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文吏等人脸上都是露出古怪之色。
村老儿子是个耿直之人,不服气道:“可我们明明在岛上过了三天!”
胡文吏也是有些忐忑,他对着张御低声道:“我们感觉的确是过了三天了,巡护,不会是有什么不对吧?”
张御道:“不用担心,只是你们的感应出了差错,你等身上并无邪祟。”
胡文吏道:“巡护是说,实则只是我等感知有异?”
张御点头道:“是如此。”
胡文吏叹道:“可惜可惜了。”
张御道:“有何可惜?”
胡文吏感慨道:“要是那岛还在,我等就能用来读书学习了,一天可当三天用,那不知可多学多少东西啊。”
张御淡声道:“此物与邪神有关,若想获得好处,从来不是没有代价的,用不着可惜。”
胡文吏一怔,想了想,他认真道:“玄正说得是,是我贪心了,亏我还是衙署文吏,回去当要抄十遍吏员修德条文,好好反省自身。”
正说话之间,蓝姓男子从人群里拉出来一个十岁左右,看着很是壮实的小孩,道:“上修,这就是我孙子,名叫蓝煦。”关照那小孩道:“叫人。”
那小孩乖乖道:“上修。”
蓝姓男子大咧咧道:“上修,今后这小子就交给上修了,要打要骂上修随意。”
张御看了这小孩几眼,看出资质寻常,与一般人无甚差别,若走修道之路,心光这一关恐怕很难过去,不过这小孩与他父亲一样,身上有一个特异之处,那样或许可以走其他道路。
他点头道:“也好,就让他先跟着我。”
蓝姓男子拍了拍小孩的后背,向前示意了一下,小孩便走了过来,乖乖站到了张御的身侧。
张御看他一眼,转首对胡文吏道:“胡撰文,这次之事,也多谢你相助了。”
胡文吏忙是一拱手,道:“玄正,下吏其实也没帮上忙,”他犹豫了一下,道::“不知下吏可否向玄正提一个请求。”
张御颌首道:“但说无妨。”
胡文吏道:“如今千州和勺州都是有了修道学宫,而我们启州学生要去求学,却要跨过两州,太过遥远了,方才见玄正收了那蓝小子做学生,不知玄正能否派遣一些上修到此传授道法,我愿意说服州中百姓出钱修筑学宫,每年的耗用也无需玄府来出,可就由州中承担。”
他顿了下,又道:“我们启州靠海,许多人家都靠出海捕鱼为生,往往会深入海域深处,有时会遇到一些怪物,若是能会的一些道法,那些也能拥有自保之力,也不用每年用大笔耗用来请那些军士驻守了。”
张御略作思量,道:“若是启州衙署愿意自行修建学宫,那事情倒也简单了,我回去之后,会安排合适之人来此的传授道法的。”
胡文吏喜不自胜,拱手道:“那下吏就替州中子民谢过玄正了。”
张御拿到了东西,也不欲在此久留,就在此与诸人告别,随后目光落下,对身边的蓝煦道:“闭上眼睛。”
蓝煦听话的闭上眼。
随后他觉自己的身躯飘了起来,不知多了多久,脚下落到了实地,耳畔听到声音道:“睁开眼吧。”
他睁开眼,却发现自己已然身处在一处陌生庄园之内,小脸上满是好奇之色。
张御带着他走入了正堂之中,青摩迎了上来,躬身一礼,道:“先生。”
张御道:“这是我新收的学生,他现在懂得不多,你带他下去,让青曙先教他一些东西。”
玄修不似真修,老师学生并不是什么师徒关系,似那等奉师如父的规矩玄修是从来不讲的。
对方做他学生也只是挂个一个名,教授修道学问之事自不必他亲自来。
而且在这之前首先要先读书,若是连书都读不好,那又如何修道?
安知之能直接传授给他呼吸法,那是因为他十二岁就能打造小型飞舟了,是少见的神童,两者不可同日而语。
青摩应下后,将蓝煦的小手一牵,就带着他下去了。
张御则是回到了庄园的密室之中,在外面用心布下了几个遮护和守御的阵法。
此番事机异常顺利,顺利到不可思议,似乎那东西就是等着他去拿的,所以他要做到一定的防备。
在布置好之后,他将那个尺许长的黄金匣子拿了出来,摆在了案台之上。
这才伸手将那匣盖缓缓拿开,里面铺着一层鲜丽的织布,底下隐约有一个人形轮廓显露出来。
他将那布揭了去,下方显露出来的,是一个白白胖胖,面孔纷嫩的睡婴。
他眼睛闭着,六条幼胖的小手相对扣在一起,搁在肚皮之上,身上则裹着一层灰色的软布。
可是他能看得出来,这东西看着像活人,但实际上是用某种不知名的木种雕凿出来的。
最重要的是,他从这木雕像身上感受到了一股滂湃的热流,只是这些热流没有飘散出来,而是完全封闭在雕像的身躯之内。
他目注此物片刻,就将封金之环取了出来,而后手指一松,任由此物掉落在了那邪婴雕像之上。
霎时间,就有一霞光在邪婴身上泛动起来,随即就有一丝丝热流自里泄露了出来,但是感觉上非常勉强,好似是从隙缝里面挤出来的一般。
他能感觉到,若是将封金之环收回来,那么这雕像身外那一层遮护又将是重新闭合起来,并维护自己存驻下去。
他还是第一次见到这等情形。
但这并不见得是说背后的异神比他之前见过的那些更为强大,许也可能是异神投注在雕像上倾注的力量较多,或许这东西经历了不止一个纪元。
这其实是一个好消息,说明此物之中可能蕴藏的源能更多。
只是此物他并不好直接碰触,因如如此做,便等若他主动去接纳对方了,那样恐怕会因此牵连那背后的邪神。
正思索之间,他却忽然见到,这婴儿的眼睛不知道什么时候睁开了,并诡异的盯着他直看。
他淡然与之对视片刻,便走到一边,端坐下来,缓缓将那一丝丝热流吸摄入身躯之中。
不过这个时候,他发现自己投在地面的影子上面,竟是缓缓又长出了四条手臂。
他很清楚,若是自己对此心意为真,或者有半点怀疑,那么这等事就有可能变会化变为真实。
不过他根本不为所动,只要上层力量不曾直接渗透到他身上,那么就不用惧怕什么,更何况他有天一真水护身,玄尊化身出手都不见得能一次拿下,更别说只是些许邪神之力了。
下来三天时日,他都是在此坐定,并吸纳此中传来的热流。
但是他也是发现,随着在这雕像之前定坐,同时也有无数诡奇的咒声传入到他耳中,虽然对他并无作用,可每次都需要分心去对抗,这三天时间恐怕连半天的效用都没有。
那样恐怕数月都没办法将此物所蕴藏的源能取拿到手,故是这里必须要想一个办法进行压制。
他思索了一下,去到灵妙玄境倒是可以避开这等邪神力量,不过他心中却是有一个更好的去处。
思定之后,他站了起来,将那黄金匣子重新合上,自密室出来,直接步出庄园,而后腾空一纵,霎时出了洲陆,并往南域荒原而来。
飞遁未有多久,他落在一个矮丘之上,目光稍作探询,身影一闪,已是来到了一处空地上方,停落片刻,往下一落,无声无息沉落到了地下,进入到了一处巨大的地下空洞之中,周围有无边煞气在这里涌动不息。
可以看到,前方尽头处,竖立着一个大玉盘,上面捆缚着一个模糊人影,有黑红两道煞气场河在旁滚滚涌动。
此间正是元童老祖的囚押之地!
这里不仅有这些煞气,还有当初玄府所加设的禁制,连元童老祖的力量都宣泄不出去,邪神之力更是半点别想渗透进来。
他在此重新将那拿金匣拿了出来,任其飘在前方,再将那盖子去了,可不知何时,那邪婴的眼睛又一次睁开了,此刻正死死盯着他。
他淡然看有一眼,便抬手按了上去。
……
……
第一百六十六章 故陆
有了周围禁阵相隔,邪神的力量再是强大,也无法自外突破进来,只能依靠雕像本身所蕴藏的力量发作。
张御伸手这一按,便按在了这邪婴的肚腹之上,封金之环加上他自身之力,霎时间,一股磅礴热流就随之向他涌动进来。
邪婴的目光变得阴冷无比,那六只手臂刷地张开,齐齐扣在了他的手腕之上,并死死扼住,似乎要将他手臂勒断一般。
张御感觉到六条手臂上面有一股庞大力量传来,但他神情依然平静,并且通过这些地方的接触,使得他从更多地方引导出来了重重热流。
邪婴这时下巴忽然往下一落,裂开了嘴,似是在诡笑,阵阵邪祟咒音便往他感应之中压迫过来。
在这些咒声催使之下,张御下方的影子慢慢延伸出了四条手臂,随后竟然缓缓从地面上有若实质一般浮升起来,并向着他慢慢环抱过来。
张御仍是站立在那里,一手按在雕像之上,似是对背后之事一无所觉。
只是这个时候,仿若一声钟声响起,这处洞璧四周围浮现出了一道金霞,可见上面闪烁出来一个个金色道箓。
这些道箓出现,更有声声道音传出,一时之间,便连那些涌动在周围的煞气长河也是被镇压下了去些许,而那个黑影在堪堪接触张御之时,却忽闻此声,顿时一阵扭曲,如轻烟骤遭疾风一般破散开来。
张御无论面上神情还是手上动作都是丝毫未变,专注的吸摄那股滂湃热流。
地窟之外日升月降轮转不停,在不知过去多久之后,那邪婴的身躯表面出现了一条条的裂纹,并且发出尖锐的啸叫之声,可这些声音之中已是再无任何神异力量。
随着这啸叫声息的落下,邪婴那六条臂膀同时如朽木一般断裂开来,他自身则也是在持续挣扎之中,仅仅是数息之后,便就崩裂开来,砰地一声爆裂成了一堆黑灰。
这些黑灰在原地飘散一旋,往外挪去,只是途经洞璧之时,与那些自元童老祖身上飘散来的煞气一撞,似有微弱的凄厉声响传来,而后就再无任何残余了。
张御这时也是收回了手,他在原地静静感受了一会儿,他能感觉到,此时身躯之中的神元大大充实了起来。
以往能够提供众多源能的物事多是古老神像和古物,但其实那些破碎神器才是最蕴藏源能最多的东西。
无论是造世神环还是此前接触到的那根丝状的结晶都是如此。而这个六臂邪婴的雕像所藏源能则是更在两者之上,这或许是邪神的力量在此中沉浸过久的缘故。
从传说来中看,这东西是从海上漂来的,这说明邪婴背后的那邪神是属于较为主动的那一类,说不定连那些传言都是其主动推动传入世间的。
这次若不是碰上他,那不知时候又会掀起一场动荡来。
自天夏降临此世之后,这些邪神被或镇或逐,亦或是退缩入神国荒原之中,可是显然并不甘心就此蛰伏起来,还一直在暗中蠢蠢欲动着,而这些东西都是他一直以来乃至往后都需要面对的。
只是现如今,他更该关注的是自身的修行。
他稍作估量,要在浑章之上形成“诸我”之印,虽然这点神元还是不够,但也差不了多少了,哪怕只是自我修持,也不过就是月余时间罢了。
不过在有可能的情况下,还是要尽量搜集更多的源能,因为玄修去往上层,神元才是最要的,当真要跨入上境之门,神元当然是积蓄得越多越好。
念头转过,他抬起头来,往元童老祖尸身看有一眼。
以往他虽也曾到此,但是功行远不如而今,然则今日再观,却又不一样的感受。
上境修士哪怕是身死道消,可其人因为已经完成了那一层蜕变,依旧能够传递出许多东西来。
他凝视片刻之后,便一拂袖,转身离开了此间,径直返回了良州庄园。
接下来他又在青阳停留了三天,再是处理了一些事务,其中包括答应胡文吏在启州建立修道学宫一事,最后再又去与恽尘见过一面,与之深谈了一番后,便即带着众人登上白舟,离开了青阳上洲,往东庭都护府而来。
当年东庭烽火台点燃之后,苏芊的舰队在浊潮之中行走两月,半途之中屡次调整方向,方才来到都护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