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上仙位择仙竞赛并列第三,奉九天仙帝之命,承随赛诸仙之责,接引你等归天正位,可准备好步入五雷阵引灵入体?”
“准备好了!劳烦坤仪左将军,劳烦诸位雷将接引!”
众人异口同声,而后便是漫天雷光倾泻而下,功德金光被雷光化为精纯仙灵,引入阵中。
一同归天之人实在太多,功德又太过厚重,云层之上什么都看不到,银汉罟上的众人也只能暂时屏蔽那一方雷电聚集的晃眼之处。
悄悄在下面讨论其他的。
“我还以为第二个归位的会是明光天仙等人,结果第二个不是就算了,为什么第三个也不是?!”
“还不是因为某个卑鄙小人为了赢,伤了明光天仙!”
“输不起就不要参加择仙竞赛,什么叫作卑鄙小人?那明明是正常的竞争!”
“明光天仙如今还在下界带人扶正星晷,不像这些幽天的功德仙位,全部都是蹭了东极青华大帝的信仰……”
“你怎么还敢说这种话?东极青华大帝已经亲自承认了侍者,你不服,你下界去为东极青华大帝布教啊!到时候你也是侍者!”
“哼,别的不说,古仙族可不是一味只为了比赛结果的,扶正星晷,归位苍生命盘,才是真正的功德!才是泽被后世的长远功业。”
“难道不去挟势弄权,就是低级吗?”
“拨乱反正为生民生计奔波,调运米粮,修筑堤坝,化解眼前的饥荒洪灾,就不该彪炳史册千古流芳?”
“都别吵了,为苍生奔波,没有哪一方是低级的!”
“所有的事情都需要有人去做,无论是为生民立命,还是为万世开太平,都是我等为仙者该引为榜样的。”
……
碧桃随便看了几眼银汉罟上面的评断,就追踪了明光这段时间做的所有事情。
天界与人间的时间差距甚大,幸而为仙者五感绝伦,双眼甚至可以捕捉雷电之光的走向,将时间的流速差距轻易拉平。
明光获救之后,被迫推迟了登临皇太孙之位的计划。
甚至对外宣称重病将要不治,蛰伏在丹曦郡王府内,将手中权势放开了一个口子。
以此为引,钓出了老皇帝的真实目的和筹谋。并没有第一时间出手干预,而是顺水推舟,让他自以为已经赢了。
明光原本只以为惠伟帝是老了,贪恋权位,又受佛教以及自己皇子逼迫,英雄迟暮,何其可悲。
然而待到他当真明晰了老皇帝的筹谋,饶是他,也不由因这荒谬而震撼的计划而瞠目结舌。
这居然是一个从几十年前,就开始埋下的惊天阴谋。
惠伟帝,名为梁英卫,出身自六十三年前的静安真寺。
乃是一位被扔到了佛教门口的弃婴。
他跟着老和尚长大,天生体质超人,身形威猛,冬练三九夏练三伏,待到成人之时,燕颔虎须,威不可挡。
彼时的青辽国只是弹丸小国,每一年都要向周边四国进献大量供奉,卑躬屈膝苟延残喘,民生艰难,苦不堪言。
那时的静安真寺,正是在青辽国同周边风廉国的边境之上。
长在寺庙之中的孩童,经年日久在心中种下了善根,自然会为了城镇之中受到欺压和敌国掠夺的民众出头。
最开始,他只是组建了一支和他一样,出身寺庙的孤儿军。
他们只做一件事,就是在敌国的铁蹄来践踏百姓之时做出反抗。
后来就有无家可归的流民,有家人需要守护的壮汉,自发地加入了这个队伍。
逐渐在边境形成了一股义军。
哪怕是太平年间,也还是有人受离乱之苦。
而那时四国强,一国弱,弱国自然上到国君下到百姓,全部都是他国奴仆。
被世代压迫的民众忍无可忍,这时候有人振臂一呼,英雄便横空出世。
队伍犹如野火燎遍莽原,当年寺庙之中的孤儿,成了一位众人拥护的主君。
主君英明神武骁勇善战,知人善用智谋无双。
带领四方搜罗的能人,一路势如破竹,杀得四方敌军落花流水。
接到了自己国家的“招揽”,原本怀着为国效命的青云之志,带手下来到了皇都。
奈何经年日久跪地向四方乞怜的国君,懦弱昏聩,竟然联合四方国之奸细,竟要将这位民间英雄,以及一干热血冲云霄的手下义士,尽数鸩杀在青辽国皇都。
幸而梁英卫天生机敏,及时识破了这等令人肝胆俱裂的无耻计谋。
带领手下突破重围,连夜杀出了国都,回到军营之后,立即调遣兵马返回。
不顾什么谋逆者天罚的恶咒,先拿懦弱国主祭天,而后将那四方奸细杀死,身体插在木棍之上,血淋淋地展示在皇宫门口。
又将他们的头颅全部都割了下来,还与其国君,登临帝位,正式对周边四国宣战。
四国原本根本不将这草莽出身之人放在眼里。
孰料惠伟帝梁英卫用兵如神,战无不胜攻无不克,得位之后更是广开粮仓,济救苍生。
对压榨苍生的贪官污吏一律施以重刑。
他登基那一年,光是青辽国斩杀的高官权贵,就已经在菜市堆成了数座“京观”。
铁血手腕之下,只有两种结果,一则万民臣服,二则群起攻之。
然而梁英卫只杀权贵高官,对平民百姓却从无酷烈手段。
当时整个青辽国官府之内,十室九空。
可是百姓的日子,却前所未有地好过了起来。
他又带着兵四处征战,有时一夜奔袭上千里,还能将敌人打得丢盔卸甲。
战神临世之名渐渐大噪,他就在这种极端的情况之下,毫不意外地取得了民心。
得民心者得天下。
疆土一步步扩张,他从来不兴鸟尽弓藏的那一套,对着手下之人肆意放权。
倘若那人为国为民,他便是周公吐哺,任人唯贤。
若是那人包藏私欲,祸乱朝纲民政,他便连个理由都懒得给,直接带兵提刀,到那人府上将其头颅砍下以祭苍天。
原本这样的治国手段一定是不长久的,疆土变大之后,必须有人治理,靠一个皇帝又如何能撑得起一个国家呢?
然而他又一次反其常规,因是谋逆上位,草根出身,根本没有什么家族宗室可言。
因而敕封四方能人为异姓王,共治青辽国。
这些上位的异姓王,皆是出自他手下亲自带的兵。
曾与他并肩开国,为民而战。
四位异姓王盘踞四方,成了镇国利器。
一时间四境倒是真的让他强势安顿了下来。
青辽国就此开启了休养生息。
自四方招揽人才上位,开恩科,更善用氏族举荐之大才。
虽然治国不同于打仗,常常漏洞百出,但四方异姓王忠心耿耿,绝对的生杀权握在手中,梁英卫甚至经常御驾亲征。
一度打到了风廉国的国都。
但因为风廉国三面环海,与青辽国平原版图接壤太少,青辽国草创未就,百废待兴,不宜远治。
便只让对方签订了永不开战,年年朝贡的协议。
而后掳掠了一番风廉国的好东西,就带兵折返了。
如此几年,青辽国就像缓过一口气的猛兽一般,彻底成为四国不可轻视的存在。
养育他长大的佛教,在他征战期间一直在背后默默支持他,替他行善事,开声名,掌百姓舌喉。
最终顺理成章被封为青辽国国教。
不会治国慢慢学就行了。
就算日后四方异姓王必起异心,梁英卫无法带兵再亲自砍朝臣的脑袋,朝中济济一堂的能人,也能为他防患于未然,替他怀柔德治。
若是到此,倒也能算一位枭雄横空出世。
然而无人得知,这一切,从国之初立开始,便是一个惊天震地的阴谋。
青辽国的百姓乃至四方异姓王、包括梁英卫后宫之中培植养育,争得你死我活的各股势力乃至皇子们,都被囊括其中。
梁英卫在位期间,一度垂拱而治。
然而他明面上是一位旷世明君,私下里却扶植四方世族,掠夺民生。
派人腐蚀各州郡官员,令他们逐渐胆大,欺上瞒下,中饱私囊。
鼓动四方异姓王扩张领土,豢养兵将,占据一方。
更是对佛教之内贪欲炽盛,啖肉吐佛的僧人暗中嘉赏扶植,反倒对束身自修,雪胎梅骨的真大师多番打压,让他们不堪忍受教内污浊,遁隐深山。
如此整整数十年,青辽国这由梁英卫亲自建立起的金城千里铜墙铁壁,又被他自己一点点地蚕食蛀空。
而这一切的一切,只因为——
“你是说,你以整个青辽国的百姓为祭,从数十年前,便谋划了今日。”
“只为了……殉国飞升?”
银汉罟上,青辽国时节已经入夏了,但是还披着狐裘的明光,惨白的面色在皇宫辉煌空旷的灯光之中,显得格外阴鸷。
恢宏古朴的飞龙大殿之中,此刻没有满朝文武,甚至没有任何的宫廷守卫。
只有坐在步辇之上的明光,和龙椅上面那位不再伪装痴傻,目露精光,纵使被绳索捆绑,依旧赫斯之威难掩的惠伟帝梁英卫。
“若无你这杂种小儿坏我大计,如今我已然飞升上界,千秋万载长生不灭!”
“咳咳咳……咳咳……”明光蜷缩在步辇之上,消瘦得看上去近乎如同险峰峭壁。
他咳了数声,而后问那被困在龙椅之上的惠伟帝:“所以从一开始就没有什么元后之子遗落在外的皇孙。”
“你只是利用这个皇孙,挑起皇城之中多股势力与诸位皇子之间的争斗。”
“好让整个国家彻底乱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