将超过1万家,哪怕只有一半的餐厅会采购我们的白松露,这个市场仍然非常庞大。”

  “汉明,你认为会有一半的餐厅会采购白松露?”吕伟斌好奇地问道。

  秦汉明点了点头:“是的,因为松露在高档西餐厅之中,基本就是标配调料,那些米其林餐厅之中,西餐厅占据了绝大多数,加上国内那些有实力,却没有成为米其林的西餐厅,全球至少有5000家高档餐厅需要采购白松露。”

  根据这个数据,吕伟斌稍微一算,就估了一个大概:“以每家每天消耗1公斤白松露来计算,一天就是5000公斤,看来我们之前制定的产能太保守了。”

  “现在扩大生产,来得及吗?”李洲询问道,他可不想错过这个好机会。

  吕伟斌思考了一会,拿出草稿纸算了一下,才抬起头来说道:“可以,将剩下的118亩智能大棚都用上,同时再调整一下立体高度的布局,可以塞入4层立体种植层,每天就可以生产4.6吨白松露。”

  秦汉明点了点头:“4.6吨?也可以,考虑到了要给野生松露留一条活路,我认为可以在野生松露上市的那四个月,适量减少产能,以方便维持市场价格。”

  “可以。”吕伟斌对此没有什么意见。

  “我也同意,汉明,你尽快写一份报告交给我,我要将这件事告知老板。”李洲作为秦汉明的顶头上司,便吩咐了他一些事情。

  “好!”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473页  当前第106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06/473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我看到了一切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