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他吹得难听静听倒是没什么意见,真正让静听觉得无语的是,为什么家里有小孩子这人还要看他的直播间呢,不知道他的直播间就算不吹唢呐也很少儿不宜吗?
唢呐吹不了,静听就还是恢复老本行,开始接单骂人。
这一次下单的是个小朋友,据说在上初中。小朋友说自己对很多食物过敏,但家里的人总觉得不相信,尤其是她奶奶。每一次都故意把那些她会过敏的食物藏在其它食物里面,然后诱哄她吃下去,症状轻微的话她全身会起红疹子,但症状严重的时候,她甚至需要去医院打针挂水。为此她父母跟她奶奶吵过很多次,但她奶奶当着她父母的面答应得好好的,一旦背过身去,就故技重施一意孤行。
小姑娘私下也问过奶奶,到底为什么要这么做,结果奶奶说哪里有什么过敏,不过都是小孩子矫情。
小姑娘最后说,真得很担心自己哪一天会被奶奶害死。
之前碰到的那些问题,静听都是直接通过骂人来解决问题的,但这一次,静听觉得光靠骂可能解决不了问题。
所以他给小姑娘出主意道:“电视剧滴血验亲你见过吧?下次你奶奶要是再折腾你,你就直接发疯,那根针去扎她,就说要滴血验亲。有些人呐,针不扎在自己身上是不知道疼的。对了,你要是自己不敢扎,我可以给你推荐一个中医世家传人,我们清风观的未来神医。我们清风观的这个神医啊,干啥啥不行,但扎针第一名。”
传说中扎针第一名的林神医:“……”
第26章
林半夏一开始以为静听是在侮辱她,正准备发飙,后来仔细听完前因后果,都不用静听再多说什么,自己主动就开始配合静听的表演。
她这人不像长空道长那样社恐,也不害怕出镜,所以回房间拿了医书和银针,就开始给小姑娘演示该怎么把人扎出血来。
说实话,你要让林半夏别把人扎出血,可能还有点儿难度,但你要让她把人给扎出血,那可真是找对人了。
第一步,林半夏先教人打开银针盒。
“看到这盒银针了吗?你先从里面挑一根最粗最长的,如果是用来吓唬人的话,你就直接从里面抓上一把。”
第二步,林半夏先翻开《中医世家》这本医书,然后教人怎么找穴位放血。
“一般放血的话,有印堂穴、厉兑穴、少商穴、商阳穴等。如果是正经放血,肯定推荐大家扎少商穴,也就是手指指端,但如果是用来吓唬一些冥顽不灵的老人,建议直接扎印堂穴……印堂穴知道在哪吧?”
林半夏一边翻书,一边念道:“印堂穴在眉毛内侧中间的凹陷处……也就是差不多二郎神第三只眼的那个位置,你想想,就这个位置,谁拿个银针对着你说要给你放血你不害怕?”
林半夏虽然给小姑娘出主意,但到底还是有理智在的,所以说完之后又忍不住强调:“你年纪还小,就吓唬吓唬你奶奶就行了,也别真动手扎她,一般这种对别人特别狠的人,对自己都挺惜命的。你都不用真扎,只要把那个架势摆出来,她下次就老实了……要是她发火说你不孝,你就使劲哭,哭的时候不要在家里哭,直接跑到大门口去哭,人越多哭得越大声,要是别人问起来,你就说你奶奶天天都想害死你,你给她扎针就只是想确定一下她到底是不是你的亲奶奶,仅此而已……”
林半夏这一套组合拳乍听之下很奇怪,但仔细想想又觉得非常有道理。毕竟小孩子嘛,搞出点儿稀奇古怪的事情也都可以理解。
而且这事确实得闹大,不然光靠小姑娘的父母,都没办法很好的保护这个小姑娘。
静听之前一个人直播,顶多是过过嘴瘾,如今带上林半夏,那可谓是如虎添翼。反正求助的那个小姑娘很快就说自己知道该怎么办了。
林半夏因为是第一次上直播,又是第一次给别人出主意,所以很关心这件事情的后续。下播之后还特意给小姑娘发私信,让她有情况随时跟自己联系。
这小姑娘这么小小年纪就敢在网上向陌生人求助,可见也是个主意正的。所以当她奶奶又一次把她吃了过敏的芒果藏在酸奶里偷偷塞给她的时候,她直接就按照林半夏的计划实施了。
而且实施得比林半夏的计划更彻底。
她先是一把就把那盒酸奶给掀翻了,泼了她奶奶一身,然后趁着场面混乱不堪跑回房间拿出一根长长的绣花针,说要给她奶奶放放血。
她奶奶果然吓得发疯,不过等小姑娘被人拦下来之后,她奶奶就开始大哭大叫,说家门不幸,子孙不孝……
一般她奶奶使出这个杀手锏,所有人都会息事宁人,就连小姑娘的父母都会无话可说,毕竟没有人想被扣上不孝的罪名。
但这一次她奶奶一哭闹,小姑娘哭得比她更大声:“哇哇哇哇哇……为什么别人的奶奶都那么好,什么好吃的好喝的都留给自家孙女,只有我的奶奶,动不动就想毒死我……呜呜呜,我就想知道我是不是这个家里亲生的……呜呜呜,奶奶你是不是重男轻女,你是不是就想害死我好逼着我妈妈重新给你生个孙子?”
这一口一个的大锅扣得小姑娘的奶奶是猝不及防,以至于到后来奶奶连哭都忘了,只颤颤巍巍地伸出手指指着小姑娘,一个劲地喊:“……你胡说八道,你胡说八道……”
小姑娘哭得更入戏了:“奶奶,好亲切的字眼,但好狠毒的一颗心呀!”
……
以上内容都出自小姑娘的口头描述,但林半夏听着却完全能想象到当时的混乱场景。她觉得好笑的同时,又忍不住关心结果:“后来了后来了?”
小姑娘:“后来我爸爸彻底发飙了,说下次我奶奶再害我过敏,他就再也不认我奶奶了。反正目前事情算是解决得挺圆满,谢谢你们哈!”
林半夏:“谢就不用了,别告诉你家里人是我们教你的就行。”
小姑娘不解:“为啥呀?”
林半夏:“反正你听我的就行!”
小姑娘虽然想不通林半夏为什么不让她告诉家里人,但她因为之前的事情对林半夏很信任,所以还是听话的答应下来。
事实上不止小姑娘想不通,静听也想不通:“这又不是什么秘密,干嘛不让人说?”
林半夏:“你傻啊,虽然我们这次帮上了忙,但谁家父母听到别人教自家小孩给奶奶扎针放血会觉得高兴呀,人家不过来找我们麻烦那都算我们运气好了。”
静听想了想,觉得还真挺有道理的,于是难得夸了林半夏一句:“不错嘛,我之前一直以为你是有勇无谋,但现在看来,你居然还是有点脑子的。”
林半夏:“……”世上怎么会有静听这样的人呀,夸人都夸得像在骂人一样。
_
清风观这段时间采用限购政策,主要限制在食堂的用餐时间上。之前清风观的用餐时间是只要你饭点过来,哪怕早一点或者晚一点,基本上云朝朝都会尽量给安排得好好的,但现在只有中午11点-2点,下午5点-7点这两个时间段可以用餐,其他时间就过时不候了。
因为用餐时间有严格限制,再加上用餐时间高度集中,所以就餐时间段的人数就显得格外的多。人嘛,很多时候都会有从众心理,越是吃饭的人多,那些持观望状态的路人就越会想着试试看,于是虽然清风观的食堂限购了,但清风观的收入倒是没怎么受限购这件事情的影响,甚至有时候营业收入反而比限购之前还要多。
而且这样一来,虽然用餐高峰期长空道长会稍微辛苦一点,但其他时间他都可以休息,也算是劳逸结合了。
其实云朝朝也想过招一些普通一点的平凡道士,来维持清风观的日常运营,但一来招聘广告打出去这么长时间,始终没有什么反馈;二来这段时间也不知道怎么的,清风观在道长们心目中风评似乎变得并不怎么好。
道长们要么完全没听过清风观的名字,要么听到的都是关于清风观的黑料,比如不务正业、哗众取宠之类的,所以越是普通平凡的道士,反而越有点儿不屑于跟清风观为伍的意思。
在这件事情上,云朝朝也没办法改变这些人的刻板印象,而且严格意义上说起来,这些道长们的刻板印象也不完全都是错的,所以她索性也就躺平了。反正就走一步看一步吧!
这天云朝朝突然接到了母校的电话,打电话过来的是云朝朝大学时期的辅导员陈老师,而陈老师打这个电话的目的是想邀请云朝朝回学校去参加一个关于毕业生的就业讲座。简单来说就是跟毕业生们聊聊找工作的话题。
接到这个邀约的时候,云朝朝自己也觉得挺意外的:“……陈老师,你确定你邀请的是我吗?没联系错人?”
陈老师在电话那头都被云朝朝逗笑了:“当然确定呀!这次找你过来,主要是想让你跟大家聊聊毕业生就业择业的问题,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就业的思维不能太局限,还是应该创新一点,把格局打开一点。像咱们哲学专业,就业环境本来就不是特别好,所以更需要你这样能突破传统思维打破就业局限的优秀毕业生,我觉得这个主题还是挺适合你的,相信你也有很*多话想要跟学弟学妹们说一说……”
云朝朝被陈老师夸得挺心虚:“……其实我这个也是歪打正着,机缘巧合……”
陈老师:“没关系,你就当回母校看看,然后顺便跟学弟学妹们交流交流经验。”
陈老师盛情相邀,云朝朝也不好推辞,所以虽然她心里没什么底,但到底还是去了。这一天来学校跟学弟学妹们进行毕业交流的毕业生还不少,云朝朝只是其中之一。
而且聊起来云朝朝才发现,只有她一个人是哲学系毕业的。
其他专业的毕业生,毕业以后虽然就业方向稍微偏了一点,但并不算特别离谱。云朝朝是里面唯一一个就业方向既离谱又歪得很彻底的人。
反正当云朝朝自我介绍说自己目前在经营一家道观的时候,大家的表情都很茫然,好似都在用眼神询问:一个道观,怎么还宣传到大学校园里来了?不会是学校看出他们这批毕业生没什么前途,所以想让他们出家当道士吧?
尤其是这个学校哲学系的学生,已经不止是茫然了,甚至都有点儿愤怒,怎么地,不入社会就得逼着人遁入空门是吧?这学校就业方面抓得挺严呐!
第27章
云朝朝没开口之前,觉得受伤破防的只有这个学校哲学系的学生,不过等云朝朝一开口,受伤的就不止是哲学专业的学生了,还有这个学校农业系的学生,以及一群在隔壁烹饪学校找了男朋友的其他专业的学生。
因为云朝朝在介绍自己道观目前的业务时,非常明确地表示欢迎农业系和烹饪系这两个专业的学生来自己的道观报名实习。
当然了,云朝朝宣传归宣传,但其实也没想到真的会有毕业生愿意来道观工作。结果没想到讲座结束之后,还真的有一个学弟留下了云朝朝的联系方式,说自己要回去考虑考虑。
云朝朝很热情,也很实诚:“确实要好好考虑考虑,毕竟进道门容易,出道门还挺难的。”
那个学弟拿着云朝朝的联系方式,还挺好奇地问云朝朝:“既然出道门挺难,那学姐你当初是怎么会想到要去开道观的呢?一般人就算找不到工作,恐怕也会考虑去考公或者是考研究生吧?”
云朝朝:“……这个嘛,人生很多时候就是这么的机缘巧合。有时候也不是我选择了道观,而是道观选择了我。”或者也可以换个说法,是阿婆选择了她。
学弟听得似懂非懂,但他还挺幽默:“我听说道观挑人的时候特别看资质,那学姐你觉得像我这样普通又平凡的根骨和资质,真的适合去你们道观实习吗?”
云朝朝一脸认真地看着他:“你是不知道啊,我们道观目前最缺的就是你这种普通又平凡的选手,你要真的既不普通又不平凡,我们清风观可能最后还不要你呢!”
学弟:“……”这么看来你们清风观是真不挑人啊!
虽然云朝朝卖力宣传了半天,但这天讲座上,除了这个学弟表达了一丁点儿想去清风观的意愿,其他人对云朝朝的清风观都是一副敬而远之的状态。有时候云朝朝跟这些学弟学妹们眼神对视一下,大家还会特意弹开,就好像生怕自己多跟云朝朝对视两眼,就会被云朝朝拉去剃度出家似的。云朝朝真的很想跟这些学弟学妹们说大可不必,但转念一想又觉得解释起来太累,所以索性也就随他们误会去了。
因为云朝朝的大学跟徐婷婷和谢雨她俩就读的A大离得并不算特别远,所以从母校离开之后,云朝朝又扫了辆共享单车去了徐婷婷和谢雨所在的大学。
她今天过来,倒不是过来找徐婷婷和谢雨叙旧的,是带着送货上门的任务来的——前段时间徐婷婷和谢雨拿过来的符筒盲盒都卖得差不多了,两个人这段时间又比较忙,也没空上清风观去取货,所以云朝朝就顺便临时充当了一下跑腿小姐姐,帮两个人送货上门了。
徐婷婷和谢雨大概也觉得让云朝朝跑这一趟挺不好意思的,所以拿到货之后特别热情地邀请云朝朝去她们学校食堂吃午饭。云朝朝自从离开大学校园之后,就基本上没怎么回来过,说实话也还挺怀念大学生活和大学时光的。
既然这两个人盛情相邀,她便也没拒绝,跟着两个人就去了A大的食堂。
A大不愧是当地最顶尖的大学了,连食堂都比云朝朝以前的大学食堂要气派不少。整栋食堂大楼一共有上中下三层,每一层都窗明几净,而且云朝朝大致扫了一眼,发现这里的食物种类也非常的多,可谓是天南海北的美食都汇聚一堂了。
徐婷婷和谢雨领着云朝朝在食堂里满场绕了一圈,让她自己挑自己想吃的。
虽然云朝朝的表情看上去非常满意,但云朝朝挑选自己想吃的美食时,两个人内心还是挺心虚的,尤其是徐婷婷,心直口快地就当着食堂工作人员的面直接对云朝朝说道:“朝朝姐,我们食堂的东西跟你们清风观的东西肯定是没法比的,你就凑合着吃一点,反正不要报太大期待就行。”
徐婷婷这句话一出口,云朝朝还没来得及说什么,玻璃窗里的食堂工作人员率先不干了:“什么叫我们食堂的东西跟清风观的东西没法比?我们这里可是全国顶尖大学,连食堂都是最新最好最气派的,清风观是个什么东西,居然敢跟我们食堂比?”
徐婷婷对食堂的怨念比对学校的怨念都大,一来食堂大妈打菜每次手抖得都很厉害,想吃的菜经常抖着抖着就不见了;二来学校经常会搞出一些奇奇怪怪的黑暗料理,比如草莓炒芹菜,再比如西红柿鸡蛋炒月饼……
所以如今一听食堂工作人员这么问,她也没给人家面子:“清风观是什么?清风观就是一个做饭特别特别好吃的道观啊,那里的道观食堂做出来的饭菜,比咱们学校食堂做出来的饭菜要好吃一百倍,一千倍,一万倍……”
食堂工作人员冷笑两声:“笑话,都是大锅饭,能好吃到哪里去。你要是让我炒精致小炒,我也能炒得很好吃。”
徐婷婷:“这跟大锅饭不大锅饭根本没关系,就是厨艺的区别。人家清风观炒的也是大锅饭,就是比咱们学校的饭菜好吃百倍,我觉得我们食堂的大师傅们真该去清风观取取经……”
对面的工作人员:“你爱吃不吃,不吃就滚蛋,别在这儿唧唧歪歪的耽误我干活……”
徐婷婷:“信不信随便你,反正事实就是这样。你要是觉得不服气,你就让咱们食堂的大师傅自己去清风观找人家道长师傅切磋切磋,比一比。我保管你们输得心服口服的。”
这名叫大梅的食堂工作人员之所以这么生气,是因为她老公张刚就是这个学校食堂的厨师。徐婷婷那番话虽然不是冲着她说的,但听在她耳朵里就感觉跟当面说她老公一样。所以她虽然没忍住当面就跟徐婷婷吵了一架,但吵完之后气都没完全消散,晚上回到家里都忍不住把这事跟她老公碎碎念了一遍。
她老公张刚听完倒是不像她那么生气,反而还有空关注别的信息:‘那个学生真的说清风观的师傅炒大锅饭比我们炒得好吃,而且好吃一百倍一千倍一万倍?”
大梅:“她确实是这么说过,但我觉得她肯定是在吹牛。大锅饭这种东西,谁炒出来都不会特别好吃的。行了,这些学生的话不值当放在心上,我不气了,你也别上心,再说了,咱们又不是这个学校食堂的大师傅,就算学校食堂饭菜真的做得难吃,这事也不是咱们的责任。”
张刚倒是比大梅想得要更深入几分。
他是从农村出来的,在城市里打拼不容易,而且他内心深处是有一个自己开店的梦想的。
再说他现在在学校食堂,也一直处于郁郁不得志的状态。食堂里很多都是关系户,像他这种要关系没关系,要技术没技术的人,是很容易被排挤的。
今天大梅说的那个清风观,虽然听上去不像是特别知名的道观,但正所谓高手在民间,如果里面真的藏龙卧虎的倒是也说不定。
-
抱着这样的念头,张刚特意挑了个自己调休的日子,拖着大梅去了清风观。
大梅来的时候,是一千一万个不愿意的。倒不是因为别的,纯粹是因为徐婷婷的那番话,让她对清风观这个地方产生了偏见。
但无奈向来有点妻管严的张刚在这件事情上格外的坚持,大梅拗不过他,只好不情不愿地陪着一起来了。
两口子站在清风观门口的时候,脑海里都还忍不住在怀疑:这么小的一个道观,真的有一个炒大锅饭特别好吃的师傅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