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良性子温和,对待朋友不离不弃;宁清会在遇到危险时将朋友推开,自己独自承受;均言虽然毒舌,但为人真诚,没有城府;温零露医术高明,性情率真而又洒脱。
牧遥很羡慕这样的友情,所以在听到宁清说,她当自己是朋友时,内心深受触动。
他凝眸向宁清望去,真心实意地道:“很高兴你能将我当作朋友,在我心里,你们也是我十分重要的好友。”
二人的目光在空中相遇,都从对方的眼中看到了真挚的笑意。
宁清清了清嗓,道:“我们接下来会前往大朔国都城,参加太子册封大典,明日就会启程,你要和我们一起吗?”
他们从平遥城出来,本来就打算前往大朔国都城,只是中途被村子里的妇人拉住,这才耽搁了几日的时间。
好在距离太子册封大典还有十日的时间,算上来明日出发赶过去也来得及。
牧遥想了想,问道:“我可以和你们一起去吗?”
太子册封大典乃大朔国难得的盛事,可他连准太子是谁都不知道,也不了解这典礼的具体事宜。
宁清问牧遥:“你想去吗?”
牧遥对上她的眼神,说实话,他的确对这所谓的大典十分好奇。他没有过多犹豫,当下开口道:“想。”
得到肯定的答复后,宁清嘴角上扬:“好,那明日我们就一起出发吧。”
牧遥点点头,他又想到了什么,开口问宁清:“对了,你会将我是妖的事情告诉均言他们吗?”
看样子目前只有宁清一人知道,他就是当日的金刚狼妖。
“这是你的事,要说也应该由你来说。你可以自己决定告不告诉他们。”
“当然,在你主动说之前,我不会透露一个字。”宁清淡淡道。
牧遥沉思片刻,没有再纠结这个问题,等以后找到合适的机会,他自然会开口,现在还是先顺其自然吧。
他和宁清相视一笑,二人一起望向半空中的月亮。
今晚的月色格外美丽,牧遥在心里默默感叹。
*
次日一早,宁清一行人跟周大娘告别后,离开村庄,往大朔国都城的方向而去。
大朔国的都城分为皇城和外郭城,两城之间隔着一堵围墙。皇城内是皇宫宫殿,元效帝及其皇亲国戚等都住在里面;外郭城分布着居民区和商业区,居民区多是一些达官贵族的住所,气派又豪华,商业区内不少商贾聚集,热闹非凡。
宁清几人行走在外城的商业区街道上,好奇地打量着四周。
不得不说,这里不愧是大朔国的都城,比之平遥城,更为繁华壮观。
街道宽敞平整,放眼望去,皆是高高飘扬的商铺旗帜。大街上车马粼粼、人流如织,到处都充满着浓浓的烟火气息,也反映出都城的富裕繁荣。
在场除了均言,大家都忍不住感叹外城的繁盛景象。
“天呐,这里也太热闹了吧!”温零露惊叹道。
牧遥在一旁频频点头,他是第一次踏入大朔国的都城,对周围的事物都十分感兴趣。
“早就听闻大朔国都城繁荣兴盛,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宁清也在旁边感叹。
街道两边还摆着不少小摊,宁清和温零露被几家卖首饰的摊位吸引了目光,忍不住上前查看。
她们看了好几家摊位,小摊上卖的首饰十分精致,且都是当下流行的款式,但两人看了没一会后就离开了。
这里的东西也太贵了吧,宁清和温零露互相对视一眼,默契地转身离去。
宁清临走前忍不住多看了几眼摊位上的一副耳环,最后还是遗憾地转身。
这小小的一副耳环,竟然要五十两银子,实在是买不起!
外城附近住了不少达官显贵,大多贵族子弟经常过来游逛,因此这边卖的东西与外面相比,价格要高出不少。
宁清和温零露摸了摸怀中瘪瘪的荷包,最终还是放弃了要买首饰的想法。
五人在外城逛了整整一上午,大家第一次来大朔国都城,对这里的事物都充满好奇,当下逛得有些忘记时间。
若说宁清和温零露爱逛倒也正常,牧遥竟也和她们一起逛得不亦乐乎。三人一路健步如飞,怀良和均言在后面默默跟着。
怀良其实对逛街没有太大兴趣,但他一路上都非常耐心地跟着前面三人,也没有说什么。
最后还是均言忍不住出声劝道:“我们已经在这逛了一上午了,是时候该动身去皇城了。”
逛街的三人这才想起来正事,依依不舍地望了望身后还没逛完的长街。
怀良道:“过两日我们再出来逛也是可以的,这外城这么大,一时半会也走不完,还是先出发去皇城吧。”
众人这才缓缓地往皇城的方向走去。
*
皇城与外城之间隔着一道城门,城门外守卫重重,出入制度严明。外来人员要想进入皇城,需要经过守门禁卫的核验。
几人行了好一会,终于来到皇城城门。
城门前,站着两排把守城门的禁卫,他们分列于城门两侧,手上握着兵器,站得笔直而坚定,就像是一颗颗挺拔的松柏。
宁清一行人引起了禁卫统领的注意,他出言问道:“几位可是要进入皇城?”
怀良点了点头。
统领看了一下他们身上的佩剑,道:“你们可以进去,但身上的佩剑必须留下,不能带进皇宫。”
此话一出,一行人怔愣在原地。
宁清握紧腰间的思量剑,出声道:“可我们的佩剑从未离过身,您可否通融一下?”
统领冷冷地扫了她一眼,面无表情道:“马上就是太子册封大典,上面规定最近要严查城门进出人员。”
“几位身上携带佩剑,万一心怀不轨,以凶器伤人,后果不堪设想。若你们执意不肯舍弃佩剑,恕在下不能放你们进去。”
温零露不满出声:“怎么这样子啊?我们千里迢迢赶来参加册封大典,你却不让我们进去。”
“我说过,若几位肯将佩剑舍弃,自然可以进去,否然想都别想。”统领一脸冷漠地道。
温零露还想要说些什么,可统领却不为所动,几人僵持在城门外。
就在这时,一道低沉清冽的声音传了过来。
“放他们进去吧。”
宁清几人抬头,往声音的来源望去。
来人身形颀长,身着白袍银铠,一身铠甲衬得他英姿煞爽。他迎着午后阳光向几人走来,五官棱角分明,剑眉斜飞入鬓,目若寒星,不怒自威,不自觉给人一股压迫感。
林昭宇淡淡地看了看几人,又转头望向一旁的禁卫统领:“他们是天极派的弟子,不用没收他们的武器。”
禁卫统领冲着眼前的将军颔首示意:“是,林将军。”
他冲着林昭宇行礼后就退至一旁。
林昭宇往均言的方向深深地看了一眼,随后开口:“我叫林昭宇,几位修士远道而来辛苦了,还请随我前来。”
怀良一行人朝面前的将军礼貌点头,跟着他缓步向前行。林昭宇一边走一边跟几人介绍自己。
林昭宇是林家的幼子,上面还有两个哥哥、一个姐姐。林氏一族在大朔国赫赫有名,家中儿郎几辈子都带兵上前线打仗,是当仁不让的武将世家。林昭宇的父亲曾经是元效帝的爱将,驰骋沙场,如今已告老还乡。
受父亲的耳濡目染,林昭宇自幼就对习武情有独钟,也继承了先辈的尚武精神。他少年投军,行军布阵样样精通,是不可多得的将领之才,如今年方二十又三,就已经被元效帝册封为大朔国的将军,颇有其父当年的大将风范。
“这统领是最近新上任的,并不知道几位来自天极派,是专门受邀前来参加册封大典的,我代他给各位赔不是了。”林昭宇朝几人解释道。
容隐和温怀铭收到元效帝的书信后,便回复说由自己的徒弟代为参加册封大典。元效帝知道后跟安王提了一下这事,让他吩咐手下的人多加留意。
安王是元效帝的第三位皇子,本名夏鸿永,也是未来的准太子,这太子册封大典便是为他举办。
林昭宇和夏鸿永的关系很好,恰巧林昭宇最近也在都城,夏鸿永思虑过后,将接待天极派弟子的事务交由他负责。
按照宁清几人的步程,本该几日前就到达大朔国都城。林昭宇在城门附近观察了好几日,一直在等天极派的人前来。
他刚刚看到禁卫统领将宁清一行人拦住,又注意到他们手中拿着佩剑,当下就猜到他们几位就是他要等的人。
林昭宇细细地打量着面前几人,将目光放在牧遥身上,忍不住问道:“这位也是天极派的弟子吗?为何身上没有携带佩剑?”
牧遥顿了顿,正思考该用什么理由糊弄过去时,宁清在一旁慢悠悠地开口。
“他比较特别,很晚才入我们门派,所以现在还没有佩剑。”
林昭宇轻轻点头,也没有就这个问题再说什么。
几人跟着林昭宇踏入城门,进入皇城内城,硕大的宫殿呈现在眼前。
宫殿前是长长的台阶,众人离面前的大殿还有着一定的距离,但依稀可以看见宫殿上的牌匾,上面印着几个浑厚遒劲的大字--太仁殿。
太仁殿是元效帝以及群臣平日上朝的地方,这会正值中午,已经散朝,故太仁殿殿门紧闭。
众人远远地望了下眼前气势恢宏的大殿,在林昭宇的带领下往宫殿后方行去。
宁清走在石板路上,这条路很长,一眼根本望不到尽头。
林昭宇带着他们行了好一会,一路上都在给大家介绍皇宫内的各处宫殿。
“这里是后宫,妃嫔们和众女眷都居住于此。”
“不远处是东宫,是安王殿下的住处。”
“前面是后花园,风景优美,各位有空也可以去参观一下。”
……
林昭宇带着几人绕了不少弯,终于到达目的地。
宁清好奇地打量着面前这一处院子,林昭宇将他们带到这里后就停下了脚步。
“此院名为华清园,安王殿下已经吩咐宫女打理过了。几位修士不远千里而来,最近就在华清园住下吧。”林昭宇轻声道。
众人停在华清园前,一条鹅卵石铺就的小路从门口一直延伸到院子里。一行人沿着石子路慢慢走进院子。
院落里栽种着几棵夹竹桃,还有各种各样的花木点缀在其中,一股股清香扑鼻而来,让人心旷神怡。
院子中央是一座八角石亭,亭子里置着一尊石案和几张石凳。夜晚坐在这石凳上观星望月,也不失为一种享受。院子的西北角是一座假山,旁边还辟了一口小池,池水清澈见底,几尾鲤鱼在池中翻腾游动。
宁清被池中的鲤鱼吸引了注意:“这鲤鱼平日有人喂食吗?”
她刚刚从林昭宇口中得知,华清园平日里基本没人来往,是安王吩咐宫女提前一周将院落打扫干净,好给天极派的几位弟子居住。
宁清看到好几条鲤鱼在水中游得自由自在,旁边还放着一些鱼食,看样子经常有人过来给它们喂食。
林昭宇思考了一下,想起华清园不远处是公主府邸,心中有了一个猜想。
一条金鲤鱼在这时跃出水面,激起一片小小的水花,很快又飞落池中。它悠悠地摆着尾巴,往池水中央游去。