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毫不犹豫地将整株野山参吞入口中,刹那间,一道紫金色的雷光裹挟着磅礴的能量,贯穿她的身躯。
她的瞳孔由原本的琥珀色转变为深邃的幽紫色,每一次眨眼,都有无数细小的火焰在其中跳跃。
背后缓缓展开一对由纯粹火焰凝聚而成的翅膀,每一片羽毛都闪烁着七彩光晕,轻轻扇动间,空间竟如同破碎的镜面般出现丝丝裂痕。
此刻,天际陡然间出现了异象。
九颗原本散落在夜空各处的星星,像是被一只无形的手牵引,缓缓移动起来。
它们的速度并不快,却坚定地朝着一个方向前进。
一颗,两颗,三颗……九颗星星逐渐连成一条直线,宛如一条璀璨的银色丝线,横贯整个夜空。
九星连珠,千年难遇的奇观,就这么赫然出现在天空中。
与此同时,玖鸢腹中的火精胎儿似乎感受到了天地间这股神秘力量的召唤,愈发活跃起来,小脚不停地踢动,让玖鸢又惊又喜。
天庭之中,灵霄宝殿内仙乐缥缈,香烟缭绕。
天君高坐于九重天之上,周身散发着威严的光芒。
就在此时,紫薇大帝匆匆赶来,神色凝重,跪地启奏:“启禀天君,人间近日灾祸连连,天火频发,多地沦为火海,百姓苦不堪言。经臣等探查,乃是天炉出现破洞,
致使天火泄漏,下凡肆虐人间。更为蹊跷者,人间有一祭司玖鸢,腹中胎儿竟引发天象异动,九星连珠之奇景便是由此而起!”
天君闻言,眉头紧锁,目光望向人间,沉思片刻后说道:“此事太过蹊跷,天炉向来稳固,怎会无端出现破洞?那玖鸢腹中胎儿又为何能引发天象异变?这其中定有隐情。紫薇大帝,你即刻派遣千里眼、顺风耳下凡,探查此事真相,一有消息,速来回报!”
紫薇大帝领命而去,很快,千里眼和顺风耳便领命下凡,隐匿身形,暗中查探玖鸢的一举一动。
他们看到玖鸢虽身怀六甲,行动不便,却依然不顾自身安危,穿梭于各地救火,以非凡的能力吞噬天火,拯救无数百姓于水火之中。
几日后,千里眼和顺风耳返回天庭,向天君详细禀明所探之事。
天际流云翻涌,鎏金宫阙的檐角在暮色中泛着冷光。天
君负手立于玉阶之上,玄色长袍在风中猎猎作响,眉眼间的褶皱似是被岁月镌刻下的沟壑,久久凝望着远方,方才听到的消息,如同一颗石子,投入他平静的心湖,泛起层层涟漪,终于缓缓开口:“没想到小姑娘长大了!”
思绪,如同一缕缥缈的青烟,悠悠地飘回那段在凡间做皇帝的时光。
任谁也万万没有想到,他竟然打破了天庭的规则,不需要任何的认定,直接坐到了天君的位置上。
那时,他尚为人间的天子,出征滇南。
表面上是平定叛军,事实上是讨伐萧氏家族。
萧氏的灭门案至今无人知晓,那些锁在地宫的案宗也被烧得差不多了。
天君心想:“只要坐在这个位置,朕同样也是天君!要怪就怪你萧氏一族野心太大,知道了不该知道的。”
他还依然清晰地记得那个血月如盘的夜晚,那轮血红的太阳直到夜晚,还高高挂在天上。
那些往日的一幕幕画面浮现在他的脑海里:萧氏府邸内,残垣断壁在朦胧月色下影影绰绰,尸骸横七竖八地堆积着,鲜血汇聚成溪流,在月光下泛着妖异的光泽,刺鼻的血腥味在空气中疯狂弥漫,令人几近窒息。
“为何如今朕做了天君,还是无法阻止这些杀戮?要不是小玖玖,朕也不会成为现在的天君。”
先帝还清晰记得才与玖玖的第一相遇:
大军踏上回京的路途,连绵的山峦间,马蹄声与车轮声交织,扬起漫天尘土。
队伍裹挟着部分难民前行,这些难民或扶老携幼,或脚步踉跄,发出痛苦的呻吟。
然而,天君却在途中突染疟疾,高热不退,整个人陷入了昏迷。
他的脸色苍白如纸,冷汗湿透了衣袍。
随行将士们心急如焚,却毫无办法,整个队伍都被阴霾笼罩。
就在众人焦头烂额之时,躲在难民队伍中的玖玖,却毫不畏惧地从人群中走出,她就是玖鸢。
她声音虽小却透着坚定:“我……我或许能治好将军的病。”
众人的目光瞬间聚焦在这个瘦小的苗家女孩身上,惊讶与怀疑交织。
天君的副将眉头紧皱,正要开口阻拦,却被微弱的一声“让她试试”打断,这声音,竟是来自昏迷中的先帝。
就在众人投来质疑目光时,玖鸢忽然闭上双眼,说道:“闲人勿扰!”
“在此安营扎寨!”先帝一声命令,大军停止前进。
在帐篷里,只剩下先帝和一个小玖玖。
只见小玖玖缓缓张开双唇,一颗火红色的灵珠从她口中徐徐吐出,灵珠表面流光溢彩。
她抬起右手,翻掌,掌心骤然燃起一团幽蓝火焰,火焰似有灵智,轻轻托住灵珠。
随着小玖玖指尖的微微颤动,灵珠开始融化,化作一道红色的液体,散发着炽热的温度,却没有丝毫灼烧之感。
小玖玖脚步轻盈,仿若踏月而来的仙子,来到天君身旁。
她眼神专注,左手轻轻托起天君的头颅,右手掌心对准天君的眉心,红芒在两人之间涌动。
随着小玖玖的缓缓发力,那道由灵珠化作的红色液体,如同一条灵动的赤蛇,钻进了天君的眉心。
刹那间,天君苍白的脸上闪过一抹红晕,周身气息也随之变得平稳而有力。
奇迹悄然降临,天君的高热逐渐消退,苍白的脸上恢复了一丝血色,缓缓睁开了双眼。
至此以后,小玖玖成了整座皇宫里,除了儿子翊衡,最宠爱的孩子。
天君轻叹了一口气道:“可惜物是人非!”
就在这时,紫薇大帝来报:
“参见天君,天有异象,九星连珠,将要形成一个闭环!”
----------
第114章 血红色的太阳
岁在乙巳,暮春之初,四月一日,万象初萌之际,天际忽现异象,竟是那千载难逢的九星连珠之景。
天空中出现血红色的太阳,白天和夜晚的温差越来越大。
本应是星汉灿烂、祥瑞齐聚之象,可如今,苍穹之上,星辰却似被一股无形之力牵引,诡谲排列。
那九颗星辰,平日里各司其职,散发着柔和光芒,护佑天地安宁。
此刻,却如被魔音蛊惑,光芒交错,相互缠绕。
太白金星失了往日的清冷,光芒中竟透着一丝诡异的殷红,似是被鲜血浸染;
木星本应温润,如今却光芒大盛,刺目得让人不敢直视,仿若一个熊熊燃烧的火球,随时可能坠落人间。
其余诸星,或黯淡无光,或闪烁不定,似乎正在形成一个闭环。
与此同时,天炉尚未修复。
这上古神器,本是天地间的秩序维护者,能调和阴阳,稳固乾坤。
可如今,炉身之上裂纹纵横,还出现了漏洞。
炉中本应熊熊燃烧的神火,也变得微弱不堪,忽明忽暗,好似风中残烛,随时可能熄灭。
就在这天象大乱、天炉未复之时,凡间大地毫无征兆地颤抖起来。
起初,只是轻微的晃动几下。
可眨眼间,震动愈发剧烈,大地像是被一只无形的巨手肆意摇晃,房屋开始剧烈晃动,瓦片纷纷坠落,发出噼里啪啦的声响。
紧接着,从地底深处传来一阵沉闷的声音,仿若无数猛兽在咆哮,又似万鬼在嘶吼。
那声音越来越大,越来越近,仿若要冲破地壳,将世间一切都吞噬。
仔细听去,其中夹杂着痛苦的呻吟、愤怒的咆哮,还有绝望的哀号,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种令人毛骨悚然的旋律。
大地开始龟裂,一道道裂痕犹如狰狞的巨兽之口,不断向四周蔓延。
裂缝中,涌出滚滚浓烟,带着刺鼻的硫磺味,熏得人睁不开眼。
山石滚落,江河倒灌,昔日繁华的城镇瞬间沦为一片废墟。
人们惊慌失措,四处奔逃,哭声、喊声、求救声交织在一起,响彻天地。
而在那九十九重魔狱之中,被镇压的灵魂似乎感受到了天地间的混乱,发出了更为凄厉的怒吼。
那怒吼声,仿若实质化的声波,一波又一波地冲击着大地。
每一声怒吼,都让大地的震动加剧几分,裂缝也随之扩大几分。
魔狱深处,无数怨灵张牙舞爪,它们的身躯扭曲变形,散发着黑色的雾气。
眼睛中闪烁着仇恨与不甘的光芒,它们拼命撞击着魔狱的壁垒,试图冲破束缚,重回人间。
魔狱的墙壁在这强大的冲击下,开始出现一道道裂缝,黑色的魔气从裂缝中不断涌出。
狂风呼啸,飞沙走石,天空被乌云遮蔽,不见一丝光亮。
闪电划破夜空,照亮了那满目疮痍的大地,也照亮了人们惊恐绝望的面容。
人世间唯有少数修行者,自身的磁场还没有受到破坏。
翊衡眉头紧蹙地
审阅着堆积如山的奏章。
自血红色太阳和天象大乱事件平息后,各地呈来的文书中,血红太阳的描述频繁出现,令他深感不安。“启禀陛下,滇南急报!”传旨太监尖细的嗓音打破了殿内的寂静,一份加急奏章被呈了上来。
翊衡展开一看,上面赫然写着:“血红之日再现,民间流言四起,有邪祟作祟之象。”
翊衡将一叠奏章递给掌印太监,沉重地说:“自上次天象大乱后,血红太阳多次出现在各地,公公怎么看”
掌印太监道:“陛下,这血红太阳绝非偶然。”
翊衡微微颔首,眼眸流转道:“或许鸢儿晓得!”
翊衡来到笔趣阁,又看见玖鸢看书的身影。
在记忆里,玖鸢不是在看书就是在睡觉,要么就消失不见了,又突然出现,翊衡早就习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