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玄幻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灰侦探_分节阅读_第93节
小说作者:九鱼.D   小说类别:玄幻小说   内容大小:1.41 MB   上传时间:2025-09-19 16:40:34

  ——

  “伦蒂尼恩先生!”大卫.阿斯特惊奇的叫道.

  半恶魔礼貌的摘下了自己的帽子,放在胸前,微微鞠躬,“请原谅,两位,”他彬彬有礼的说道,“我应当提前与你们约定(这是这个时代必经的手续),但我恰好经过这里,想起你们就情不自禁的来了。”

  “随便您什么时候来,您是这里的贵客。”

  查普曼女士从一堆番茄后走出来,面带笑容,爽朗阳光,她已经发了第二次愿,也就是说只要再发一次愿,她就会成为耶稣基督的新娘,再也无法回到俗世中,但这点似乎并不影响她与大卫.阿斯特之间的感情。经过了之前的磨难与现在的障碍,他们的感情反而从世俗的男女之情上升到了更为崇高的柏拉图式的大爱之情。

  查普曼女士无法再成为某人的妻子,就将女性的爱奉献给她的朋友和她的兄长——也就是大卫阿斯特,无法成为母亲,就将这份遗憾转化为对那些流浪儿童的仁慈与爱护。是的,原先的圣母亚麻小堂因为被举行过黑弥撒的关系,需要摧毁重建。在重建过程中,查普曼女士将从父亲这里继承的所有遗产全都投入其中,加上一些善心人士的捐款,这座小堂被改建成为了一个面积广阔的修道院,名为亚麻圣母女子修道院。查普曼女士是这里的管理者,女王没有往这里指定修道院长嬷嬷,意思也很明显。等到查普曼女士发了第三道愿,成为修女后,她就会成为这里真正的主人。

  比起其他女子修道院,这里收容的孩子,也就是修女预备生要比其他地方更多,以至于它更像是一个孤而远,而非一个宗教场所。查普曼女士也不是那种不食人间烟火的贵族女性,作为一个商人之女,她见多了人世间的林林种种,她没有白白的养着这些失去了父母的孩子,而是像修道院对待修女的预备役那样,给她们准备统一的服装,鞋子,定量的一日三餐,每天都要祈祷和做事。

  有些人在厨房,有些人在缝纫或者是绣花,还有一些则跟着她在田地里劳作。

  修道院的食物大部分还是靠采购,尤其是面粉和肉类,毕竟修道院还没有属于自己的磨坊和牧场。

  修道院的后方,已经被开辟出了好几块菜地。现在正值春夏交季的时候,每块菜地都郁郁葱葱,无论是防风,卷心菜,豌豆,西红柿都长得非常好。这时候,查普曼女士正带着一群孩子在采摘西红柿,西红柿长势旺盛,硕果累累,一眼望去全都是红色的小灯笼。

  查普曼女士选择的这种品种属于非常好吃,但不怎么耐储存的品种,她必须尽快将它们全部采摘下来,然后做成西红柿酱或者是拿到市场上去售卖。它雇佣来的农民在西红柿长到一英尺高的时候就已经开始搭上架子,随着植株的长高架子也在不断的升高。但因为这个时代的局限,这些木架子基本上都只在三英尺到五英尺左右,这个高度正适合七八

  岁的孩子穿梭其中,他们只要略略抬手就能碰到果实,倒是两个身形颀长的成年男女摘果子的时候,还要劳烦自己弯弯腰,低低头。

  阿斯特今天是来拜望查普曼女士,顺道来帮忙的,见到利维,他和查普曼女士脸上的喜悦没有半点虚伪的成分。无论弗雷德里克怎样提醒,作为俱乐部的成员也曾亲眼见过半恶魔的无序和残暴,但在这两位好人的心里,自始至终,半恶魔都算是他们的恩人,即便他们无法成婚生子,还要终生受到监督和管理,这份恩情依然被他们牢牢的镌刻在心中,无法忘怀。

  利维以一种不怎么符合现有道德规范的方式,仔细观察了一番乔普曼女士,她挺直了腰背,任凭他上下打量,这可不是什么猥琐无礼的行为。查普曼女士是恶魔领主穆林已经接受,但最终不得不被迫放弃的祭品,别说是利维,就算是查普曼女士本人也不敢抱有什么侥幸心理,她是恶魔曾经咬在嘴里的猎物,祂尝过她的血和肉,甚至差点因为她同时收获了一个高洁的灵魂。

  何况当时穆林可是堪称屈辱的被打回了地狱。你要说祂不会迁怒到查普曼女士与大卫阿斯特身上,怎么可能?

  半恶魔的眼睛就是最可靠的标尺,就像是野兽能够判定猎物的年龄,疾病或者是其他生理状态,恶魔们也能判定一个人类有没有被同类打上烙印,有没有受到地狱的侵蚀,距离堕落还有多远?他甚至小心的嗅了嗅空气中的气味。说实话,这种气味并不符合他们这些地狱种子的喜好,温暖,祥和,芬芳,生机勃勃。

  “没什么大问题,”利维说,而后他看到大卫阿斯特和查普曼女士不约而同的放松了紧绷的脊背。大卫.阿斯特甚至率先一步露出了灿烂的笑容,说起来也真是讽刺,半恶魔在他近两百 年的生命里,也见过了不少忠贞的爱人,但他们几乎都没能得到一个好结果。

  原因出乎人们的意料,就是因为他们太虔诚了。这么说吧,如果查普曼女士是个完全符合现有社会道德规范要求的,循规蹈矩的好女孩,她可能在被选定为祭品的那几天就彻底崩溃,无法挽回了。就算是她的爱人能够冲上祭坛,她也没法听到他的呼唤,并且给予回应。

  大卫.阿斯特呢,若他是那种守旧的,诚信的绅士,他也不会去听从一个半恶魔的全劝诱,他只会坐在黑暗的房间里,喝着苦涩的茶水,等待俱乐部,或是教会给他回应,他会为自己的未婚妻哀悼,甚至终身不婚,也有可能。但他不会舍弃自己的信仰,在一个恶魔的唆使下去和另一个恶魔搏斗。

  但就是因为这两个人的信仰都不怎么纯粹,才将一个原本应当悲惨至极的结局转化成了现在看起来还不错的进行式。

第313章 半恶魔的烦恼(中)

  “我还带来了一些礼物,”利维说,“路上买的,临时起意,请不要太在意。”

  查普曼女士当然不会在意,她的财产虽然大半都用在了重建修道院上,但还是有一部分被存在银行里,每月都能拿到大约十个金镑的利息。比起那些纨绔子弟,娇娇淑女们,一个月十个金镑可能还不够他们购买马具或者是制办帽子。但在这座修道院里,它可以保证每个人都能衣食无忧——至少在面粉和蔬菜基本上可以保障供应,别小看这个条件,在伦敦有上千所济贫院和孤儿院,能够保证每个人都吃饱,简直就是一桩了不得的善行。大多数慈善机构只能保证你不饿死。还有一些人宣称,如果让这些受救济的人吃饱了,反而会滋生出很多丑陋的欲望,倒不如让他们一直维持在半饥不饱的状态里,可以让他们更温顺,更听话也能少生事端。

  而当修道院的两名杂工跟着大卫先生的仆人走向马车,动手从行李架上将那几个木箱搬下来的时候,就忍不住抽起了鼻子,眼中也露出了渴望的神色,这些箱子里装满了牛油、火腿、肉肠、奶制品,奶制品和肉类在修道院里,或者说在其他慈善机构里几乎都是绝迹的,管理者们需要精打细算,保证每一子儿都用到合适的地方,也就是用来满足他们个人的私欲,他们会着重喂养其中几个漂亮的孩子,保证他们面色红润,声音洪亮。在捐款的人参观济贫院的时候,他们就会将这些孩子推出来,作为受接济人的代表,而这种如同演戏般的行为,也被人们所默认,不会有人不给面子的说想要见见济贫院里的其他人,或者是去看看济贫院的厨房。

  肉类和奶制品也确实是太贵了。查普曼女士偶尔会购买一些牛奶,给修道院中那些还不足三岁的孩子

  ,但要说到昂贵的肉类,有这笔钱,她更宁愿去买糖蜂蜜和烈酒。别以为这些东西是她自己拿来享用的,糖和蜂蜜,可以让一个得了病的人快速恢复过来,也能让孩子变得更加强壮。酒呢,可以用来擦拭伤口,降低发热的几率,也能在某人昏厥的时候口服来增强血液循环,让心脏更强有力的跳动,这些都是作为医药配置的,并不是作为食物。

  查普曼女士带来的那些孩子可能隐隐嗅到了空气中弥漫着的,那股陌生或者不那么熟悉的美妙香味,他们深深的吸着气,但手下和脚下都没有停,还在不断的走来走去,快速而小心翼翼地摘下那些摘取成熟的番茄,他们都是一些懂事的好孩子,也知道自己能够来到这座修道院何等幸运。他们之中就算没有去过其他孤儿院或者济贫院的,也会有大孩子告诉他们那里是怎样的一个魔窟。

  在这里他们都能吃饱,有个温暖的,独立的床榻可以睡。他们有小毯子和自己的衣服鞋子,这里的嬷嬷和杂工也在查普曼女士严厉的监管下,不敢随意克扣他们的食物,对他们动手动脚或者是殴打他们

  。而查普曼女士也一早告诉过他们,这里除了她没人可以把他们赶出去,免得这些孩子在她看不见的地方遭到教唆和勒索。

  查普曼女士也看到了箱子上的商店标志,“太谢谢您了。”她满怀感激说,“孩子们很久没有吃到肉了。”

  “礼物就是要带给人惊喜的。”利维说,查普曼女士展颜而笑,她转向一个杂工,“把这些都搬到厨房去,让嬷嬷们收起来。”她想了想,告诉他们说,“请她们先拿一部分出来准备今天的午餐,我们要招待一个很好的客人。”

  杂工听了顿时眉笑眼开,大声应诺,他一口气将两个箱子搬在肩肩膀上,似乎一点都感觉不到其中的沉重。健步如飞的跑向了厨房,利维注视着他的背影,“这也是?”

  查普曼女士轻轻颔首,“是的,也是一个不幸的可怜人。事实上,亚麻圣母女子修道院已经聚集了很多因为各种原因被卷入另一个世界的普通人,他们就和查普曼女士一样,即便没有成为祭品,也因为沾染了地狱的气息,而无法回到原先的生活中去,一些人甚至还失去了最亲的亲人和可信的朋友,他们大多都是被俱乐部安排过来的,但也有教会给予救助的一部分人在里面。

  “那些人怎么样了?”利维问道,他一面和大卫.阿斯特并肩并肩的走向修道院大门,一面低声问道,“情况还不错。”大卫.阿斯特说,能够从玛帕斯的迷宫中存活下来的人都有一颗坚强的心脏与顽强的意志,他们在魔鬼的狩猎和折磨中都没死,回到这里后就更不会死了。

  这里就不得不提到水晶宫事件的后续了。原先在那失踪的上百人里,除了库茨男爵夫人,狄更斯先生以及另外几个重要的宾客。女王陛下的意思是,其他人都由驱魔人设法处理掉,处理在地狱里也行,在人世间中处理掉也行。总之,女王陛下并不希望他们多嘴挠舌,说出不利于博览会的事情来。

  毕竟随着博览会声名鹊起,前来参观的人越来越多,引发的影响越来越巨大,嫉妒与敌视的声音也在响起。如果让他们知道,为了这座宫殿死了这样多的工人,不仅如此,他们甚至没能获得应有的报酬和抚恤,家人也没有得到妥善的安置,即便在其他国家也在不断的发生这种事情,这个污点还是会招来他国凶猛的嘲讽与攻击。

  博览会还要持续到今年的十一 月或者是明年的一月份,无论如何,女王也不想让这座辉煌的事业中途夭折。驱魔人这么说的时候,约拿罕见的保持了沉默,大卫.阿斯特也没有任何一样,利维还以为他们终于屈服在权力的淫威下,没想到就在确定过最终的幸存人数后,约拿阻止了那些驱魔人,他以他自身的荣誉和地位做担保,这些人不会对博览会的进行产生任何妨碍。他承诺,他可以设法接收这批人,圣博德修道院也好,或是其他地方的长老会的修道院也好,总之,他不会让这些人沦落为空洞虚名下的牺牲品。虽然半天使没有说出任何威胁的话语,但既然他说了,就表明这件事情,他会固守底线绝不退让,半恶魔没有去特意关心。但后来他听说这些人并没有被安置在圣博德修道院或是长老会的控制范围,可能是女王担心这些人如果送到了长老会那里,说不定将来也会成为长老会摆上棋盘的一枚棋子。

  所以这些人在经过了净化仪式——这笔钱居然是女王陛下出的,就被送到了圣母亚麻女子修道院。

  “这里面还有几位先生,”查普曼女士低声说,“等他们修养完全了,就会被转移到其他的教堂或者是修道院去,女性和孩子可以留在这里。”

  对于这些人来说,这个结局当然是可悲的,他们必须要离开自己的家人,明明活着却像死去一般,他们也没法办法继续自己之前的生活,无论是工匠还是商人,他们都得成为修士或者修女,就连孩子也是一样。但比起被留在地狱里,或者是被秘密处死,这种结果又不知道要好上了多少倍。

  “无论如何,他们还活着,活着,才能考虑今后的事情,您说是吗?”查普曼女士低声说,她不单是在说这些水晶宫案件中的幸存者,也是在说自己。

  从十三 世纪到如今,如何处理这些曾经收到地狱侵袭与污染,但又侥幸生还的可怜人,从来就是一桩

  棘手的事情。曾经的教会采用一种非常简单粗暴的方法,那就是将他们全部打作撒旦的信徒,恶魔的同伙全部拉去烧掉,或者是投入河水,除非你足够位高权重,身家显赫。近几年来他们的方式略有改变,所有声称自己进了地狱,遇见了恶魔的平民,都会被抓起来,他们会被判定精神失常,是个疯子,送到某个偏僻的精神病院。而在这个精神病院里,管理人员和护工唯一要做的事情就是不让他们逃出去,他们被关在只有一个小孔(用来送水和食物)的房间里,无论怎么哀求,怎么祷告,都只能在那里绝望的等待着必然到来的结局。

  一些人会在几天或者几个月内,就因为加注在肉体上的折磨与无望的未来而自杀;一些人会得病,在没有医生和药物的状况下迅速死去;还有一些人,他们会引来在人世间游荡的小恶魔和精怪,这些地狱的滋生物对曾经被地狱留下标记过的灵魂十分热衷,它们会迅速找到他,而后将其撕碎

  吃掉。

  后世的人们经常会奇怪,在这个时代并不具备所谓的人文关怀,为什么会有那样多的精神病院?而且每个精神病院都有这样多的患者需要收容,难道维多利亚时期的人全都是疯子不成?他们大概永远无法知道这个问题的真正答案。

  不得不说,约拿愿意做出那样的承诺,又愿意将这些人交给亚麻圣母女子修道院,可以说是勇气与责任感具备,还有他对朋友的信任——“我都不知道你什么时候和他认识,关系还这么好了。”

  利维酸溜溜地说,大卫没好声气地回答说:“这还要归功与你呢,伦蒂尼恩先生,你当初可是借了我的名头才进了圣博德修道院。”然后一转身半恶魔就跑去偷走了人家的圣骸……

  但毫无疑问,这句话中没有多少抱怨的成分,大卫甚至有些好笑,正因为他身边的这个半恶魔经常会显露出这种只有人类才会具有的性格特征,他才觉得这个半恶魔未必会如他的同类那样残暴无情。

  半恶魔的心中却平静无波,他怎么会在乎一个人类与另一个人类之间的往来呢?但他知道如果他这么说,那个人类一定会感到很高兴,甚至惊喜,就像是一头对着谁都狂吠的狗,却愿意对着自己摇尾巴,想到这个比喻,他自己都不由得暗自发笑。

  大卫丝毫没有察觉到半恶魔的想法,他继续说道,“玛哪俱乐部与歌斐木俱乐部经常邀请约拿先生一同参与行动——而约拿先生也从来没有推辞过。”

  “他真是个好人,对吧。”利维真心实意地赞叹了一句,“这里有俱乐部和其他宗教部门的人吗?”总不见得让一群隐患在这里自生自灭。

  “原先修道院就有一名半天使和两名俱乐部成员驻守在这里,一名修女和两名嬷嬷。”

  圣植俱乐部可能是现在的英国,少有的容许女性和男性一样工作,并且地位平等的地方了,愿意为王室效力的半天使数量原本就不多,再要强求性别,圣植俱乐部最初的框架只怕都没办法搭建起来。

  “后来长老会那里也派来了三名苦修士。”这样除非是恶魔王子或者是君王降临于此,这座修道院可以说是相当安全了。

  “那么除了我之外,”利维又继续问道,“还有谁来看过这些人吗?”

  “弗雷德里克,”大卫回答说,“还有他的兄长。”

  原来是那位威廉先生。相比起在大瘟疫中从一名默默无名之辈,摇身一变为炙手可热的新贵的弗雷德里克,他的兄长反而不为人们所知,他原先在汉诺威公国担任大使,疫情后被女王召回到伦敦,可能要用他。人们都说,女王始终没有忘记墨尔本子爵,并且将这份怀念延伸到了他的子孙身上,或许不用几年,兰姆家族会重新发达起来。

  不过比起朋友,墨尔本子爵的敌人更多,他的敌人肯定不会想要看到他的后人东山再起,他们一定会使用各种手段将这两兄弟打压下去。威廉.兰姆的独子不久前在宫学中因为疾病而去世,就很可能有这些人的手笔,虽然非常卑劣,但对一个爱孩子的父亲来说,肯定是一大打击。

  如果只是弗雷德里克,利维还不会太在意,弗雷德里克,我们的男爵先生现在是伦敦警察厅的厅长,在知道有另一个世界之后,他也会对这些可能会引来灾祸的人多加注意,恶魔们或许会亲自出手,但有些时候祂们也会诱惑人类堕落,成为祂们的马前卒,也有可能祂们只是引导他们作恶,至于做什么恶,在哪里做,做多少,恶魔们不会在意,祂们只要能看乐子就好,

  但威廉.兰姆来这儿就有些耐人寻味了,难道他是在为女王做事吗?如果他为女王做事,半恶魔在心里吱了一声——比起那群无用的蠢货,这位至少出生在贵族家庭,曾经做过外交使节,年轻英俊又有这一份旧情在里面的先生,他很有可能会被女王陛下当做取代北岩勋爵的最佳人选。

  他来到这里,可能就是为女王观察这些幸存者。虽然女王曾经希望他们一个不留的去死,好保住博览会场幽魂出没的秘密,但既然他们现在已经得到了约拿的庇护,那么他们其中或许也有能用的人。

  利维不高兴的瘪起嘴。他原先推动驱魔人莉莲去做那个召唤玛帕斯的人,就是为了避免俱乐部的成员在这次行动中崭露头角,成为北岩勋爵的威胁。但看来女王陛下是准备另辟蹊径了,没错,按照教会与圣植俱乐部无法公之于众的法律与条令——另外一个世界的秘密,不被允许向不知情的外人透露,除非他已经被卷入了。

  当然,这里还要看被卷入者的身份与条件,一般而言他会迎来两个结局,结局之一就是成为教会或者是俱乐部中的一位成员。另外一个结局……也就无需多说了,但女王难道真的愿意将平民引入这个权利圈?这个权利圈并没有摆在明面上的权力和利益,但一旦涉及到青春、美貌、寿命、健康,多的会是权贵纷之沓来的前来想要与之交易与谈判。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北岩勋爵,北岩勋爵不就是因为机缘巧合的被威灵顿公爵看中,才从军队里进入了圣植俱乐部,然后成为歌斐木俱乐部的首领吗?他现在甚至还是玛哪俱乐部的首领,这意味着两个俱乐部的秘藏都能够供他随意使用——最简单的做法,他拥有藏有人类灵魂的“煤块”的决定权和使用权,这些“煤块”可以拿去与一个大恶魔做交易,而只要交易人保持足够的冷静和理智,他完全可能从大恶魔这里交易到自己想要的东西。

  随即半恶魔就微笑了起来,他想到了,女王陛下可能有意让这些人成为十九世纪的驱魔人,比起现在的驱魔人,他们没有被利用后无情舍弃的怨恨,也没有生来颠沛流离之下养成的不驯,他们对政府与女王依然抱着信任与敬爱,虽然经过了这么一遭,但不管怎么说,最后救了他们的还是女王的下属——至于女王陛下曾经有意封口的事情,俱乐部的成员不会多嘴,驱魔人即便说了,他们也未必会信。

  至于半天使,拉结是女王的侍女,约拿就算是为了这些人的性命,也不会说。

  他们若是成为新一代的驱魔人,即便女王用了之前的驱魔人,也有一股力量与他们相互制约,若是他们表现出色,陛下还能利用这些“狗鱼”来激励俱乐部里的那群“鳗鱼”更快地游动起来——没看有了北岩勋爵,玛哪俱乐部里的那些绅士们都变得殷勤起来了。

第314章 半恶魔的烦恼(下)

  查普曼女士当然还没有疯狂到让这些可能还在噩梦中沉沦,无法挣脱的幸存者和修道院的孩子们住在一起。

  从空中往下俯瞰,新建的亚麻圣母女子修道院是一座非常奇怪的建筑,它原先只是一个位于街道末尾的小礼拜堂,主要提供给附近的居民祈祷,忏悔,最多的时候也只能容纳几十

  个人。这样一座小礼拜堂,即便全部拆除后空地也不足以建起一座修道院。所以在最初规划的时候,征得女王陛下的同意,查普曼女士就将亚麻圣母小堂左右两侧的地块都买了下来。

  原先的亚麻圣母小堂作为中心,左侧是一片狭长的荒地,这里曾经被一个啤酒厂作为储水塔的安置地点,但不多久,啤酒厂因为发生了泄漏事故而导致工厂主破产,他将厂房和仓库都卖了,储水塔也卖了,但这片地地方又长又窄,就算建仓库也显得过于狭小,还没法留出进出所必要的通道,所以就一直被荒废着,直到查普曼女士把它买下来,改造成了修道院附属的花园和菜地。这里还建有几座小屋用来储藏农具、菜种和花种,以及手套、围裙等工作时的必须穿戴。

  小屋后方还有一座很小的压力水井,因为这里距离泰晤士河太近,里面的水基本上不能喝,但用来浇灌菜地没什么问题。

  而在小堂的右侧,则是我们曾经提到过的鱼市场,于是上已经拆除了。但在拆除之后,这块地的所有人因为人数众多一直没能达成一致,以至于这块巨大的斜角四方形地块一直被空置着,附近的居民一直把它当做垃圾场,就算是冬天,这里也可以说是臭气熏天。等到居民们受不了,就花一点钱,雇几个工人,把这些垃圾推到泰晤士河里去。但好景不长,只需要几个月,他们又能把这里堆满。所以当查普曼女士提出要以一个优惠的价格买下这块地的时候,无论是这块地的所有人,还是附近的邻居,都表示了强烈的欢迎。

  不过很快他们又产生了另外一种不满,他们原本以为这里将会建起一座漂亮的教堂,或者是适合一位虔诚的女士安居的公寓,或者是小楼。但事实上,在高耸的围墙后,矗立起来的是一座在东区非常常见的联排公寓。这种公寓基本上都有三层或是四层,每层都有五六个房间,可以容纳几百个人,而且随后查普曼女士又收养了那样多的孤儿,他们顿时担心起来,以为查普曼女士是想要在这里开设一个济贫院。

  “济贫院绝对不可以!我们这里可是体面人住着的地方!”一个妇人这样愤愤不平的喊道,谁都知道,进了济贫院的都是一些什么人?小偷、妓女、强盗,如果他们在这里,这个街区就别想得到安宁了。

  另外一些人则在担心,如果真的住了那么多人,他们会不会迅速累积起大量的垃圾和粪便,弄的这块地方比原来还要糟糕呢?

  “我想开设的是医院。”查普曼女士,对利维说,“但我没有这个资格。如果是一位绅士,哪怕只是一位男性,他有足够的资金,向人们说想要开设一家医院。人们即便不会支持,也不会反对,但若是一位淑女想要做这么一件重要的事情,所有人都会来阻止她,一个连自身的情绪都无法控制,自己的财产都无法掌握的女性,能够做出什么可以理智的决定?他们会下意识的寻找她的父亲、兄长、丈夫、监护人,总是一切能够为她做主的人,最重要的,一个男人。

  事实上就连她在建造这座女子修道院的时候,即便她是出资人,那些负责工程的人,建筑设计师、工头、商人,还是会下意识地寻找一位先生。当他们意识到自己要和一个女性谈论正经事儿的时候,浑身上下就像是着了火似的。

  最后,查普曼女士穿上了修女嬷嬷的服饰,他们才总算安静了点,毕竟有很多时候,修女嬷嬷作为修道院的管理者,总是需要和这些人打交道的。而且她既然已经是基督的新娘,也就代表着她已经脱离了世俗,不是他们需要保护和监管的对象了。

  “你怎么会有这个想法的?”

  “因为之前的大瘟疫,”查普曼女士说,“斯诺医生曾经来拜访过我,他和我提起了这场瘟疫,也说起了他的意愿。他说,事实上,当时如果有足够多的病房,足够多的人手,可以照料和看护这些病人的话,他们之中有很多人是可以得救的。”

  但那时候伦敦人还没有这种集中医疗的概念,他们还是遵循几个世纪世纪之前的办法。一旦发现有人得了病,就将他连同他身边的人直接关在他所在的那栋屋子里。这种方法对于天花、黑死病这类通过接触传染的疾病可能有点用处,但对于霍乱、痢疾这种会通过水源传染的疾病,几乎就没有什么作用了。

  即便病人身边的亲友可以照顾他们,但你能要求这些没有经过任何培训的人去标准的,无害的处理病人的呕吐物、粪便和擦拭身体后流淌下来的污水吗?那可太过为难他们了。但在医院,这个问题就很好解决。

  “你和别人说过这件事情吗?”

  “还没有。”查普曼女士狡猾的笑着说,“之前他们以为我要开济贫院,就有颇多人怨言不断了。如果他们知道,我要开的是个医院,而且有可能在瘟疫中收容传染病人的话,他们可能会举着火把,把我绑在火刑架上,活活烧掉吧。”

  “他们就没有想过,若是再发生了那样的大瘟疫,有你这么一座医院,在他们之中的很多人都能得到就近的治疗和看护吗?”

  “不曾死到临头,”普曼女士不客气地说,“他们总会以为自己肯定就是那个百病不侵的幸运儿。”

  大卫.阿斯特不禁露出了一个礼貌的微笑,半恶魔则拍了拍手掌,附和道,“您这样说,我倒希望真的能够再来一场瘟疫,这些人的嘴脸一定相当有趣。”

  “这就免了吧。”查普曼女士敬谢不敏。

  只是这座作为预备医院而建造起来的联排公寓,还没等到真正需要它的人入住,就迎来了一批特殊的客人,它有两个出入口,都装了坚实的铁门,门很小,只能容许一人进出,一扇通向这座修道院的码头,一扇则通向修道院——它和修道院之间间隔着一道高度达到了十五英尺的围墙。门扉从铰链到锁杆都非常结实,毕竟在之前的大瘟疫中,也有被送到医院,然后逃跑的病人,他们的逃跑可是引来了好一场大混乱——现在只要把两道门全部关上,它就是一座警备森严的监狱,。

  “需要我陪您一起去吗?”大卫.阿斯特问道。

  半恶魔意味深长地注视了他们一会:“打搅情侣的人都该被马踢。”

  这句话说的两个人都不由得露出了羞涩的神情,但很快他们就恢复了平静。查普曼女士直接将钥匙交给了利维,“我在厨房里等您,先生。”她说,利维谢过了查普曼女士对他的信任,目送两人沿着小径离去,等他们走远了才转过身去,打开了那道小门。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72页  当前第93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93/172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灰侦探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