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巨变,大劫降临。
自此,仙法不能同修!
繁盛发展的修仙界如同遭遇当头一棒。
修士们为了一线生机,陷入了无止尽的互相杀戮之中。
很长一段时间内,修仙界都有些凋敝衰败的意味。
足足用了数千年时光才慢慢缓和过来。
现如今的修士们,已经习惯了天地的恶意。
他们总结经验教训,于大劫之后的修仙废土上,建立了全新的修仙秩序。
……
当今修仙界的渊源介绍完毕,书中之后的内容就是那“五灵感气”之法了。
若一祛除瘴气的凡人不能轻松的引气入体,可以蕴养自身五灵,强行吸取天地灵气,进而炼化,突破至炼气期。
所谓五灵,乃是指人与生俱来的五种情绪。
贪婪、畏惧、暴怒、憎恨、唯我。
这五种情绪暗藏于人心之中,且用之不尽、生而不息。
五灵感气便是以这五灵为动力燃料,在丹田中培养【天地之根】。
天地之根连接修士丹田与天地,一旦形成,修士便可以通过它强吸天地灵气,化为己用。
与古法修仙全看资质相比,五灵感气之法突出一个稳定。
资质绝佳者,一天一夜就可修出天地之根,踏上修仙路。
而就算毫无修仙资质之人,也可以通过日复一日的水磨功夫,最多十年之内,就能形成自己的天地之根。
掌握了引气入体的方法,自此之后,李凡就每天深居简出,在家中修行这《五灵感气法》。
饶是他已经有了心理准备,自己的修仙之路可能没有这么顺利。
可就这么日复一日,足足过去了三年,李凡依然没有引气成功。
李凡对自己修行天赋十分清楚,中人之资,不算天才,但也绝对不算差。
如今这种情况,实在另有原因。
“玄黄炼心咒……真是祸福难料。”李凡心中有些无奈。
这五灵感气需要以五种情绪为燃料,推动天地之根的成形。
可是李凡修行玄黄炼心咒,这五种情绪积蓄极少。
就算他不刻意运行炼心咒,也宛若本能一般,自发的搅碎脑海中的这些负面情绪。
相当于是负重前行,这也导致了李凡进展极慢。
李凡也曾尝试过不用天地之根,自己引气入体。
可他显然没有萧恒那种天赋。
体外灵气完全对他爱搭不理的样子。
没有旁人指引,全靠自己摸索的话,李凡实在没有把握要多久才能引气入体。
所以李凡还是决定老老实实的用五灵感气法突破至炼气期。
慢是慢了点,可胜在稳定。
李凡最不缺的,就是时间。
三年中刚开始的时候,何正浩也曾偶尔派人来询问李凡的修炼情况。
可是在李凡许久没有进步之后,也就不怎么派人来了。
天宝楼这边,因为李凡还有萧恒的缘故,虽然没了万华商会作为后台,但是在周边岛屿的经营状况反而变好了。
谁也不想得罪一家可能有着仙师背景的商号,尽可能的和万宝楼避免冲突。
于是万宝楼三年间大肆开拓市场,一派欣欣向荣之势。
殷雨珍更是信心大增,摩拳擦掌,试图回夜阑岛夺回天宝楼总部的控制权。
……
对于外界事物,李凡也只是偶尔关心下。
他的绝大部分的精力,都集中在培养天地之根上。
可惜的是,此事也确实急不来。
李凡预估着,如果不出意外,自己还需要两年左右的时间才能成功。
闷在家里已经很长时间了,这一日,李凡静极思动,想要外出走走。
没有惊动任何人,他换了身衣裳,戴了顶毡帽,来到了琉璃岛的坊市中。
与三年前相比,这里似乎没有任何变化。
讨价还价声,吆喝招揽客户声,嬉戏打闹之声此起彼伏。
在这里,李凡感受到了久违的“人味”。
脑海中种种思绪如同干涸的树苗得到了滋润般,大量冒了出来。
只此一刻,天地之根的进度,就比他在家闭门苦修三日都要多。
李凡恍然大悟。
对于一般修士来讲,闭关、静心苦修是必要的,因为常人根本不缺那作为燃料的五灵。
而李凡情况特殊,脑中炼心咒时刻运转,这些杂念纷纷化作了强大自身精神的养料。
而这五灵感气法显然不如玄黄炼心咒高级,抢夺不了多少,只能捡些漏的。
李凡目前还改变不了这个现状,想要加快天地之根的成型速度,就需要增加自己脑中每日所诞生的杂念。
每日闭关显然是不行的,还需入世。
想明白了这个道理,李凡不由地有些欣喜。
看来,或许不需要两年,他就能步入炼气期了。
……
“李长老?”就在这时,身后传来有些熟悉的声音。
李凡转过头去,看清了对方样貌,顿了片刻,才想起是谁。
赫然是曾经有过一面之缘的,琉璃岛沧远号船长,张浩波。
第44章 终入炼气期
张浩波看着李凡,眼中又是敬畏,又是欣喜。
他听闻了李长老已经洗去一身瘴气,用不了多久就能成为众人敬仰的仙师。
此刻见到自然是又敬又怕。
“原来是你。”李凡对这人印象还算可以,当即笑了笑,“说起来已经有好几年没见了,最近过得怎么样。”
张浩波不敢怠慢,老实交代道:“托李长老的福,船队这几年的效益着实不错。尤其是李长老你每次出海都能捞回大量财宝的事,一直吸引着大量的年轻人想要加入船队。”
“咱们的待遇和在岛上的地位也水涨船高。不知道多少人羡慕呢。”
说到一半,张浩波顿了顿,欲言又止。
“但说无妨。”李凡示意他继续说下去。
“不过……沧远号上的兄弟们,最近商量着要离开琉璃岛。我也隐隐有这个想法。”
“哦?”李凡有些惊讶,“要到哪里去?”
“不瞒李长老,我们也没有定下来呢。”张浩波有些惶恐的说道。
李凡这下来了兴趣:“既然日子过得不错,怎么会突然生出了离开的念头?”
张浩波挠了挠头:“说出来怕李长老笑话,只是……心中隐隐有些不安而已。”
“不安?仔细说来听听。”李凡吩咐道。
张浩波沉默了片刻,似是在组织语言。
过了会,他看了看左右,小声说道:“不瞒李长老,我们兄弟最近出海,遇到了种种奇怪的事情。”
“比如呢?”
“最近几次出海,我们往往一网下去,就是上千斤的鱼,满满当当。十网有九网都是这样,而且各种鱼都有。”
“这不是好事么?”
“好事的确是好事,可我在海上捕了十几年的鱼,之前从来没有见过这种事情。”张浩波的眼中闪过一丝疑惑,一丝恐惧。
“就好像全海底的鱼都在逃难似的,全都聚集在了一起。”
“还有呢?”李凡沉吟了刻,继续问道。
“我们兄弟从小就生活在这琉璃岛,对岛周边暗礁处都十分了解。可我们最近发现,岛周围裸露的礁石多了一些。”张浩波有些严肃的说道。
“你是说……水位在下降?”李凡瞬间明白了过来。
“以往每年也都有水位变化,但今年的水位变化显得有些不寻常。兄弟们都有些担心。”张浩波道。
“我们一月前已经向琉璃府中反映了此事,但他们明显没有怎么在意,说只是常规的水位变化。”张浩波补充道。
“还有一件事,更让我们有些担心。过去的三年里,居然没有发生任何一场风灾。不仅仅是我们琉璃岛周边海域,整个丛云海都是如此。”
“我们跟各个岛的船队都交流过,绝对没错。风灾在这三年中,于丛云海中绝迹了。”张浩波怕李凡不信,连忙又说道。
不知道这意味着什么,李凡保持了沉默。
“风灾,自我从出生之日起,就从来没有停止过。多的时候一年十几场,少的时候也有两三场。几十年来,都一直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