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门气息磅礴而起。
佛门观其心,观其言,观其行。
你主动开口。
而女子等你一生,你却说无念无情。
阿弥陀佛。
贫僧有一言,施主静听。
法海真灵握拳,佛门气势厚重磅礴,如龙腾起。
“没有感情?”
而圆觉满脸凝重,想到前世自己说的话,沉思许久,还是道:
“那卫馆主,能麻烦你和她重新培养一下感情吗?”
他诚恳道:“贫僧有一个誓愿枷锁,需要你们两位配合一下。”
卫渊:“……?”
“这个都可以?”
两人彼此目瞪口呆,而兵魂主动出现,无可奈何打断道:
“大师,你说这个是不可能的,毕竟,还有珏姑娘……”
“珏姑娘?”
僧人怔住,而后脑海中某种薄雾被驱散了。
红衣名捕的模样变得鲜活起来,正是此刻住在博物馆对面的那位少女,僧人脸上的表情迟滞,而后舒缓,看着卫渊,而卫渊发现,僧人脸上又浮现出那种恍然大悟之后的蜜汁微笑,佛门的厚重消失不见。
“阿弥陀佛,原来如此,原来如此。”
“哈哈,甚好,甚好啊……”
卫渊:“……”
是不是弄错了什么?
圆觉也明白自己和卫渊说的不是一个事儿,望向卫渊,含笑问道:“卫馆主,你现在还记得当年江南之事吗?”
卫渊皱眉摇头。
可是说实在,他自己也拿不准情况。
圆觉如此笃定。
难道说是自己某一世转世?
僧人心中思索,洒然笑道:
“此事贫僧说出来,也没有什么意思,卫馆主你未必会相信,馆主你若无什么事情,不如和贫僧去一趟江南散散心,贫僧恰巧也有一个地方想要回去一趟。”
“什么地方?”
圆觉抬眸,左眼之中神色清澈而安宁,右眼却有如老僧沉静。
双手合十。
“金山寺。”
白蛇,要脱困了。
……
东海之外。
风波腾起。
丝丝缕缕墨色的气息重新汇聚。
隐隐约约化作了蛟龙的模样,跨越了山海裂隙,顺着长江入海口,重新往江南道的方向流动而去。
卫渊最终还是答应了圆觉,在博物馆里,没有办法修行,憋得厉害。
出去散散心也好。
抱着这样的心思,圆觉带着卫渊来到金山寺。
曾经天下四大名寺之一。
圆觉看着这陌生而熟悉的古寺,看着来来往往的众生,落叶入山林,黄叶翻飞如金山,有穿着僧衣的僧众洒扫,那种大扫帚扫过落叶,沙沙的声音让人心中缓和,一片祥和。
圆觉恍然失神,如见过往。
“卫馆主……”
“你先上去吧。”
卫渊隐隐所感,微笑颔首。
圆觉点了点头,带着怀念,右脚轻轻踏上金山寺。
风止于此。
那些游客和僧众都惊愕。
而后那一座一千六百年沉重无匹的佛钟,突然浩浩荡荡地震动起来。
如见老友。
僧人垂眸,佛钟震响一十二声,响彻云霄。
永不停歇。
十二因缘,往返归复。
千年时光,重临故地。
一道道惊愕的视线中,刚刚推着轮椅的僧人单手竖立胸前,僧袍两侧朝着后面微微扬起,轻声道:“阿弥陀佛……”
第0434章 禅林蛇鸣,僧人洒扫
佛寺之中,诸多年迈的僧人彼此对坐。
之前他们已经听到了佛塔下的阵阵蛇鸣,几乎有了几分龙吟的气象,在佛寺之下镇压千年,以自身的修为反哺江南地脉这样的刑罚,如同佛门的苦修,只要能熬过去,自有好处。
“千年封印,怕是封不住了。”
金山寺方丈闭着眼睛,叹息道:“那白蛇镇压千年,一朝脱困,恐怕对我等多有恨意……唉,白蛇传,白蛇传,我也一直只希望这只是个传说,但是,这恐怕是真的。”
诸多僧人面容苦涩。
“愿与佛寺共存亡。”
有僧人低声开口。
却被那方丈瞪了一眼:“共存亡什么啊共存亡。”
“这里也就是一座破庙,庙里供奉的算是一堆破石头,寺庙不会死,那些石头碎了重新再修,屋子没有了还能再盖,人死了什么都没有了,从明日开始,寺内不再招待香客,想办法加固雷峰塔的封印,如若不成……”
老方丈叹息一声,没有说出接下来的话。
但是其余僧人也都知道,如若不成的话,也只好舍弃这祖地离开这里,在先前察觉到封印的时候,其实已经联系了特别行动组,但是发现的还是有些迟了。
其中一名僧人看了看桌子上供奉的那一座僧钵,一串佛珠,眼神复杂。
“若是白蛇传是真,那么此物……”
老僧道:“这是祖师所留下的遗物。”
金山寺自东晋开始,始于梁武帝,但是那一场浩浩荡荡的灭佛之事后,这一脉自然凋零,现在的金山寺道统,祖师名为裴头陀,正是法海,乃禅宗正林,百余年前,是禅宗四大名寺之一。
老方丈叹息:“老衲翻了翻典籍记录,说是师祖曾将白素贞压制在了雷峰塔下,后来担心蛇妖修为太高,把雷峰塔震塌,故而又将她带回了金山寺,以佛门诵经声音压制她的妖气,转眼千年,这蛇妖气象已成了。”
“老衲之前也尝试过提起这僧钵。”
“可是这僧钵看上去虽然小,实则沉重至极,以你我之力,根本拿不起来,不过,或许诸位佛法有超过老衲的,能够用得了这一件法器。”
诸多僧人一一上前尝试。
神色都庄重沉静,心中默念佛经,在接触僧钵的时候,隐隐听到,耳畔有低语之声,如同一老僧庄严询问自己,佛法在哪里,这些僧人都在寺庙中念了一辈子的佛,对于佛经奥义都有自己的见解。
有的人说是在天地间,有的人说是在万物之间。
还有的人说是在过去未来,三世诸佛;是在宇宙万物,来去因果之中。
他们说的都很有道理。
可是却不能撼动这僧钵。
说佛法在天地间的,这僧钵就仿佛真的天地那般浩大,说佛法在万物间的,这小小的僧钵,也就像是容纳了天地万物一样沉重,任凭自己费劲了九牛二虎之力,都没有办法把这僧钵拿起来,不由得都有些沮丧。
难不成这金山寺就真的只能在蛇妖肆虐之下崩塌么?
正当那老僧心中悲苦,却强打精神喧了一声佛号,打算安慰诸位师弟们的时候,有僧众慌乱推门而入,面容惊慌失措,似乎是遇见了某种极不可思议的事情。
“方丈,诸位师座,外面,外面……”
而这个时候也不必再听这年轻僧人说些什么。
这些老迈僧人远远的就已经能够听得到,佛钟沉重,恍如雷鸣一般,一连响起一十二声。
佛说人世间悲苦顿悟,自‘无明’而至‘老死’,十二因缘。
一言以蔽之,佛性。
金山寺方丈连忙起身,道:“是谁来此?”
才走出数步,却见到一名身穿灰色僧袍的高大僧人站在门口,金山寺方丈微微一怔,眼前这僧人仿佛变化了模样,自己眼前看着是一副样子,可再定睛一看,却仿佛化作了另外一人。
而这变化的模样,不知为何,竟然无比眼熟……
老迈方丈看得怔怔出神。
旋即终于想起了什么,面色骤变。
伴随着一声声的低呼,这里的僧人们齐齐转过头去,看向桌案,桌案上供奉着僧钵和佛珠,而再往后面的墙壁上挂着一幅画像,上面是一名面容古拙的老迈僧人,观其面容,竟和这来访之客一般无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