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得罪了什么人吧。”
“这么重的刑罚,是故意让他死后永堕冥水之中么?”
一看便知道。
有的阴魂死的时候身体残缺不全,怎么也拼凑不起来。
于是,那残缺的阴魂被这些玄丘之民又扔进了北冥之中,在那黑水之中承受着极寒。
让人不明白,他们千里迢迢来到这里求的是什么,只是为了让自己永堕那极寒冥水之中么?
这样想来,这些玄丘之民做的还是好事。
虽然拿走了这些阴魂的东西,但是还是将他们从北冥之中捞了起来。
李俊:“你们这是在做什么?”
那些玄丘之民回答:“生不带来,死不带去。”
李俊问的不是他们拿走死人东西这件事情,他问的是这些人为什么要在这里接引这些阴魂。
李俊:“为什么要这么做?”
玄丘之民:“这些阴魂带着太多的杂物,我们要让他们干干净净地进黄泉。”
李俊又问:“他们进不进得了黄泉,和你们又有什么关系?”
玄丘之民:“妖神玄冥立北冥,便是让世间亡魂汇聚于此,将他们送入黄泉之中。”
玄丘之民好像解释了,但是他们也不理解为什么妖神会这么做,就好像他们不了解自己为什么这么做的根本意义。
不过,李俊却隐隐看出来了什么。
烛龙死去之后,妖神玄冥虽然只拥有着烛龙三分之一的力量,但是却依旧在本能地持续着昔日烛龙所做的事情。
例如,让人死去的时候化为阴魂。
还有,将阴魂送入黄泉之中,记录下来他们的信息。
只是因为妖神玄冥只有一部分力量,许多地方它本能地会去做,但是它毕竟不是烛龙,很多地方都做不完善,于是空缺的地方便由这些山海异人给填补上了。
但是,这些玄丘之民和赤胫之民也如同妖神玄冥一样,他们本能地按照妖神玄冥的规则去运转,重新维持着烛龙昔日缔造的秩序,自身却并不清楚为什么要这么做。
他们成为了维护这套特殊的轮回法则,维护妖神玄冥本能控制下的成千上万个傀儡,就像是蚁穴里忙忙碌碌的工蚁。
忙忙碌碌,却不知为何,根源在何处。
他问:“你们是不是自然而然的就知道要来这里接引阴魂,自然而然地知道要如何将他们送入黄泉?”
玄丘之民交头接耳,然而回答:“的确如此。”
而后,那些阴魂被这些玄丘之民锁住,驱赶着进入了城中。
这些阴魂一个个也浑浑噩噩的,任由他们摆布。
进入城中后。
那些赤胫之民早已经等候在里面,他们在城中准备好了祭祀场,从城中穿过的道路上,树立起了一排排火把。
等到这些阴魂进入了其中之后,那些赤胫之民吹起一股风。
“呼!”
这些阴魂的身上,竟然出现了火焰。
有的出现在头顶,有的出现在两肩,还有的三者皆在。
李俊:“这是什么?”
对方回答:“生人的身上有着阳火,必须灭掉。”
李俊又问:“为什么?”
他们回答:“我们喜吞阳火,而且只有灭掉这些火,他们才好进入黄泉。”
李俊又问这是什么道理,面对他这种追根溯源到底的问法,这些赤胫之民却说不出来到底是为什么。
他们很多行为看起来好像有着原因,但是追根溯源之下,又好像完全不由他们自身所掌控。
最后。
这些赤胫之民化为了人首龙身的诡异形态,游荡在城中不断地吞食着这些阴魂身上的阳火。
当这些阴魂走过城中之后,已经彻底化为了阴态,感觉不到一丝一毫的生人气息了。
然后,这些赤胫之民将他们送入了幽都后方。
这一次,那些阴魂堕入北冥黑水之中后没有再出现那种上不上下不下的漂浮状态,而是犹如一颗颗沉重的石头一般,直接朝着黑水的最底下而去。
李俊跟着这些阴魂来到了幽都后方,看着他们沉下北冥。
此时此刻。
他看到了那扇黄泉之门。
它就藏在北冥的最深处,在这北冥的无边幽暗和人世生死的尽头。
在这里,他看到了最初始的轮回。
到了这一步,李俊也总算是对于这座山海之国的秘术有了足够的了解,也找到了他要找的黄泉之门。
幽都证明了禺疆的山海之国的秘术是可行的,一个真正的修行体系也出现在了这个世界,凡人从此拥有的借用不分妖的力量方法。
并且这种方法也能够进行持续和复制。
妖在改变着凡人,凡人同样也在改变着妖,妖改天换地创造规则,凡人也在妖力量之下建立着山海之国。
“差不多了。”
完成了这一切之后,李俊也准备进入黄泉之门。
不过在此之前,他还有另外一件事情要做。
——
昔日的沃之野。
如今的帝下之都。
“听说,帝之青鸟在北冥现世了。”
“真的?”
“是西母吗?”
“不是西母,是真正的帝之青鸟,妖神青鸟。”
“那妖神出现在北冥做什么?”
“听说,它将妖神玄冥给吃了。”
有些消息是阻挡不住的,青鸟出现在北冥展翅撕裂苍穹,吞食妖神玄冥的画面,隔着几千里外都能看见。
即使那北冥再偏僻,也总有人亲眼目睹。
而青鸟和其他的妖神不一样,其有着特殊的意义,至少在帝下之都这边是这样。
帝下之都的各坊和各部族之间,关于青鸟现世的事情传得沸沸扬扬,而最后自然会附带上另外一个名字。
“帝出现在人间了。”
“之前,那个将大巫禺疆和黑水河收走的,可能就是帝。”
“帝斩烛龙于章尾山才多久,如今西母氏出身的禺疆借妖神玄冥的力量兴风作浪,这一代的西母又衰弱成这个样子。”
“……”
而城内的人谈论起了帝,自然而然也都会看一下帝下之都的那座祭坛,以及望向更深处的宫阙。
西母一直以来都是号称帝巫,但是此时此刻帝走下天界来到了人间,却没有来到这里见西母,这是不是代表着帝并不承认这一代的西母。
或者说,是西母氏是已经失去了天地的眷顾。
人心浮动,甚至连西母氏上下,也已然都陷入了恐慌之中。
近些天,关于帝的祭祀越来越频繁,也体现着西母氏上下的慌张。
宫阙之中。
这一代的西母摘下了面具,看上去不过是一个少女。
西母氏上下的众巫和首领都聚集在了大厅之内,吵吵闹闹个不休,从这种乱象上也可以看得出来,这一代的西母掌控不住局面。
“定然是禺疆惹恼了帝。”
“烛龙是当年帝斩杀了,现在章尾山和北冥变成这副模样,都是我西母氏无能啊!”
“天降灾谴,我们必须祭祀,要以最隆重的方式祭祀天地,才能够得到帝的宽恕。”
“怎么祭祀?”
“献祭三千人牲,定可……”
“生人祭祀,我西母氏之前没有过啊!”
“不行不行……”
有人一开口,三千人牲说起来比三千头牛羊还要廉价,但是也有人立刻进行反对。
最后,也没有能够争论出结果,所有人不欢而散。
散去的时候,所有人说道。
“明日祭祀问天。”
“还请西母占卜,问可否以人牲祭祀。”
宫阙里,这一代的西母静静地坐着。
等到天黑之后,才离开了大厅,朝着祭坛的方向而去。
祭坛下面的东边,也有着一排大屋,里面供奉着从很久以前流传下来的各种祭器。
每一次祭祀的时候西母都会在这里进行准备,然后开始登台。
屋子里不仅仅摆满了玉器,还有着一些昔日大鵹和少鵹时代留下的关于祭祀的石刻和壁画,这也是一种传承,关于祭祀的方法的代代相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