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轻人表达心意都是这么直接坦诚,不过云朝朝既然把话都放出去了,那租房子的事情自然也要提上日程。
这个时候,清风观地处偏僻的优势就凸显出来了。正是因为偏僻,所以租房子的价*格就很便宜。像林爷爷之前租的那个院子,一年也才不到5000块钱的房租,划下来一个月也就四五百块钱。
而且有了之前的租房经验,云朝朝的这次直接就跟村委会的人对接了。
村长当然认识云朝朝,毕竟之前云朝朝租村子里的田地包括给村子里的留守儿童和老人送糕点的时候,就已经打过好几次交道了。所以村长对云朝朝挺客气,虽然比云朝朝年长很多,但还是一口一个您的称呼着。
听说云朝朝这次过来是准备给几个大学生租房子,村长更是直接就把云朝朝带到全村唯一的一所小学里去了。
云朝朝本来还好奇村长为什么会带她来小学,不过等她到了地方一看,她就明白了,因为这所小学的房子大概是整个村子里修建得最好的一栋建筑物了。
整个学校就一栋楼,一共四层。据校长介绍说本来最初的规划是三楼和四楼给学生当教学楼,一楼和二楼作为学生和老师的宿舍。
结果因为学校里的学生实在是太少太少了,而且老师也只有一个,所以这栋教学楼完全没有发挥出任何的功效,几乎就等同于废弃了一样。
校长提到这个事情,心里也很难过:“当初修建这个新的教学楼,我是托了很多关系跑了很多地方的,而且村子里很多人甚至都还集资了呢!你看这操场上的篮球场和乒乓球桌,都是新的。不过现在留守儿童虽然多,但重视教育的却很少,但凡有重视的家长,都已经想方设法的把孩子带走了,所以留下来的这些孩子,要么就是家长完全放任不管的,要么就是家长想管但却碍于不在身边所以管不了的……再加上村子里条件差,好一点的老师都不想来,就算来了,也基本上都不会留下,于是生源差,老师差,就这么恶性循环着,说起来我们村里已经好多好多年没出过一个大学生了。”
云朝朝听着,也忍不住有点感慨。但说实话,她也没有什么更好的办法解决,因为这样的现状不止这一个地方有,很多乡村学校都是一样的。
好在村长自己说着说着,反应过来了:“害,我跟您说这些干嘛,我就想说啊,这里的宿舍都跟新的一样,反正放暑假了,学生们也都不在这儿,您到时候可以让那些大学生就住在咱们的教师宿舍里,正好还能跟咱们的刘老师做个伴。”
云朝朝:“那房租的事情……”
村长:“您就看着给一点就行,不给也行。”
云朝朝当然不能占这个便宜,所以最后两个人商定了一下,就按人头收费,一个人200一个月,到时候看来的大学生一共有多少人,再算具体的价格。
至于房间到时候是单人间、双人间还是多人间,也都可以灵活安排,毕竟教师宿舍那么多间,怎么安排都行。
解决了租房的问题,云朝朝还特意去了一趟林爷爷那边。
看了看水稻、小麦和茶园的生长情况。
小麦因为还没到季节,所以跟之前看上去还没什么特别的变化。但水稻比云朝朝上次来的时候看上去要喜人多了。一株株水稻稻穗饱满,差点儿把稻梗都压弯了腰。
云朝朝看着这些稻穗,感觉自己看到的不是金黄的稻穗,而是金子。
她这次过来,当然不是空手过来的,她还给林爷爷带了一些小礼物——是林半夏亲自养出来的各种避暑和驱蚊的中草药。
上一次林半夏在清风观里摆出了几盆中草药,结果驱蚊效果特别好。自从那些驱蚊的中草药摆在清风观里面,云朝朝感觉自己的睡眠质量都提升了不止一个档次。
所以她这次从清风观过来,也给林爷爷带了一些。她还特意告诉林爷爷,是林半夏托她带过来的。
林爷爷心里很清楚林半夏才不会这么心细,估计都是云朝朝的想法,但他也没拆穿云朝朝,只是顺势问了两句林半夏在清风观的情况。
云朝朝:“挺好的,最近都在认认真真的照顾瓜果和中草药,就是闲暇的时候,还是不忘研究她的医书。其实我觉得孩子要是真喜欢,其实去系统学一学医术也挺好。”
林爷爷叹口气:“她爸爸当初是生病走的,那会儿家里也没什么钱,但也凑钱去做了个手术,结果没想到手术之后情况反而恶化严重了,不到半年人就没了。自那之后她就对西医比较抗拒,一直试图自学中医。”
云朝朝从未听林半夏提起过这些事情,也不知道还有这样的渊源,这会儿听林爷爷说起,突然就有点儿理解为什么林半夏那么冒冒失失的急着想要通过中医来治病了。只不过中医博大精深,学起来哪里会是那么容易的事情。
云朝朝安慰林爷爷:“没关系的,只要有心学,什么时候都不算晚。我都跟林半夏约好了,到时候等卖了果树
和中草药赚了钱,她想去中医就去学。学好了清风观随时欢迎她回来。”
林爷爷:“好是好,就是不知道我还能不能等到那一天。”
云朝朝立刻打断他:“能能能,肯定能。”
-
两个人在田间地头聊着林半夏。而清风观里,也有人在讨论着林半夏——养的驱蚊草。
林雅是A大的美术系学生。这是她来清风观写生的第三天。前几天她过来写生的时候,背包里除了背上各种吃的喝的还有画板画纸之外,还背上了各种驱蚊的药水和花露水,但驱蚊效果还是不明显,每天画完画回到宿舍里,胳膊腿上到处都是蚊子咬的包。
但这天,蚊子明显少了。
林雅仔细观察过,发现不是她身边的蚊子少了,而是整个清风观里,蚊子好像都变少了。
要知道清风观有水塘,还种了蔷薇花和银杏树,甚至还有一小片竹林,无论哪一个单挑出来,蚊子都不会少到哪里去。但让人意外的就是,蚊子确确实实变少了。
不止林雅发现了这个情况,跟她一块写生的同学们也都发现了。最后大家研究了半天,终于发现清风观里多了一些他们刚来的时候没见过的盆栽。那些盆栽闻上去有一股中药味,于是林雅就忍不住怀疑,是这些盆栽起的作用。
林雅打小就遭蚊子,这些年试过的驱蚊产品可谓是不计其数,但效果这么好的,她还真是见得少。最关键的是这些盆栽看上去就跟普通的盆栽一样,甚至还挺好看的。这要是放在宿舍里,或者是做成驱蚊手环戴在身上……
林雅这么一想,忍不住就去找了小九打探。之所以找小九,是因为小九就在她身边的小卖部里卖东西,打探起来最方便。
林雅:“你好,我想请问一下,你们清风观里的这些盆栽是不是可以驱蚊啊?”
小九其实也不太懂,但她依稀记得之前云朝朝好像提过是在观里摆了一些驱蚊的东西,所以便模棱两可的回道:“应该是吧。怎么了?”
林雅:“我想买一点回去,不知道卖吗?”
这问题小九熟,所以她干脆利落道:“卖!肯定卖!我们清风观里向来是没有不卖的东西,只有不卖的价格。”
林雅:“……”
第52章
不得不说搞销售的果然都是能洞察人心的神人。小九不仅看出了林雅是真心想买,也提前预判了云朝朝肯定会卖。
所以她都没等云朝朝回来,只是跟林半夏商量了一下,就直接做主把这些驱蚊草给卖了,而且还卖出了一个非常好的价格——50块一盆。要知道即便是长空道长的符筒盲盒,也才20一个,区区一盆草,小九居然卖出了50块。最重要的是林雅连磕巴都没打一个,就干脆利落地拿了10盆。
等云朝朝回来,小九把价格告诉云朝朝,云朝朝也挺震惊:“……你这卖得有点儿贵了吧?”
小九:“卖东西这种事情,就是一个愿打一个愿挨啊!客人要嫌贵,他们可以不买,既然人家愿意买,那就说明这个价格对方是可以接受的。我没卖她100一盆,都已经算是我善良了。”
云朝朝:“……”也有点道理。
其实云朝朝倒不是单纯觉得这个价格贵,只是她心里总觉得道观不是纯粹的盈利结构,是带一点公益性质的。所以她自己在心里就会把很多东西的价格定得比正常价格偏低一点。但就像小九说的,卖东西讲究你情我愿,而且清风观的东西本身就很好,其实是值得卖出高价的。
小九:“对了,买驱蚊草的那个小姑娘还说咱们可以做点儿驱蚊手环卖卖。现在正好是蚊虫肆虐的季节,咱们清风观又有现成的资源,我觉得这倒确实不失为一个好主意。”
云朝朝赞同道:“我会跟林半夏商量商量,然后让她跟长空道长合作一下。”
长空道长之前跟林半夏其实合作过,比如他之前曾用林半夏种出来的中草药煲过汤。但两个人倒是第一次合作做驱蚊手环。
不过这也难不倒长空道长,因为无论是编织还是雕刻,但凡是手上的功夫活,他基本上都不怎么让人操心。
倒是林半夏,看着长空道长在那儿编织驱蚊手环,整个就是一个大震惊:“这年头的男人手可真是巧啊,竟然还会编手环,真是让我们这种啥也不会的女人自愧不如……”
一旁的静听:“那你谦虚了,你怎么啥也不会,你不是还会扎人么?你是咱们清风观里唯一一朵带刺的玫瑰。”
林半夏白他一眼:“……你信不信我真扎你?”
静听秒怂:“对不起,我错了。”
林半夏收拾完静听,继续蹲下看长空道长编驱蚊手环,看着看着,自己也忍不住上手试了试。你还别说,可能是因为她之前拿过针的缘故,这手环她编起来竟然也像模像样,虽然不如长空道长编得那么快那么好,但确实是比静听和云朝朝要编得快多了。
除了手环之外,林半夏和长空道长还做了不少的驱蚊香包。不过香包不是手工缝制的,而是长空道长设计好之后,上网找人订制的,只是里面的中药草用的都是林半夏自己调配的驱蚊中草药。反正他们这一次主打的也不是手工编织,而是驱蚊。
-
驱蚊手环和驱蚊香包上市之后,云朝朝把一部分放在道观里交给小九来售卖,剩下的一部分,则交给了徐婷婷和谢雨在A大校园里去售卖。
小姚听说云朝朝的清风观其实还在招大学生代理之后,也把自己宿舍的舍友介绍给了云朝朝。
于是在继A大这个大学网点之后,清风观现在又拥有了农业学院这个新网点。
而且不知道是不是农业学院绿化做得更好蚊虫更多的缘故,农大这边的新网点一上线,驱蚊手环和驱蚊香包的销售量就比A大这个老网点药卖得好得多。
甚至几乎到了人手一份的程度。
一个学校少说也有好几万人,一个驱蚊手环卖20,一个驱蚊香包卖10块,到后来驱蚊手环供不应求,价格还一度涨到了50元,所以算下来光是这一项的入账,就得有个40来万了。
徐婷婷和谢雨那边虽然卖得不如农大那边,但效益也不差。而且驱蚊的东西在夏季确实是很多人的必需品,所以徐婷婷和谢雨卖驱蚊品的收入,竟然比她俩之前卖符筒盲盒和小蛋糕加起来的收入都要多。
可谓是大学还没毕业,就轻轻松松月入过万了。
除了学校里的驱蚊手环和驱蚊香包卖得火热,清风观里的香包和手环也卖得挺好。
因为来清风观的香客里面,有很大一部分都是带孩子来的。而驱蚊叮咬,是困扰很多有娃家庭的一个问题。毕竟小孩子细皮嫩肉,最受蚊虫青睐。
所以一听说清风观这里有驱蚊手环和驱蚊香包售卖,先不管有效没效,家里有孩子的,都试探性地买了两个。
最关键的是买回去之后给家里的小孩子一戴,发现还真有驱蚊效果,而且不止有效,甚至还比网上买的驱蚊手环和驱蚊香包效果要更好一点。最关键的是,一般的驱蚊产品闻起来味道会比较浓郁,很多家长会担心这样刺激的味道会对小孩子不好,但清风观的驱蚊产品,就是淡淡的中药香,不仔细凑近了去闻,基本上没什么味道。
就感觉安全性上要更好一点。
有小孩子的家庭,一般接触的也都是有孩子的家庭。两个家庭遛娃的时候一碰面,少不了要聊一聊孩子的事情。于是聊着聊着,也就顺便会聊到自己最近买到的驱蚊好物上面。
于是口碑发酵,很多本来不打算上清风观来闲逛的人,也把清风观放进了自己的行程表里。
因为这两个驱蚊好物,云朝朝的账户余额,迅速就翻了倍。
云朝朝尝到了甜头,又让林半夏和长空道长做了一些泡脚的中药包。为什么从脚开始呢?因为脚离头最远,就算没什么效果,也不至于出什么差错。
-
就在清风观的驱蚊事业做得蒸蒸日上的时候,很多学校,也终于迎来了自己的暑假。
这个暑假对清风观而言,注定是不平凡的一个暑假。
一是清风观安排了很多场的暑期研学活动,每一场都人数众多,而且好多研学活动清风观都是第一次举办,所以对清风观众人而言也算是一大挑战;二是清风观又将迎来几个新的大学生员工,虽然只是兼职员工,但不管怎么样,团队总归是临时扩大了,还是挺让云朝朝这个当观主的感觉到欣慰的。毕竟云朝朝最初的梦想就是把清风观做大做强,再创辉煌嘛!
至于这第三条,就是小姚也终于从学校搬出来,跟另外两个同学一起住到了云朝朝提前替她们租好的教师宿舍里去了。三个小姑娘本来就是同班同学,所以也没有一人要求住一间房,而是直接弄了个大通铺,然后三个人直接住在了一间房里面。
这个学校就一个留守的老师,姓刘。年纪大概50多岁,就是这个村子里的人。以前算是代课老师,后来运气好,转了正,有了编制,就也没离开,一辈子都留在这个学校里。
眼看着马上也快到退休年龄了,但村子里连个接班的老师都没有,所以骤然看到这么多大学生过来,刘老师还挺高兴,也挺热情。
一直在帮着小姚她们里里外外的张罗。
小姚觉得自己运气真是好,这一路走来,感觉都有贵人相助。在清风观里的时候是云朝朝,现在来了这边,又是这个刘老师。
所以等刘老师忙完,小姚特别懂事的把自己花钱买的驱蚊香包和驱蚊手环送给了刘老师。
刘老师本来想拒绝,但小姚坚持道:“您就收下吧,算是我们几个的一片心意。不然我们以后遇到事情都不好意思麻烦您了。”
见她这么说,刘老师便也没再推辞,直接就收下了。
这一晚大家都累了,便也没多说话,各自洗漱好就睡下了。
接下来小姚她们白天各自去干自己的活,晚上就回学校这边睡觉,所以也没什么机会再见到刘老师。
结果没想到这天小姚从清风观回来,就看到刘老师坐在她们三个宿舍门口,看样子像是在等人。
小姚主动打了声招呼,刘老师果然说道:“回来啦?等你好久啦!”
小姚:“您找我有事啊,刘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