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玄幻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清末的法师_分节阅读_第160节
小说作者:黄文才   小说类别:玄幻小说   内容大小:4.8 MB   上传时间:2025-02-11 16:57:48

  一开口就老知识分子了,那种礼貌又略带傲慢的中产语气,赵传薪十分熟悉。

  “老头,你想说啥?”

  赵传薪一开口就老无赖。

  他的英语口音很杂,能听出美国的语调,底子似乎是南方口音,但又不明显。

  实际上,赵传薪都搞不懂自己啥语调。

  一开始就是大碴子英语,后来慢慢词尾上扬,听着像美国南方口音。去了一趟美国后,刚开始是在西部学习英语口语,后来到了纽约又受东部口音影响。

  后来干脆他放弃了纠正,反正你能听懂就行。

  托马斯·张伯伦错愕一下。

  他觉得赵传薪穿着打扮说不上高贵,但别有气质。

  还以为能彬彬有礼一些,没想到语气相当不善。

  “你去美国留学学的英文么?”

  旅途漫长,要是不再说话吧不太好,继续说吧显得热脸贴冷屁股。

  最后,托马斯·张伯伦只能不咸不淡的问了一句。

  “并没有。我从出生开始,就精通50多门语言。”

  听了赵传薪的话,托马斯·张伯伦的儿子罗林·张伯伦瞪大了眼睛。

  长这么大,他就没听过这种牛逼好么?

  他忍不住嗤笑:“那么,先生,你精通日语么?”

  “不精通。”

  “俄语呢?”

  “不精通。”

  “西班牙语呢?”

  “不精通。”

  爷俩服了!

  不精通你吹什么?

  看着爷俩脸上的“囧”,赵传薪哈哈一笑:“那么,两位,你们来中国做什么?”

  罗林·张伯伦说:“我父亲是地质学家。现担任芝加哥科学院的院长一职。《根据大气条件构建冰川期成因的假设》,就是我父亲撰写出来的。来中国进行地质考察。”

  看他介绍自己父亲,吹嘘过往事迹的熟稔模样,赵传薪就有些明白了这爷俩的配合了。

  人不能自己吹嘘自己,但旁边有人捧哏,那效果就不同了。

  听到冰川两字,赵传薪脑海中浮现出一部电影:《后天》。

  他脱口而出:“全球变暖?”

  托马斯·张伯伦:“你知道?”

  捧哏演员罗林·张伯伦赶忙解释:“我父亲,就是最早提出‘全球变暖’概念的科学家之一。另外,我父亲对天文也有所涉猎。”

  这下,爷俩对赵传薪刮目相看。

  至少赵传薪肯定是经常接触世界前沿科学技术的,不然不会知道全球变暖这个概念。

  在现在的中国,你出去喊一嗓子“全球变暖”,就算那些国学大师也会满脸懵逼的。

  赵传薪眼珠子转了转,问:“既然你们研究全球气候变暖,那么有没有考虑过第二次工业革命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有没有考虑过减少碳排放,增加绿植面积的来改善全球变暖?继而,你们想过没有,通过阻挡土地沙漠化吸收二氧化碳,延迟全球变暖?”

  爷俩目瞪口呆。

  有的他们想过,有的没有。

  因为这一系列问题是相关联的,牵一发而动全身。

  他们只是一听,就明白理论上绝对行得通。但是想要实现这些,怕是难如登天。

  “没想到,先生,你对全球变暖这件事有如此深的见解!”

  罗林·张伯伦服了。

  托马斯·张伯伦眼睛放光:“你是个极有远见的年轻人,你想不想去芝加哥科学院进修?如果愿意,我可以说服学校破格录取。”

  在旁边听的云里雾里的刘宝贵,眼见着老少两个老外,先是冷淡,不屑,很快又变得热切,对这种态度上的转变很是摸不着头脑。

  但是,他隐约明白一件事:赵传薪再次装逼成功!

  这可把他给羡慕坏了。

  所以,没等赵传薪回答呢,他先对赵传薪说:“传薪,回头你教教我英语吧。”

  你看,如果不会英语,会错失很多良机的。

  “等我给你买几本英语书,你自学成才,赢在起跑线上。我倒是想教你,但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需要我操心,实在抽不出时间来。”当老师也很有趣,但如果天天当老师那就很糟心了。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赵传薪不愿意燃烧自己。

  他没有直接回答托马斯·张伯伦,决定先把逼格抬高起来:“上世纪末,汽车被发明出来。当汽车脱离了笨重的蒸汽机转而用内燃机的时候,就是逐渐普及之时。你有想过,几十万辆,甚至上百万辆汽车每日排放尾气,会产生多少二氧化碳么?”

  托马斯·张伯伦愕然:“现在汽车使用率还很小,未免杞人忧天了吧?”

  “呵呵。”赵传薪不屑一笑:“到你离世的时候,信不信世界至少有几十万辆车?”

  到了1950年,世界汽车销售量就达到了1000万辆。后面逐年递增,直到二十一世纪,发达国家家家户户有车开已经不是梦了。

  “我认为这点排放量,对环境造成的影响微乎其微。不过,你的出发点是科学的。”托马斯·张伯伦点头称赞:“那么,你是否愿意来芝加哥科学院进修?”

  赵传薪肚子里就那点货,一口气都说出来了,去了对着一群花甲之年的老教授干瞪眼吗?

  “那个,我想去,但是现在没时间。要是能直接给我颁发毕业证的话就很好了。”

  他其实挺动心的,等他活到了二十一世纪的时候,那会拿出一张二十世纪初的大学毕业证,肯定是技惊四座啊。

  要是能弄个教授之类的头衔,等未来到处是专家的时候,自己也可以站出来嘚瑟一下:二十世纪初我就是教授了,你们有啥可吹嘘的?

  罗林·张伯伦心说你可真是不要脸。

  “这个,科学院向来没有这个先例。”托马斯·张伯伦自然一口回绝:“而且,你总要去学习知识吧?”

  虽然自己现在不能去,但赵传薪又觉得可惜辽,就说:“张伯伦先生,你可以给我留下一个联系方式,将来或许有机会叨扰一二呢。”

  互相留下联系方式后,气氛融洽起来。

  虽然关于冰川之类的地质学知识赵传薪所知有限,但他营销号看的多,对瞎扯淡这种事他可以说是登峰造极。

  论装逼这种事,真不是他赵传薪吹,斑马的脑袋——头头是道!

  什么地球两极磁场翻转,生物大灭绝成因假说,大洪水湮灭等等。

  囫囵吞枣的给爷俩灌输下去。

  可能换成是别人,一定要极力的反驳赵传薪那些在此时看来异想天开的说法。

  但托马斯·张伯伦不同,他在1890年发表了《多重假设的方法》,讲的就是如何提出假设,然后给出详实的数据论证的科学方法。

  这篇论文被认为是科学方法发展史上的里程碑。

  等下了火车的时候,托马斯·张伯伦依然在喋喋不休:“伊森,你真该去美国留学的。在这里,你的才华将会埋没在穷困和战乱中。

  你的头脑,值得你拥有更好的教育。”

  伊森是赵传薪在美国时候用的化名,全名:伊森·赵。

  连年轻气盛的罗林·张伯伦都折服在赵传薪这张嘴上。

  太特么能吹了。

  就这些假设,他爷俩要是去论证,怕是到死都没什么头绪呢。

  赵传薪仰天长叹:“哎,看来像我这种真金,注定是要发光的!”

  托马斯·张伯伦和罗林·张伯伦:“……”

  这年轻人头脑灵活,思维天马行空,知识储备量也够的,就是行为举止过于……浪!

  拍拍老头的肩膀:“张伯伦先生,答应我,以后不要这么看重我,否则我会骄傲的!

  再见,罗林!”

  这一路上,将刘宝贵憋坏了。

  自己装会很爽,看别人装则令他抓耳挠腮,尤其是装了一路,他恨不得高呼:彼可取而代也!

  出站后,看浑身不自在的刘宝贵,赵传薪道:“身上生蛆了么?”

  “呵呵,不行,回去我一定要学英语。你们都谈了什么,我看到后面他们相当重视你,就光你听讲了。”

  “这爷俩是地质学家,是美国那边来的科学家。

  他们看我天庭饱满,知道我必是天资绝顶之辈,因此向我求助专业问题。

  我随便答了几句,他们就惊为天人。”

  “真的么,你可不要骗我,你懒的连鹿岗镇周边的地形都不熟悉,懂个屁的地质学。”

  “害,像我这种蒙尘的明珠,稍微吹一口气,便能爆发斑斓之彩,你真是少见多怪。”

  “呵呵,为了装逼,你真是什么都敢说啊。”

  到了天津,他们要歇一歇脚。

  现在的火车特慢,时速30公里,鹿岗镇的老牛敢这速度拉车都要挨鞭子的。

  导致一行人被颠簸的屁股发麻,在这吃好睡好,联系一批物资后,第二天坐船去魔都继续筹措物资,陆续送到港岛。

  这是非常麻烦的工作。

  天津城的地头蛇——张占魁在火车站外等候已久。

  见赵传薪他们出来,赶忙迎上:“赵先生,刘先生,你们好。”

  因为刘宝贵此前的大额支助用于上下打点,此时张占魁已然是北段巡警总局的副总办,牌面很阔。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959页  当前第160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60/1959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清末的法师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