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玄幻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清末的法师_分节阅读_第1289节
小说作者:黄文才   小说类别:玄幻小说   内容大小:4.8 MB   上传时间:2025-02-11 16:57:48

  他左思右想,竟然想不到破局的好方法。

  实在是赖川浅之逼迫过甚,哪怕他搜集证据都有些来不及。

  张人骏忽然想到了一个人,他故作镇定道:“开战?贵国开战,可有将某人算计在内?没错,正是德国人口中的炮舰终结者——赵炭工!”

  献祭赵炭工法力无边。

  赖川浅之的脸上,明显闪过一丝顾虑。

  可旋即有恃无恐的大笑起来:“张大人有所不知,如今赵传薪在汉口成立了维和局,海牙的军备限制委员会已经承认了维和局的存在,他如今是和平人士,不会参与任何战争。如果张大人寄希望于赵传薪,那赵传薪恐怕要让张大人失望了。”

  张人骏听到了些风声,但未窥探究竟。

  他脸色一滞,胡子抖了抖:赵炭工,你糊涂呀!

  最后,他敷衍了事打发了赖川浅之。

  然后立即召人去打探维和局的事情。

  他觉得赵传薪这次出了昏招,如果没有这劳什子维和局,赵传薪就是一块杀手锏,每当有人威胁他他就能祭出来。

  可现在好了,底牌没威力了。

  当然,他们用“赵传薪”这块招牌的时候,基本不会去征求赵传薪的同意。

  很快,张人骏就知道了发生在汉口的事情。

  见赵传薪居然用维和局来敛财,张人骏瞠目结舌:不该啊,赵炭工不是那等见钱眼开的人啊?

  他立即发电报去汉口,可当陈夔龙收到电报后,遣人去维和局想要拜访赵传薪的时候,如今在维和局坐镇的迟一生乐呵呵告诉他:“我们校长已然班师回朝,找他要北上去胪滨府,或许校长会在胪滨府再开个维和局。”

  收到回信的张人骏琢磨了半晌,既然维和局专门调和矛盾,那不如花钱请赵传薪给清廷和日本调和矛盾好了。

  只是,他觉得赵传薪回胪滨府要十天半个月,他也要向外务部请示,所以现在关键就一個字——拖。

  ……

  因为交通、信息的不畅,过去人类对世界总人口数量多是臆测。

  譬如1800年,有人连蒙带猜加上少许的求证,得出个结论——世界总人口大概在8亿人左右。

  而在1900年,有人推测世界总人口达到了16亿,是百年前的两倍。

  亚洲人口,在1800年的时候,占据世界的2/3,而在1900年的时候,份额降到了55%,但依旧人口最多的地区。

  欧洲人,在1800年,据说只有2亿左右。

  而在1900年,已经涨到了4.3亿。

  在中国,清初之时,国内人口才堪堪7千多万。

  到了清末,虽然几经战乱,人口却爆炸激增到了4亿。

  如果说如今世界只有16亿,中国独占4亿。

  西方人说这是因为他们把文明带到了东方。

  而事实上,战乱没让人口减少,反而激增的原因,本质是因为战争方式改变了。

  冷兵器时代,每当战乱,总是十倍乃至数十倍流民冲击少数王朝精锐部队,乱民很惨烈,但精锐的消耗也十分可观。

  想要推翻一个王朝,需要用人命来滚雪球。

  当战乱后,人少了,土地和人口比例重新均衡,新的治乱轮回开始了。

  而近代则不同,火器的崛起让战争中各方势力扩充实力时,不再竭泽而渔和穷兵黩武。

  因为人数的多寡不再是决定胜负的关键,反而是足够的财力和精良的火器才能左右战局。

  因而,比起以往,战争发生时,没有那么多人脱离生产投入战场,这才是人口增长的关键。

  关外人口,十年前只有300万左右,多半都在奉天一带活动。

  在1908年年末,人口增长到了1600万。

  其中900万左右人数依旧在奉天,或者奉天周边地区生活。

  400万人,大概在吉-林和长-春府以及周边生活。

  而胪滨府有多少人呢?

  或许赵传薪实际掌控的地盘,加上他名义上掌控但实际未掌控区域,加一起可能都不足50万。

  这些数据,是姚佳和张人骏整理的。

  因为最近和港岛的李光宗频繁交流,他们得知李光宗喜欢研究分析数据。

  他们深受启发,也开始玩起了各种数据。

  张寿增作为外务交涉局总办,经常和沙俄驻海拉尔总领事吴萨缔交流。

  吴萨缔是个表面谦谦君子,背地里挑拨离间的丑恶小人。

  张寿增早就知道了这点。

  他甚至得知了吴萨缔秘密接触蒙地各大喇嘛寺庙以及草原王公,想要煽动他们造反的事情。

  如今胪滨府和沙俄的局面较为平稳,且得之不易。

  所以这种事,张寿增和姚佳都不敢告诉赵传薪,生怕赵传薪哪天不开心了,去沙俄驻海拉尔领事馆将里面的外交官屠戮一空。

  “张总办,以此时发展来看,战争早晚会发展到,即便是你们的战神赵知府也无法左右战场的时候。”吴萨缔的脑门有点秃了,他夹着雪茄,满脸人畜无害,仿佛这话是在劝诫张寿增。

  实际上,这隐隐就是威胁。

  炮舰越造越先进,据说美国的大白舰队已经用上了无线电,很快他们沙俄的炮舰也会安装。

  而大炮越造越大,越打越远。

  步枪越打越犀利。

  汽车的面世,将运载武器弹药和士兵的能力提高了一大截。

  战术更是日新月异。

  这货一心想要让胪滨府乱起来,然后他们沙俄火中取栗,趁机收回失地。

  这是在警告张寿增,别等到某一天赵传薪那一套不灵了,呵呵,那时候胪滨府会输的很难堪。

  张寿增这段时间成熟的很快,他脸上同样如沐春风:“以此时的发展来看,战争早晚发展到,即便贵国有许多的廉价的灰色牲口也拮据到打不起仗的时候。

  我说的,对吗?”

  以彼之道还施彼身。

  钉子看着软,实际上很硬。

  张寿增故意强调“灰色牲口”,就是想说,沙俄总是想要以人多围殴取胜的路子,会越来越不可取。

  因为他和姚佳刚分析完数据,觉得未来战争中,兵力对胜负影响会越来越小。

  而银子越打消耗越大。

  张寿增一句话,将吴萨缔怼的哑口无言。

  张寿增见他偃旗息鼓,又乐呵呵的说:“吴萨缔先生,英国有个诗人叫作西兰尔·贝洛克,他以一言以蔽之的口吻说——不论发生什么事情,我们有马克沁重机枪,而他们没有。原本,我们就是他口中没有马克沁重机枪的一撮人,而你们沙俄是拥有马克沁的一撮人。可如今时代变了,我们也有了马克沁,呵呵,你觉得天平的这一头,永远都靠我们知府大人才能保持平衡吗?”

  吴萨缔有些不甘心落入下风,语气略微强硬的说:“你们有马克沁,不代表你们可以源源不断拥有马克沁,而我们却可以。”

  “是吗?”张寿增喝了一口咖啡。“拭目以待。”

  胪滨府,至少还有三年发展时间。

  张寿增很愉快的笑了笑,虽说那不归他管,但想到以后胪滨府也会具备造马克沁的能力,真的很爽。

  他知道赵传薪为何要建维和局。

  不光是收复失地,知府大人还要造武器,当未来战场上的“搅屎棍”!

  ……

  姚冰的烤地瓜烤土豆生意,已经冷清的不行了。

  每天的营收,多半靠着卖草料。

  小伙伴们经历了“大富大贵”,骤然“由奢入俭”,心中失落可想而知。

  正愁眉苦脸,忽然看见有个穿着狼皮大氅的高大男人走来。

  姚冰大喜:“师父,伱回来啦!”

  狼皮大氅是巴雅尔孛额送他的。

  他刚回来,先去了一趟巴雅尔孛额那里取药粉。

  因为每天还要给灵劫之神酒壶喂毒。

  之前的药粉喂的七七八八了。

  赵传薪曾送了巴雅尔孛额熊皮,有人送巴雅尔孛额了一个狼皮大氅,被他转送给了赵传薪作为回礼。

  因为那玩意儿太沉,年长者成天披在身上压的慌,毕竟他有了更轻便的棉大衣。

  赵传薪围着厚实的格子羊毛围巾,双手插兜慢悠悠走来:“生意不佳?”

  姚冰嘿嘿一笑:“师父,俺尽力了。”

  赵传薪看了看周围被他们踩的实诚的雪地,又看看烤炉,点点头说:“你师兄本杰明给你出了个妙招,另外为师给你们改造一下这里,放两个小桌,顺便搭个棚子。此外,再教你们煮方便面和铁板土豆。以后这里就成了小馆子了,等明年你们上学,有家境贫寒的,便在此勤工俭学。”

  姚冰和小伙伴对视,眼中露出兴奋。

  果然,还是师父有办法。

  旋即他问:“俺师兄本杰明?他在何处?可给俺带了礼物?”

  “啊这……”赵传薪掏出小瓶:“也不能说没带,他给你的点子算一个,这瓶胶水也是份礼物。”

  见姚冰想打开,赵传薪赶忙提醒:“别随意涂抹,粘了手指头可解不开。”

  这胶水堪比502。

  姚佳恰好带着一干新人来官货局办事,遥遥地看见了赵传薪。

  唐群英皱眉,语气不善:“未见得有哪地的知府,出门回归,头等大事竟非办公,乃与小儿相戏尔……”

  姚佳听得直嘬牙花子:“喏,你这不就见到了?”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959页  当前第1289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289/1959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清末的法师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