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玄幻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清末的法师_分节阅读_第907节
小说作者:黄文才   小说类别:玄幻小说   内容大小:4.8 MB   上传时间:2025-02-11 16:57:48

  清廷哗然。

  民间沸腾。

  黄兴振奋。

  孙公武狂喜!

  就在义军的声势达到顶点之时,郭人漳果然被双喜料中,再次反水,率3000余人尾随义军进行包围,答应好的补给也没了踪迹。

  双喜当即对黄兴说:“是时候散伙了。”

  黄兴自然不情愿:“为何?形势一片大好,正当乘胜追击。”

  双喜冷笑:“忘记镇南关的事了?我们即将弹尽粮绝,拿镰刀锄头乘胜追击?郭人漳,小人尔,不足与谋。”

  没有根据地,装备和兵力与清军比实在过于悬殊。最主要的,隐形盟友郭人漳不但没给补给,还背刺义军。

  这仗已经没法打下去了。

  “可是……”

  “没有可是。黄司令,我们可是预先说好的。”双喜急了:“战略已定,怎么临阵不决了?俺求爷爷告奶奶,从澳岛蜀山那求来一批遣散费,散伙人家才给,不散伙咱们就要喝西北风了。”

  黄兴此次自任司令,是作战总指挥。

  当然就这么点人,实际指挥者是双喜罢了。

  黄兴无奈,只得原地遣散义军,只带着双喜,和十余核心战斗人员撤回安南。

  沿途,黄兴隐于百姓当中,才知道自己在民间已经威名大振。

  还有最重要的一点,由于双喜及时收手,起义算失败了,战役却没败。

  ……

  本杰明·戈德伯格见了许多名川大河、蓝天牧场,喇叭寺庙。

  他见识了边走边拜,膝盖都磨破的狂热信徒。

  听了许多不明其义的歌。

  他看见有人手里捧着人类头盖骨当法器,他惊叹于能把身家系于一串念珠之上的牧民。

  有被太阳照射,好像通体由金子打造的大山。

  有长毛披挂的凶猛恶犬追着他和干饭跑了二里地,却被一只旱獭咬住鼻尖满地打滚。他不知道,这种猛犬,在二十一世纪连航母都能沉,在此时却拿一只小小旱獭没办法。

  有些地带,印证了他的读的诗词: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到了藏地,彩色的经幡,宏伟的寺庙,永不停歇的转经筒,虔诚的朝拜者,让他大开眼界。

  他治了一路的下流病,不时地被奉为附上贵客。

  也有失手的时候,有人得了花柳卧床已久,被他拿着玻璃注射器打了一针青霉素,结果过敏翘了辫子。

  若非见势不妙跑得快,就要被拿去送官。

  也正是那次,干饭的新欢巴尔沃斯,因为流连那户人家的母狗,落在了那里。

  然后干饭生产了。

  本杰明·戈德伯格被迫在藏地停留。

  干饭生了一窝古怪的黑白斑点小狗,看着好像奶牛一样。

  这一窝五只小奶狗,性格各异,有的从小脾气暴躁,有的乖顺的好像傻子,有的顽皮好动一刻不得闲,有的扯着脖子狼嚎,仅有一个继承了干饭的聪明劲。

  约么一个月,奶狗断奶,干饭让本杰明·戈德伯格将三只送人,仅留了一只好动和一只聪明的。

  干饭知道藏地的百姓不吃狗肉,还挺放心的。

  因为送狗,加上干饭见孩子离开,也不会暴躁咬人,藏民觉得这一人一狗充满灵性,送了本杰明·戈德伯格一条哈达。

  一人三狗继续上路。

  干饭:“汪汪汪……”

  本杰明·戈德伯格穿着斗篷,背着小奶狗,说:“看报纸上说,师父自离开汉口便杳无音信,仿佛人间蒸发,汉口各国租界认为师父被日本人炸死了,蠢蠢欲动。不过汉口大风成灾,他们暂时顾不上搞小动作。”

  干饭和本杰明·戈德伯格都不信赵传薪会被炸死。

  干饭:“汪汪汪……”

  “等到了肃州,向沿途的孩子打听,就知道师父在哪了。”

  其实不光是汉口,澳岛的葡萄牙人、港岛的英国人、关外的日俄都开始蠢蠢欲动。

  俄国和清廷,重新签订了《黑龙江铁路公司伐木合同》,合法掠夺黑龙江森林资源。

  日本人又在间岛区域搞事情,和背水军的摩擦日渐增多。同时派人威胁清廷,声称间岛区域的背水军,严重妨害两国和平,要求签订协约,化干戈为玉帛,并提议中韩两国以图们江为界。

  看似和善,实际上却是扩大日本在华利益。

  背水军自然不干,可慈禧却有同意的苗头,局势变得十分微妙:是否签订协约,就要看赵传薪是否尚在人世。

  而英国人不甘人后,在西部明里暗里挑拨,鼓动以达--lai为首的地方集团,一方面上书朝廷,污蔑驻藏大臣赵尔丰仇视黄教,不堪重任。

  赵尔丰是赵传薪的冤家赵尔巽的弟弟,此人素来被冠以“鹰派”之名,手段狠辣,行事果决。那些人深知赵尔丰的手段,他来了,必然剥夺当地土司的一切权力。

  可以说,赵尔丰对守卫藏地国土是有很大贡献的。

  另一方面,地方集团开始以剿灭叛匪的名义调集藏军前往昌都,企图以武力抵抗。

  这几乎等同于公然造反。

  最后就是俄国。

  他们手段没那么激烈,俄沙皇派遣了芬兰探险家马汉达作为间谍,深入西北地区,刺探军情查明虚实,万一他日准备军事行动,至少做到知己知彼。

  只是马汉达抵达凉州的时候,正好碰上了凉州农民的抗粮斗争,即反对清廷的苛捐杂税而发起的斗争。

  一群农民冲进距离天上飞不远的凉州县城,当时王改名也在队伍当中,被凉州东北角的清军要塞的士兵围攻,一刀划破了肚皮,然后逃到了沙漠……



第679章 道长,我是莫理循啊

  大漠,天上飞客栈。

  王改名诧异道:“赵掌柜,你要去凉州采购?”

  赵传薪将转轮枪插入枪套,挂在腿的两侧,摘下墙上的苗刀:“是啊,怎么了?”

  王改名眉飞色舞道:“凉州可不太平,实不相瞒,在下就是遇上了百姓冲进县城抗粮抗捐,路见不平拔刀相助,被东北土围子里的兵丁围攻这才受伤……”

  显然他在吹嘘自己的事迹。

  “哦。”赵传薪整装好,准备出发:“下次注意些。”

  “……”虽然听人说赵传薪身手了得,可王改名依旧不大服气:“赵掌柜,凉州城北满营,日日操练不辍,教头更是受过德国正统军队训练的比利时人,每月都要实弹打靶两次,你勿要小瞧了他们……”

  赵传薪呵呵一笑:“人人打靶,你受的却是刀伤,他们用刀子打靶吗?”

  “这……有快枪者至少三五十人,当时在下运气好,碰上了没拿枪的而已。”王改名又贼兮兮的问:“莫非赵掌柜想要去买甘肃黄?”

  赵传薪都已经要推门了,闻言皱眉:“甘肃黄是什么?听着像屎呢?”

  “甘肃黄,秦州产的烟土,世人趋之若鹜。”

  赵传薪脸色微微一变。

  快枪火炮之属,赵传薪向来是不放在心上的。

  他最忌惮的,就是鸦片。

  “这肃州、凉州吸食鸦片的人多吗?”

  “额……不知。”

  凉州其实很繁华,比肃州繁华,仅次于兰州。

  正常走驿道,天上飞到凉州大概三百五十多公里。

  但赵传薪绕了远路,从沙漠中与驿道并行,穿梭到镇番县,向南直入凉州,约么400公里的路程。

  沙漠中一望无垠,缥缈旅者时速可高达近500公里/时,他要猫着腰破风,身着光滑的皮质飞行夹克,头面全部遮住,戴着潜水镜才行。

  赵传薪体验了一把没有挡风玻璃时期,战斗机驾驶员的感受。

  凉州城的基本骨架结构简单,两条笔直的大街连接四座城门,将城市划分为四个相等的城区。

  在两条街道交叉处,建有四座木质门牌楼。

  街道两旁,房屋密集。

  城南城北各有郊区。

  城里仅有不到6000户人家,但有近千个铺头。

  赵传薪步行于街头,觉得比起兰州城,这里既苍凉又繁华。

  这是为何?

  只因城中的街道,好像老人的脸,是被雪水浸泡后,又干涸板结的褶皱,硬的好像岩石,连马车的木轮子碾过,都无法撼动分毫。

  这种环境里,百姓的衣服不可能干净了。

  赵传薪所见到的,哪怕是富户,身上也灰扑扑的满是尘土。

  他自己的道袍也是如此。

  街边铺头商品琳琅满目,卖膏药、胶水、蔬菜、葫芦籽、胡麻、布料丝绸、胡麻、靛蓝染料……

  这是和兰州一样,都是货物集散地。

  比如川蜀的丝绸锦缎、和田的马鞍苫布、吐鲁番的葡萄干和棉花、日本进口的火柴、香烟和清洁用品、西安的调味品和天津卫的瓷器……

  赵传薪眼前一亮,觉得这可比兰州城要方便的多。

  就购物而言,这里更合理,更集中。

  但一摸兜,擦,票子不太足。

  让李光宗向纽约那头要为尼古拉·特斯拉准备的经费还没到账。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959页  当前第907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907/1959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清末的法师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