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萧虽未见当时情境,亦能想象其间凶险急迫,心下一时震怔,一时又恍然。“此番九死一生,是我与师父之幸……”
惶然,茫然,怔然。
是幸么?
终归是复杂了心绪,少年人转目望向饮竹居方向,目中神色兀然空惘,垂目而深。“师父她……”
“师父她虽然伤的重,但醒得比小云子早呢,就是水迢迢又倒回到第五层了……”阿紫的小脸上极难得地也浮现出了惆怅,“这样一来大师姐二师姐每每想起来肯定都要数落阿紫先前害师父退回到第六层的事……”
云萧闻言心下却忍不住萦上微微暖意,似怜惜般轻轻涨疼,又似怀念般缱绻柔和。“不怪小师姐……是云萧无能,当年劳师父寒冬雪日出谷来救,以至伤重……”
阿紫嘟起嘴,摇了摇头道:“不管啦,总之小云子和师父都要快快好起来!这样大师姐二师姐就会忘了阿紫先前闯过的祸啦!”
青衣少年闻言一笑,也是点头。
日影西斜,青竹落叶纷然,群山郁郁的深谷中,静谧深幽一如旧年。
少年人望着周身熟悉的椅木窗景,霍然望向远处。
想……
留在那时,师父赶来谷外、于群狼中救下自己的那个雪日。
他望着她的背影,她站在他的身前。
雪花零落,举世纯白……
没有念想,没有期许,没有复杂。
只有纯粹如雪的感念,与动容。
和那一抹最小、也最满足的幸福。
……那一人是他的师父,是长辈,是亲人。
他是她的弟子,是后人,亦是亲人。
仅此而已。
如此便好。
如此,便好。
少年蓦然闭目,胸口涨涩,心紧□□住、锥刺一般地疼了。
自己,还能回去么?
脑中万千心绪如狂风冷雪般喧嚣又凛冽,他五指慢慢蜷起,紧紧压在跃动如狂的心门上。
悲哀又无力地自嘲一笑,语声喑哑,惘然如缚:回不去了么?
回不去了。
叶飘零,林风狂,天低日沉。
第135章 默守
上托的木窗前竹影婆娑,仲冬的晴日将歇,余晖暮色。
幽谷深处,天边云影寂寂然地洒在竹篱院落内。
风声簌簌,青竹摇曳,含霜院北的居所内,经年不改的静谧与清幽。
长发轻束,松松地散落在颈侧肩头,墨衣云纹的男子专注地坐在榻沿一侧,广袖轻撩,拂在榻上女子锦被之上。
男子出神地望着榻上的人,目光落在她鬓边的白发上,心头禁不住微微疼了。
“小师妹……”男子喃了一声,执起她枕边一缕雪发,放在手心里轻轻摩挲。“你这样,我于心何忍……”
沉沉的叹息散在屋内,四角的炭火轻轻跃动,墨衣的男子伸手轻柔地抚过女子的头,一下一下轻轻抚着……眼神过处,如蓄月光般温柔。
“师兄……”榻上的人眼帘轻颤,慢慢睁开了眼。
“小师妹知道是我?”墨然微微一笑,手指在她发上揉了一揉。
女子亦有几分恍惚之色,转头望向男子方向,久久,轻轻点头道:“……会这样抚我头的,只有师兄。”
榻边男子笑纹愈深,慢慢将女子从榻上扶坐起来。“可有哪里不适?”
女子轻轻摇头。
墨然伸手替她理过耳边微乱的鬓发,温声道:“先坐着调息一瞬,师兄去端药。”
榻上的人依言颔首,安静地倚坐榻上,空茫的双目“望”着起身而离的身影。
虽不能见,亦如当年。
“师兄……”端木忽然下意识地喃了一声。
墨然闻声回首,长衣广袖拂起落下,语声温雅,柔和如旭:“……小师妹?”
榻上之人轻轻一怔,而后望着他许久,微垂目。
墨然似感觉到了她心绪微动,又转步而回:“怎么了?”说话间手已伸出,再度轻轻抚了抚榻上女子的头。
白衣女子恍然道:“许久未听师兄这样唤过,方才一时……好似回到了年少时。”
男子眼神一暗,语声依旧温敛,如酝之已久的醇酒,柔柔地散在空中。“不过数年,小师妹言语间的沧桑竟已不逊师父当年。”
女子闻言怔声:“师父逝世,已有十二年了……”
墨然望着她:“师兄看着你做了十二年的清云宗主。”
端木转目看向男子方向,不觉轻声喃道:“师兄与师姐师弟离开归云谷……也有十二年了。”
男子揉在她发上的手越来越轻:“你少时虽冷漠,在我们与师父面前却还有几分人息……如今……”墨然收回手,深深看她一眼,不知是叹是眷是哀。“如今你心里装着天下安宁,看不到师兄,也看不到你自己。”
端木闻言一怔,微微愣住。
心下却有些本能地伤然:“师兄……”
墨然轻声道:“小师妹的那些弟子,都是好孩子……时时挂心于你。苏婉师侄早些来过,言云萧师侄已经醒了。”
面上不经意间萦上暖意,女子眸中亦是柔和:“……醒了便好。”
墨然便又道:“他与阿紫那丫头,是你当年中了霜夜寒花毒之后,在洛阳与我不告而别后收下的?”
端木闻言便怔:“师兄可是怪我当年……”
“当年你知我治不好你,便默声离去,一如这些年你有何伤病,也从不求教于我。”墨然语声寥落。“云门弟子离谷后不得滞留谷内,我不能回;小师妹出,也从不往师兄住处……便是路过,也只是路过。”
端木拨了拨唇,却又无言。
稀疏*的竹影于窗外投射而入,落在屋内青石之上,寂静幽然。
“此一次,若不是绿叶让苏婉来寻我……你是生是死,我尚不能知……”
“师兄。”端木蓦然微扬声,轻轻低了头:“是我之过……让师兄挂心了……”
墨然抬眼望于窗向远处,久久,方道:“我还未舍下当年被我抱回谷中的小师妹……你却已然长大,能舍得下师兄了么?”
端木心口一窒,霍然目中一颤,语声微喑:“师兄……”
墨然叹了一声,缓步走出,未再言语。
.
“师父。”饮竹居外,蓝衣的少女端着玉白的小碗立在门外。“大师伯言师父的药不宜食前饮,命弟子端碗粥来与师父喝下。”
屋内之人低声应了:“……好。”
蓝苏婉推门而入,回身合上房门,绕过屋内屏风,望见白衣的人轻倚于榻上,神色一如往日宁静平和,却又隐隐怔忤出神。
“师父?”蓝苏婉将手中素粥双手递来,未见女子接过,一时惑然。
端木闻声而回神,转目望向蓝苏婉所在,滞了一瞬,问道:“你师伯于此,休息的可好?”
蓝苏婉闻言一怔,而后面上便浮现了愧赧歉然之色。“回师父……大师伯护着师父回谷之后,便一直守在师父榻前,未曾休息过……”
端木不由一窒:“是这样……”榻上之人微微垂目,神色间几多忧怔。
“师父?”蓝苏婉又唤了一声。
端木轻轻叹了一声,慢慢道:“饮竹居原是你师祖所宿,如今是我的寝居,绿儿所在厌梅居以往是你们师伯所宿……他虽已出谷,此次却是因为师而滞留一时……我之前虽未过问,却也不忍他十数日无处可歇……”
蓝苏婉心生不安,讷讷道:“小蓝本欲将斥风居收拾出来给师伯歇息,只是师伯吩咐,将饮竹居一侧的药庐收拾一下便好,夜间若有事,也便于照看您……”
端木闻言而默然,久久未言。
许久终是叹了一声,轻轻的忧茫散在心头,便如那些年默然相依时的轻眷……
怅惘,难过,无处可寻。
时光荏苒,少年不复。
恍然回首,十数年已过。
“于师兄面前,不可怠慢。”端木轻轻道了一声,不知是告诫旁人,还是诉与自己。
小蓝立时低头应了:“是,师父。小蓝谨记。”
榻上之人这才伸出手来轻轻接过了白瓷小碗。
少许,女子喝罢碗中之粥,将碗递还少女,出言问道:“萧儿的伤势可有好些?”
“回师父,醒后外伤便愈合地快了,只是内伤多因竭力,还需休养一些时日。”
端木点了点头。“晚些我去看看萧儿伤势。”
蓝衣少女立时道:“不劳师父过去,小蓝掺师弟过来就是。”
端木摇头:“雪岭难行,他负我疾行多日,双膝伤的不轻。”女子目中浮现动容与深念,“这半月余,若无萧儿在我身侧,为师本无生路,他也不至伤重至此……”言至后句,极轻的一声叹息散在屋内,榻上的人心下却也一暖,慰然而惭心,竟难言。
蓝衣少女闻言却是一笑,婉然道:“师弟若敢丢下师父不顾,小蓝与阿紫绝不会答应,师姐怕是更会打断他的腿。”
端木听罢一怔,目色温清,柔和静下。久久,她低声道:“得你们为徒,是为师之幸。”
“能有师父您,更是我们四人的福气。”
榻上女子眸中微动,未再多言,只是神色十分柔和,宁然而沉静,如流水月光,溢满周身,说不出的安然。
似想起什么,女子转而问道:“这几日九曲阵中似有异动,可是为师的错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