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你看,以玄德公和他的关系,果儿往后一定会嫁给刘禅的,亲上加亲对吧。”
关云长凝眉:“这亦是好事。”
“莫非渊道长还有其他想法吗?”
卫渊沉默了下,端起酒杯喝酒,掩饰尴尬,想了想,道:
“刘禅他,他是个好人。”
“只是年纪比果儿稍微大了那么一点点,不合适。”
卫渊看到关云长愕然的神色,手掌握拳抵着下巴,咳嗽了下,从容笑答道:“当然,贫道只是开个玩笑,真正的理由是,刘禅已经娶了翼德的女儿,真要再娶的话,后宫肯定会乱起来。”
“如果说翼德和诸葛就因为这件事情起了嫌隙,麻烦反而更大。”
“再说了,果儿天赋很好,不修道的话,浪费了。”
卫渊最后补充了一句。
关云长点了点头,道:“原来如此。”
他自笑道:“但是关某还是觉得,第一句话才是渊道长的本意。”
“后来的恐怕是当初用来应付军师的说辞。”
卫渊咳嗽几声,只顾喝酒。
关云长抚须沉吟道:
“不过,军师之女,姿容端丽,嫁于吾子兴也不错。”
卫渊顿了顿:“关兴啊……”
曾经的病弱道人沉默了下,正色道:
“关兴他,他是个好人。”
关云长:“……”
最后却也是无奈笑了数声,卫渊喝了口酒,问道:“说起来,关将军你是什么时候醒过来的?之前有一段时间灵气断绝,哪怕是你,恐怕也只能保证自己的意识不灭,很难说能轻易出来吧?”
关羽沉吟了下,答道:“确实。”
他道:“过去的时间太长了,长到我都不记得究竟是什么时候是睡着的,又在什么时候是醒着的……最近这几百年里,偶尔还能醒过来一两次,后来就连这种机会也越来越少,上一次一次睡了至少三百年。”
“刚刚如果不是道长你唤我一声,关某也未必能醒过来。”
“至于上一次清醒的时候,做了些什么,我已经记不大清。”
“只是记得醒来后,在人间游荡着,后来想要找大哥和三弟,迷迷糊糊就来到了这里,一呆就是到了现在。”
正说着,关云长动作突然一滞,杯中的酒洒落在地,卫渊皱眉,抬眸看到眼前的天下名将,关圣帝君身上突然散发出一股檀香气味,有淡淡佛光逸散出来,关羽亦是凝眉,身上煞气自然而然地将这一股气机排斥开。
“这是……”
卫渊答道:“看来,是佛门察觉到将军你苏醒过来,打算要动手了。”
“动手?”
卫渊斟酌言语,道:“将军你毕竟主要是帝王祭祀,儒家武圣人,还有民间的祭祀和道家财神,伏魔大帝之类的香火神祇更多些,可是在佛门,他们称呼你为珈蓝大菩萨。”
“而且,近些年有将民间的祭祀也往珈蓝菩萨那边引导的趋势。”
“我之前还不了解情况,可将军你说你常常沉睡,看来,在你沉睡的时候,他们就在做这种尝试了,将军你醒过来,佛门塑像肯定有变化,他们肯定不可能干看着,会做点什么。”
关云长看上去相当沉静:“僧侣?”
卫渊点了点头,因为某些原因,他对佛门的历史也有了解,道:
“是隋唐时候兴起的传说了。”
“说天台山的寺庙里,有一位山僧打坐的时候,听到有人大喊着‘还我头来’,那僧侣说那厉鬼便是将军你,留下的传说是,那僧侣反问将军,将军觉得自己被斩首冤屈,那么将军过五关斩六将,杀了那么多人,他们的头又要向谁去取?”
“然后将军就大彻大悟,拜那山僧为师,受持五戒。”
“关某就皈依了?”
“是。”
卫渊看向平静的关云长,感觉到他的气机,还是道:“不但皈依,还给天台宗的和尚建寺庙。自称弟子,愿受菩提,然后就成了寺庙护法神,和韦陀菩萨一起并立。”
他喝一杯酒,问道:
“将军,后悔吗?”
关云长突放声大笑:
“天下纷乱,九州龟裂,曹孟德不仁,孙吴自保,关某凭义而起,期定天下,光复汉室,纵然时事不成,死有余烈,其人是谁,区区一山中野僧,远离乱世,靠三寸之舌,挣得财物,安敢作弄于我?竟然还说关某死后不甘,化作厉鬼。”
“至于后悔。”
“大丈夫生于天地,此生壮阔,无愧于心,又有什么后悔?”
他一双丹凤眼稍稍睁开,道:
“道长且稍坐。”
“关某,去去就回。”
说着提起旁边青龙偃月刀,就要出去。
卫渊差一点被酒呛着,连忙抬手按住他。
关云长看上去很冷静,而且大多时候都很冷静。
后期无论武力还是谋略都是天下无双,需要曹魏孙吴联手。
但是他一旦动了杀心。
张飞都拉不住他,说杀你,那就杀你,当年年轻时候,就是为了行侠仗义,杀了恶霸,然后才逃亡在外,当初完全没有考虑杀了怎么办,看着碍眼,杀了再说。
关云长眸子微侧。
“道长要拦关某?”
卫渊摇头解释道:“将军你才醒过来,还没能恢复过来。”
“这一刀下去,或许会又睡过去,现在还是得修养一下。”
他伸出手,指了指那一柄青龙偃月刀,客气道:
“渊,借刀一用。”
……
卫渊伸手抚着那一柄青龙偃月刀。
这已经不再是普通的兵器,而是某种更高层次力量的汇聚。
其中封存的刀意属于关云长,关羽才醒来,甚至于说醒来都有些勉强,不管他巅峰有多强,现在亲自杀出去,不合适。
卫渊并指蘸酒,洒落刀锋,一股烈烈之气散发出来。
道门真言。
也就是御风,免去关云长真身出去,隔空把刀送去。
屠城之类的暴虐行为当然是错的。
但是每逢乱世,总有人为了平定天下站出来,投身于战场。
那些人很多死了,而哪怕能活下来的那些,也大多双手沾满血腥,他们的一生很难评判,但是卫渊总觉得,那些藏进深山敲木鱼的山僧,堂而皇之地评价说,那些为了家国驰骋于沙场的人手上满是血腥,实在是犯了大罪,是对乱世中挺身而出者最大的侮辱。
不就是仗着那些人没办法再站出来说话了么?
他突然想到了大明开国帝王的一首诗,那位皇帝曾经是乞丐,又当过僧人,后来驱除鞑虏,明明一开始甚至不认识字,可后来写的诗却又气势磅礴,里面有一首,正能够回答那天台宗的老和尚。
卫渊轻声道:
“杀尽江南百万兵,腰间宝剑血犹腥。”
“山僧不识英雄汉,只顾晓晓问姓名。”
借刀一斩。
青龙偃月刀破空而出,其势烈烈。
第0260章 斩断
天台宗。
这里也是神州佛门一支,源流极深,自创立以来,后世数名祖师不断将这一脉完善,也是樱岛佛门之祖,与真言宗并列而行,被称为平安二宗,后世又曾经在樱岛演化出日莲宗,也是佛门大观,一直传承到先点。而这一门也并不是像净土宗那样只知道念经诵唱。
天台法华僧众,修行一生,但求真空妙有。
因其‘真空’,是以了无一念一尘,法界无相,万物一体。
因其‘妙有’,是以森罗万象,头头安立。
缘起三千,法界无碍。
吾有一心,三观,万物皆由因缘而起,并无不变之理,此为观空;虽然万物皆空,却也都有其外相,外向不同,内里如一,此为观假;但是最终空与假,并无不同,此为观中。
万物三观,归于一心。
而三千世界,归于一心一念,就是一念三千,按照这一条道路,修行到了极致,就能够顿断三惑,圆证三智,那已经是菩萨佛陀的境界了,但是道理是这样的道理,不假,一代代人摸索出的道路也就放在这里,明明白白的,又有几个人领悟得里奥?
能够立于人间一千多年的佛门流派,当然是有可取之处。
可是宝典虽然就在这里,后人虽多,不懂佛法也是没用。
老迈的僧人放下了手里有注解的佛经,外面能听到嘈嘈杂杂的声音,从佛寺佛塔上,看到那些年轻的僧人们汇聚起来,他皱了皱眉,下了佛塔,拦住了其中一个僧人问发生了什么事情,那年轻僧侣单手一礼,道:
“师叔祖,是珈蓝大菩萨的神像显灵了。”
“珈蓝大菩萨?”
老僧愕然。
那年轻僧侣则是兴冲冲地道:“是啊。”
“主持方丈把我们都叫过去,说要想办法唤醒珈蓝菩萨,让祂能替我们镇压寺庙,现在灵气复苏,各种妖魔鬼怪太多了,听说之前净土宗的佛门净土就给一只猴妖给大闹了一顿,我们现在心里都有些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